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来从楚国游 83 都啃石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3都啃石板
“谁去救弥平呢?”
“谁也不行,没有杀手锏,看来已回天无术了,万一救应对不好,连自己的命也会搭进去。”
太白鼓捣着腮挺身而出:“我来了?”
蛙头蛇身怪油绿色的大蛙头一甩,轻薄鄙笑说:“你上月亮山,我放过了你,你不过有把仙壶,可是,你的仙壶里已经没有酒了,没有酒的空壶失去了灵力,你拿什么打败我?”蛙头扭动着柔若无骨的身子,竟是那么优越和自如。蛇的身子已水一般游近了太白。
太白并不急于拔剑相击,而蛇身的后面又来了个怪物,太白缓过气,看见来者竟是杨钊。
太白嘴都笑扁。
低唤了一声:“记得么,杨钊,那年在十亿光年的银河中,我跟巨鳌对杀,我斩鳌足,补苍天,天柱折地维裂,但鳌足有如天顶的一根立柱撑住了大地......而你,不过是一只蝼蚁,随后几百年,你没被人踩死,已经是很幸运的事了,你竟敢在撑起天柱的太白金星跟前挑衅?记忆在太白的脑颅里复活了,他清晰想起自己在银河边搀扶着天马星座,使天马星座才不至于淹死。
想着,他不顾一切的从酒月楼的顶上,一头扎进了洪水里......
洪水冲击着巍峨的岷山,山上的人看见着太白变成了一只坐在宝壶上的大鸟,不断的用翅膀拍打着水花。
他回忆着昨天夜发生的一切水......
“回去吧,先生!”有人突然喊他。
人群里忽然钻出一个年轻人,噢,是舟子弥平。
弥平仍然活着!身材高大,粗手大脚,枣黑脸庞,一脸胡茬,脸色黢青,眉头堆成乌黑一撮的弥平,园领短衫已被撕烂,露出粗壮的胳膊,一张脸晒得墨黑。他蹿到太白面前说:“先生不惜冒险救助小人,请受小人一拜。”
一面酒旗。
高高挑着。
挑在洪水退了的古镇上。
灾难一晃而过,淹不死的古镇人重新回到了镇街上。
古雅的青溪人用酒来祭奠死去的亲人,他们忘却这场灾难,他们放响鞭炮,用鞭炮来麻痹自己的灵魂。于是,大家登上水退后的酒月楼。
用不着悲苦了,
用不着眼泪汪汪了,
掛起来吧,酒店门口的红灯!红灯!
毕竟砸烂了蛙头怪的迷宫,杀死了蛙头怪和青背蟹魔杨钊,找出了‘酿板’,并遵照“石板”上所示酿造之法酿酒。咱们的酒月楼从此有‘石板酒’卖了。
吴指南欣喜若狂,翻然悟道:十二弟不是要要替我改店名吗?
噢,改个什么名儿?太白撇了撇嘴,哈哈大笑说:大唐天下喝酒之习蔚然成风,什么香泉酒、碧玉酒、洋河酒、响水酒、峰泉酒、恒山酒、泯江大曲、红河黄酒等等,这是就酒的水质而言......还有什么琼州酒、绵山酒、黄石大曲酒、黄鹤楼酒、庐山醇酒、宜昌老酒、通城大曲、通化陈酿、洹阳老酒、贵州醇、洞庭春等待,是因产地而得名;还有什么桂杞酒、桂花酒、莲香酒、海蛇酒、高粱大曲、桃皮酒、桔子酒、鹿茸酒、梨酒、鼋鱼酒数不胜数,却是因为它的原料不同而取名,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太白逐一数来。
高瘦个插嘴道:“难道有这么多酒?”
