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明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石之轩好歹也是“大唐”庞大的忠实粉丝团一员,先前没想起“李小刀”这名有何特别,现在“岳刀”一出,双刀并耀,还不晓得眼前二人是谁,当真脑残了。
据说,他妈和我“妈”是亲姐妹。那我们岂不表兄弟了?李渊啊李渊,没想到能在此处见着你,你一个“糖果公世子”不好好在长安呆着,跑洛阳来干嘛?
石之轩暗暗想是不是替阿摩灭了这丫的,好让李建成李世民以下均成为历史尘埃。再瞧李渊“表弟”身旁那位,也就死心了。莫说你武功全失,就是卐解了,人家了也是不了你的。
这一位自然便是“霸刀”岳山,方时的北国第一刀法大家。
石之轩与岳山,他们俩因为几个女人一个男人,关系变得很是复杂。女的不表,男的叫徐子陵。
所以石之轩此时望着身材高大的岳山,眼里一片绿油油。
岳山虽不是色盲,但也不会在这厮眼里看出什么颜色,不耐几人这般耗着,当即冷哼道:“走了,小刀!明月那孩子还等着你呢!”
李渊讪讪一笑,正要转身离去。这着实让石之轩心脏狂跳,渊弟,三哥身上没有银两啊!
李渊忽而想起什么,朝石之轩笑道:“小刀忘了,石兄也未用过午膳罢,与我二人同往如何?”
石之轩羞羞笑道:“那怎么好意思呢?”
岳山冷哼一声,石之轩浑身一震,拱手还礼:“恭敬不如从命,岳兄,小刀,请!”
岳山满意点头道:“这方像个江湖儿女。”
石之轩羞涩笑了笑,暗道所以为什么妍姐喜欢我不喜欢你,岳绿帽子。
因石之轩孤身一人,李小刀二人索性牵马陪他同走。三人瞧着骄阳当空的洛阳街市人来人往,一片繁忙景象,李渊笑道:“圣上年前下旨从全国各地迁来了数万户富商巨贾,又将河南三千多家工艺户安置到郭城东南隅的洛河南岸十二坊居住,显是有心要回复因魏、周前朝战乱颓败洛阳这千年东都的繁盛景象了。”
整个洛阳城以南北为中轴,让洛水横贯全城,分为南北两区,又以四座大桥接连,而城内洛水又与其它伊、瀍、涧三水联接城内,使城内河道萦绕。时各地大城多有引江湖之水贯城而过,本没甚稀奇,但却少有如洛水般宽深笔直,使洛阳别具严整调谐的气象。这日后的东都,规模当然非一般城市可比。
三人离开了人潮涌涌的街市,沿着洛水西行,宽达十多丈的河面,巨舟并列,以大缆维舟,铁锁钩连,蔚成奇景。
后世有载,隋时,洛阳的漕运已经非常发达,杨广下令大运河的开凿,以洛阳为中心,西到长安,东至沧海,南达余杭,北抵涿郡,水上交通极度为便利。
而洛阳城内更是渠道如网,处处通漕。北市更是开一新潭,书云“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商贩贸易,车马塞满。”那时的洛阳正真称得国际贸易大都市。
为了保证在洛水两边重建东都的物资供应,朝廷在洛水之上兴建了举世闻名的天津桥,这座用铁链联结大船构成的浮桥长达500米左右,亦是中国最早的大型浮桥。
记得当年草上飞,
铁衣着尽着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
独倚栏杆看落晖。
一袭僧衣的石之轩倒是很符这般意境,不过……看这空荡洛水,两岸来往渡船繁忙,不由自嘲,现在可见不到洛阳八景的“天津晓月”啊!没有西苑池塘、天津晓月的洛阳啊!
至少,曼青院已经是名扬北国的风月场。
李渊指向曼青院鲜亮招牌,笑道:“石兄想必是第一次到洛阳来,那这洛城规模第一的青楼定会叫石兄大开眼界。”
石之轩终于见到期盼已久的这“大唐”N大著名建筑之一的东都青楼,不过全然没有兴奋之意,暗想老子饿得快破碎虚空了,你不请我上馆子也罢了,还带我来妓院显摆?靠!
李渊见石之轩望得出神,还当他已被这曼青风情心神牵引,正要继续介绍,却听一旁岳山淡淡发话:“小刀,明月的事你准备怎样安排?”
李渊闻言闪过一丝不满,不过他为人城府甚好,随即故作轻松,叫岳山也没瞧出什么,只听他低声道:“大哥,不是小弟推脱,只是,唉,你也知道我爹那个脾气……”
岳山哼道:“你莫要再说,明月是我自小看大,岳某心里正真当她作小妹,何况尚姨昔年对我岳家有恩。小刀,你也是我的义弟,我瞧得出来她对你是有几分意思,你若不管,难道真要她嫁给辅大海那个混账?!”
岳山心内激气,声音也渐高昂,引得周围人群好奇观望,李渊暗自无奈,只得叹道:“大哥之命,小刀自是无不从之。可是,也没有消息说辅大海要强娶尚大家。更何况,尚大家未必瞧得上小弟的……”
岳山喝道:“胡说!她若不是为你,怎会避到洛阳来?”
