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青天若可扪 121 太白应考(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1太白应考(2)
太白不愿应考,青青撒娇说:“先生不去应考,又既然寻不到谭源,青青领先生去看看巫山奇观吧?”
太白靠在船篷右手扶着桅杆一笑:“巫山奇观有甚?”
青青说不出详情,吱唔着:“一条三四百里长的三峡,奇观无数。”
考考迷吴指南伸出一只手肘也斜斜地靠在船篷上,脸上隐约着几分争强与好胜,太白扶他走进船舱躺下。这时,丰富丰硕弟急得匆匆忙忙赶来,因为打打听到谭源已经回衙,叫太白太白便带着一帮子人白帝城衙向急匆匆赶去。五六个人谁都义愤填膺,一路上嚷嚷喊喊,声音穿过街道,引来市民的好奇,听说是去找谭城令的,便尾随其后。
远远看见衙门前围观的男男女女,闹闹喳喳,不下几十。
但府衙的大门并未关闭反而大开?
太白众人近前,瞧大门边张贴着一纸告示。
文告上写着:皇上下诏全国各地向集贤殿推荐院士,大凡能人志士,均可来本衙报名。并且,欢迎相互推荐。
太白脸色渐红,且已怦然心动。
一青布头巾的人瞧他是个文士,便拍他肩说:“机会难得哦。”他却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喊:“李先生,我们寻了你好久!”
太白转头一看,认出是托孤宙里的白胡子独腿老头和另一个唱曲的蓝衣女子,旁边站着来白帝城后结识的巫兴、巫艾两个个秀才,四人口口声声嚷着要共同推荐太白,说:“李先生先生能文能武,我们写了张推荐书来衙门准备上递。”
太白谢过四位的美意,但他这辈子已决定布衣进仕而不应考。
闹喳喳间,一人头戴绿色法冠,脚穿黑灰色牛皮头靴,穿身绿色六品官服,尖瘦的脸上颜色不灰不黑,他双手背着,迈着八字官步踱到衙门前,直挺挺站立着,俨然像只守门狼犬。
他盯太白,凸起的喉节一突一突,“嗯”的一声:“要报名的报名,其余的散开,散开!”
这时,托孤楼独腿老人上前朝谭大人恭敬禀道“启禀大人,我们公推李学士前来应招。”
谭源脸上的聱肉**,突然说:“李学士是谁?”
其实他已经听说过李学士就是李白,而且,这李白不只要找他麻烦,还扬言要他的脑瓜子,他便不过故意装蒜的问罢了。
独腿老人禀道:“李学士名白,字太白,号青莲,大唐剑南道绵州昌明县青莲乡人,他可是天上的大鹏神鸟,大鹏展翼,武则能水击三千,这种搅水的本领既可灌溉良田万亩,又能淹没来犯的边寇;其智慧则足以运筹帷幄,替皇上决胜于千里之外;其文词则妙笔生花,风华绝代,可成就一家之言。因此,太白先生的才学、智谋、远见、卓识、足见可以替皇上济世安民。因此,请大人写下他的名字籍贯,务必向朝廷推荐。”

丰氏兄弟说得有板有眼,谭源早已瞧见了李白,却假装问:“李学士来了没有?”
这时,一位身着白衫,腰挎宝剑、身材高大、虎眉虎眼的年轻人走了上来,也不向他跪拜,却大大咧咧的吹了几声口哨:
“在下就是李学士?”
“你就是蜀人李白?”
“是。”
“你不跪,不跪就不跪吧。不过,本官听人说,你在白帝城中好不风流倜傥!”
“在下不过在贵地做做诗,玩玩剑,访访道友,斗斗鸡,交几个诗酒朋友罢了,谈不上风不风流。”太白走到谭大人面前,俯下脸,对他微笑,笑容像云隙里浮出的阳光灿烂,然后摸了摸腰上的延陵剑,剑未出鞘。
霎时,天空落下了一阵红色的云。
而太白的蓝色长发和白衫同时在红云中飞扬。
太白突发犀利的功力,向上一纵,悬浮在空中不动,就像一轮太阳。
琴声奏起来了。
木叶纷纷落下。
仙雾笼罩了一切。
谭大人的眼睛差点被一束光芒剌痛。
他揉揉眼睛嘻嘻一笑,不等太白饶舌,便问太白几时来白帝城的?是否愿为皇上效力之类。谁知太白手握剑柄,朝谭大人侃侃而谈:“太白从小博览群书,苦练剑术道术,尤其,对诗词歌赋更是无所不能,于琴棋书法、阴阳历法、用兵布阵之类也略知一二。太白之所以千里出蜀目的便是为了廓清腐吏,安定天下,因此,愿意去集贤殿做院士。”
“你能安得了天下?”
“太白除了心怀大志,还有奇谋妙计。”
“既然如此,是个难得的人才,不过......”
“不过什么?”
谭源一声冷笑,突然把脸一变说:“你不是早就城里城外寻找本官,要找本官讨个说法吗?还说要剌杀本官。哼,你还有脸想要本官推荐?呸,白日做梦!
他大叫一声:来人啦!
几个虏形大汉应声而出:来啦!
谭源指着太白吼道:把这个巴蜀来的狂徒抓起来!
几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跺脚上前,这时候弥猛猛也赶到了,弥猛猛原本不会武功,自从做了太白的舟子除了驾船,天天不忘练功,他还操练了剑术、棒术、格斗、摔打,渐渐练出了一身神力。这时,无需太白动手,几个汉子已经不是弥猛猛的对手,谭源见此,立刻向一条暗道退缩过去。
太白等人立刻跟着追去。
咦!
哪去了?
追了老半天,不见了踪影......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