太白立刻将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收了笑容说:去从蛙头蛇身怪物的迷宫里拆出的好酒却唯独考考迷吴家才有,它可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奇酒。学兄这座酒月楼,先是既无酒,也无月,眼下,好酒倒是有了,可是月呢?不过,不要紧,月也会有的。”他捏着下颔,神态悠然的思量着。

不到片刻,太白和十来个镇民已经被石板酒灌得酩酊大醉。
而且,呼!呼!呼!
打着瞌睡,全都醉得昏昏然进入了梦乡,而且,睡得鼾声如雷......
太白隐隐约约的开始说梦话:“太白者,金星也,金星便是酒星,酒星又名景星,因此,我才佩有配仙壶,配喝仙酒。《史记》云:天精而见景星。金星者,又叫德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精就是明的意思,古书上说有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赤方中有两黄星,青方中有一黄星,凡三星合而为金星。状如半月,生于晦朔,助月为明。先后月出于西方。三星为三台,每台两星。《黄帝泰阶六符经》说上台为天子,中台为诸侯、公卿、大夫,下阶为士、庶人。上台上星为男主,下星为女主。中台上星为诸侯、三公,下星为卿、大夫。下台上星为元士,下星为庶人。三台平则阴阳和,风雨时,社稷神祇获其宜,天下大安,是为太平。三台不平,则五神乏祀,日有食之,水润不浸,稼穑不成,冬雷夏霜,百姓不宁,故治道倾。此乃书上载的。而我,则是上台之人.......只有上台之人才敢跳下迷宫酒井,夺回神奇石板,因此,这酒,就叫迷宫石板吧。”
大家都笑。
瘦高个不笑,他以为太白梦中一语道出酒名。
大家一悟。
难道是迷宫石板酒不成?
太白仍在嘟嘟噜噜着说梦话......
众人扶太白醒来,“先生,快起身,您已经......”
太白抹抹眼皮,迷惑着问:“我咋的?”
吴指南笑说:“你已替学兄已取好酒名。”
太白地法相信,便弹跳而起,吴指南赶紧按着他的双肩坐下,先替他倒了杯酒,又叉起筷子替他夹了块又大又厚的回锅肉,笑笑说:“请!请学弟喝迷宫石板酒!”
“迷宫石板酒,这就是我取的名字么?”
太白已恍然大悟,完全清醒过来,大口嚼着肉说:“哈哟,迷宫石板酒,哈哈,迷宫石板酒,对了,我做梦的时候,脑子里时常冒出灵感,所以,世人都知道我李太白梦笔生花,其实我还梦酒而生花......”
酒月楼内的酒人、酒徒、酒客们瞧着他叽叽喳喳一阵,随即安静得鸦雀无声,大家都赞酒仙太白给酒月楼取了个好名。
太白大嚷弥平把墨碾得又黑又浓,再把纸铺平!瞧纸墨俱备,他立刻从衣里掏出从天庭中带下的那支仙笔,龙飞凤舞,三两下的舞毕,把手中的仙笔一甩,那笔便停在空中不动了?
奇怪?笔底下有光点斑斑斓斓。
斑斓的光点在纸上神奇的移动。
镇人瞪着眼凑上来看时,哪是光点,分明是四行黑黝黝的大字,用的是行草体,字字堪称绝妙的黑色珍珠。
再看却是首打油诗,诗曰:去家三千三,江上逢酒店。
借问是何酒?个个啃石板。“啃石板?”
七嘴八舌间仙笔又跳舞了:舞出“迷宫石板酒家”六个大字。
镇人哗然,叫好不迭。
吴家母子把“迷宫石板酒家”六字做成匾牌挂在店门外,这下子热闹了,来看酒仙题字的,来喝迷宫石板酒的络绎不绝,几乎把门槛儿踏烂。
吴指南石板酒家的生意从此越做越旺,据说,几十年后,题有“迷宫石板酒家”的匾牌也成了大唐天下的名牌,以至,身价百倍,而且字字千金。不过,这是太白仙精成了名满天下妇孺皆知的诗仙酒仙以后的事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