李渊微笑反问道:“大哥,她若真是为了小弟,也该到长安去才是。”

岳山顿时语气一塞,无从反驳。
李渊续道:“咱们此次出来,是受二表哥重托。大哥,莫要误事了。”
岳山听罢气极骂道:“放杨广他娘的屁!”说罢,就往曼青院大门内横冲直撞去。
石之轩用“我是外人”的表情观赏了半天的情景剧,只知道大刀与小刀是为了一个青楼女子起了争执,唉,女人如衣服,兄弟是手足,何必为了一个妓女……
二表哥他倒是知道,就是阿摩呗,“那句放XX的X”,真是连他一起骂了……汗!岳山你放心,以后我会找独孤妈妈告状的。
李渊一脸歉意道:“石兄,方才真是对不住,我这位大哥……”
石之轩忙摆手笑道:“哎,不要紧,不要紧。小刀,呵呵,容我这样叫么?我听着,岳兄这般可是为了一个……咳,青楼女子?”
李渊淡淡一笑:“之轩,她可不是一般的风尘女子,你知道明月大家吗?”
清璇大家我知道,那是我女儿。这明月大家嘛……喔~尚秀芳她娘的啊!
两个猥琐的男人在曼青楼前猥琐地笑起来,想要上前招揽生意的阿姑小妹顿时一个激灵,有多远逃多远去。
曼清院当之无愧为洛阳最具规模的青楼,单从设计上便可见一斑。主堂后的“听留阁”。由东南西北四座三层重楼合抱而成,围起中间广阔达五十丈的园地。
重楼每层均置有十多个厢房,面向园地的一方开有窗隔露台,令厢房内的人可对中园里发生的跳舞唱歌、单挑群殴、男女野战等一览无遗。
比之南朝的建筑,曼清院少了一份小家碧玉,但明显以规模宏大,豪华富丽见胜。特别与江南一带淡雅朴素、精致灵秀的宅园迥然有异。
“听留阁”充份体现出“隔”与“透”的结合和运用。把一种庞大、严实、封闭的虚实感觉发挥得淋漓尽致。虽以楼房为主体,但实质上却以中园为灵魂,把里外的空间结合为一个整体,以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无限的意境。
重楼向中园的一面都建有相通的半廊,不但加强了中园的空间感,更使四座重楼进一步连接在一起。园的核心处有个大鱼池,更为这空间添置了令人激赏的生机。水池四周的空地是青翠的绿草和人工小溪,以碎石的小路绕池而成、从高处瞧下去更可见由小路和绿草形成的赏心悦目的图案。
当小路还上溪流时,便成拱起的小桥,使整个园景绝不落于单调沉闷。
绕园的半廊每隔数步就挂了宫灯,想来每至深夜,曼青院华灯初上,定是一番灯火通明,人声喧闹,气氛炽热沸腾的景象。而晌午时分,气氛静谧地让人的心神一下子安宁飘远。
石之轩与李渊并肩于小桥流水上时,岳山已安坐于听留阁上,俯身看向中圆,神情专注。
李渊笑着指向翠色深处,小池岸旁,道:“之轩,你看。”
石之轩凝神瞧去。
尚明月便像从梦境中的深邃幽谷来到凡间的仙子般,出现于他的眼中。
她会让你同时想到祝玉妍与碧秀心。无论前者迷蒙如云中隐月的神秘气质,还是后者明如骄阳的天生丽质,均是巧妙地被眼前女子融合一处,又完美得形成了另一种毫不逊色于她两人的特异风姿。
使人倾倒的除了她那修长匀称的身段,仪态万千的举止神情外,更动人的是她那对能勾魂摄魄的翦水双瞳,配合着唇角略带羞涩的盈盈浅笑,确是没有男人能抵挡得住的。
她就这般的于青草上翩跹起舞,身段疏懒,姿态窈窕。没有歌乐相伴,没有仙气缭绕,有的只是舞者的执着的灵魂,和她眼里那丝淡淡的,令人黯伤魂断的寂寞。
石之轩不明白他为何看出了寂寞,那双美目盼兮的眼眸映出李渊身影时,分明是喜悦啊?
花深深。柳阴阴。度柳穿花觅信音。君心负妾心。
怨鸣琴。恨孤衾。钿誓钗盟何处寻?当初谁料今。
那是她唱出得一种放任、慵懒而暗透凄幽的味儿,哀婉伤情彷如澎湃的海潮般把所有人心灵的大地全部淹没。
石之轩心中缠人地难受,当即情难自禁地扬声和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
李渊张大嘴巴,惊讶地看向石之轩。明月那首“闺怨”怨得似是自己,却也丝毫不会削弱李大公子的欣赏赞美之情。但这位芳风轩的少东家片刻就能和上一首,且情思、意境无不切合,不可不谓大才。
尚明月也饶有兴致地盯着石之轩,妙目眨也不眨,忽的扑哧一声嗔笑,那娇柔媚态立时让场中三人心醉神迷。
------------------
三更!强推期间,大大们有留票的请奉献奉献,走过路过,注册收藏下,小弈这边拜谢啦!
还是那句,顶到前20,下周继续三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