第一百五十三章 雷石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53
天工山庄地下第一层,名为风神谷乘石柱下沉到这里,会出现一段回肠小道,一路曲折的通到控制室。
这段回肠小道是在洪荒喷发时因受炽热的岩流反复冲击形成的,将这里作为整个天工府的入口再合适不过。
甬道的出口处有一块三角形状的土台,土台三丈见方,却有十丈之厚,从台阶裸露出来的断层可以看出这土台是由不同的材料层层铺就而成。
“这是六材胶?”唐云蹲在灰白色的台阶旁,触摸着坚硬如铁,散发微热的土质。
“没错,若没有这些防火材料,只怕我们都会被烤熟了。”周围空气闷热异常,说起话来喉咙便要冒出火似的。
所谓的六材胶,是一种防火材料,用砖屑为末,白善泥桐油,枯莩碳,石灰最后再配以幡米胶,调和出来的胶状物质。将这种胶状物质灌砖模,然后烈火烧制,便会得到六材胶。用六材胶制成的方砖不仅十分坚硬且防火性能极佳,绝热耐烧。
在这里建起如此厚实的防火材料,难道这土台下面是?没错,在这土台下便是翻滚炽热的岩浆,喷薄而出的烈焰强火,足有几十丈之高。
视角放大,再放大。空阔而光滑的绝壁突兀的显出一个白点,整个岩壁因长年高温的炙烤,呈现暗红色,而且岩质十分脆弱易碎。
这时,那突兀的白点更显得扎眼,将白点放大,就会看到犹如金字塔般的三角土台镶嵌在岩壁。
而三角土台下面便是能吞噬一切的岩浆熔炉,岩浆成半流体状态,不断在沸腾中翻腾着,闪烁着刺眼的黄白光。
日复一日,煎熬于烈焰之下,却始终保持灰白的本色,没想到六材胶竟能抵抗如此高绝的热度。
岩浆因为热能的涌动,而发出声声爆响,像人熊的嘶吼,给人以绝望。强劲的热气形成数道旋风,这空心的山洞吹拂的一尘不染。
热,是唯一的感觉。唐云知道身厚重的黑袍不能脱掉,它可以防护皮肤被热风燎伤,或体内水分过快的蒸发掉。
在洪荒时候,孤首山曾经发生过十分剧烈的喷发,甚至滚烫的岩流将厚重的地幔撕开了一道口子,从而使得这里成为了一座拥有岩浆的死火山。
如果将整个孤首山比作熔炉,那么洞底滚烫的岩浆便是烈焰熊熊的炭火。而所谓的神风谷不过是天地熔炉旁边的大风箱而已。
“这下知道这些烈风从何而来了,看那里,对就是那些像人眼睛形状的洞,风就是从那里吹进岩浆中的。”祝大师站在土台,手不断地指向对面赤红的岩壁。
果然,唐云循着祝大师的手指看去,对面的岩壁有许多眼睛形状的洞,从岩浆中散射出来的黄白光,将这些洞的洞口映照的明亮非常,在灼热空气的扭曲下,再加光影叠加,便似这些洞活过来一般,一只只散发着白光的眼睛斜斜的望着洞底那近在咫尺的岩流。
“那些洞都是在洪荒之时形成的,我将它们尽数改造成了风洞。”祝大师用厚厚的袖口掩在嘴,空气酷热也就罢了,还总是飘来一股刺鼻的酸臭味,“说话的时候将口鼻掩,那刺鼻的气味是火毒之气,吸的多了便会晕厥。”
“如果将那些洞尽数凿穿,风应该是向外面吹才对。”唐云掩住口鼻道,“在岩浆常年的烘烤下,这山腹中的空气应该变得热而轻,这样的话,便会顺着风洞而出,不会有风进来啊。”

这些甬道形成的年代早远,如今孤首山已经成为了一座死火山,没有岩流剧烈的冲击,那些通道是怎么被贯穿的呢?甬道内曲折多变,纹理难测。而且与岩浆近在咫尺,甬道内充斥热气火毒,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如何贯穿甬道,再者风如何向里吹?这两个问题应该说是无解才对?不可能办到的啊。”一瞬间唐云思考了很多,但这两个问题就像一道屏障,堵截在唐云思考的道路。
“哈哈,小云,不错啊,思路很好嘛。”祝大师听的一愣,忽的开心笑了起来。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算前面两个问题都解决了,给岩浆加温又有何用?岩浆的热度应该是这个世界的极致了。”唐云又问道。
“你这三个问题问得倒是轻巧,却用了老夫十年时间去解决啊。”祝大师打趣道。
“若非天纵之才,就算给他一百年也未必解决的了。”闵君臣站在唐云身后,笑道。
“你知道火的颜色吗?”祝大师答非所问。
“在看到过类似的理论,因热力的不同,火焰所呈现的颜色也有差别。从黑褐色到黄白色依此而升。看着岩浆的热力应该处于顶峰时期。”唐云年少之时,性格孤僻,多在父亲房度过,所以涉猎了大量籍。这些籍都是唐侯所收藏的,自然无所不包,无所不论了。
“二十年前我初到此处,这岩浆所散射的颜色并不是黄白色,而是樱红色,过了半年又变成个暗红色。”祝大师包裹的十分严实只露出两只圆鼓鼓的眼睛。
“如果我不在这里建造神风谷,只怕早在十年前孤首山洞底的岩浆就熄灭了,最后便会和赤红的岩壁融合在一起,凝固。”
“之所以选择了在孤首山营造天工山庄,正是因为这里存在绝对稳定的岩浆,孤首山是独一无二的。”闵君臣接着道:“至于天工山庄是用来做什么的?到时你自会知晓,因为你需要了解的东西还有很多。”
当时看到岩浆正在熄灭,祝大师自然十分着急,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用,直到有一次冒着被烧死的危险,骑乘着青鸟从山顶飞了进去,这才发现了靠近岩流的那些甬道。
然后就是灵感的自问,竟然能将整个孤首山用作熔炉使用,为什么不能将这些甬道营造成风箱。如果能将新鲜的空气灌输进来,竟能令频死的岩浆重新恢复热力。
便这一个念头,花费了祝大师十年心血,而最困难的问题便是唐云方才提到的,第一个是穿凿,第二个是回风。比起穿凿,回风相对容易许多,只需在每个凿通的洞口安装一座巨大的水风箱,所幸洞口都在孤首山东侧,位于温水湖方。
所谓的水风箱,其实和风箱构造像似,利用巨量的水力,从而将空气压缩,然后在瞬间释放,使洞内鼓胀的热气反冲而回,从而使得外面新鲜的空气得以通过甬道进入到洞底。
“关于穿凿,说来也是我幸运,正在我一筹莫展之时,突然接到了你父亲的飞信。”
本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