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丫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蒙下午赶到曼哈顿下城区的格林尼治村丹妮莉丝娱乐东海岸总部,国际著名模特经纪公司Elite易主的消息已经迅速传开。
这起交易相比丹妮莉丝娱乐收购大都会ABC集团和汀科拜尔兼并Broadcast两大并购案来说简直不值一提。然而,众所周知的传奇大亨兼花花公子西蒙·维斯特洛与全球规模最大的模特经纪行业巨头直接产生交集,实在是能给人带来太多联想,只是其中蕴含的天然花边气息,引起的关注丝毫不比另外两起收购案差多少。
而且,交易的突然发生也很快成为媒体热议的焦点。
阿波罗管理公司给出的官方说辞非常套路:看好模特经纪行业的潜力与未来,巴拉巴拉。
当一些记者尝试联系Elite创始人兼前总裁约翰·卡萨布兰卡,这位一向张扬的时尚教父一反常态地拒绝了所有采访邀请,只是通过直接的律师发表了一则同样公式化的声明,表示因为个人原因退出这家公司希望Elite能够越来越好云云。
世上从来没有什么不透风的墙。
阿波罗管理公司和约翰·卡萨布兰卡没能满足媒体的好奇心,根据圈子里飞速流传开来的消息,媒体很快锁定了Elite新任总裁格蕾丝·斯普尔特。
普通经纪人出身,姣好的容貌,完美的家庭,依靠成立不到一年的Elite新媒体运营部门迅速崛起,能力出众。
这些都没什么特别。
或许只是维斯特洛体系女人帮中的又一个新成员,Elite新媒体运营部门与维斯特洛体系的合作非常密切,双方也算共赢。
即使,好吧,有一些小道消息传出,而且,维斯特洛对女人的偏好也众所周知,这些却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冒然见报,否则,很容易会被告到破产。
格蕾丝也不会将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
稍微运作,媒体的目光就转向了女人名下的几位客户。
曲丝·高芙。
哦。
这就一目了然了。
这位今年还只有19岁的娃娃脸女孩,从去年开始崛起速度有如神助,不仅签约成为维密第六位代言人,还参演了维斯特洛编剧现象级低成本科幻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前段时间又传出加盟丹妮莉丝与华纳兄弟合作科幻大片《勇敢者的游戏》,担任女主角。
现在看来,西蒙·维斯特洛对这位情人的宠爱还不止于此。
为了讨好对方,甚至干脆买下了Elite,让曲丝·高芙从一个签约模特成为老板娘级别的存在。
啧啧。
千金博红颜一笑。
不知道又有多少女孩会羡慕嫉妒而彻夜难眠了。
当然,这些八卦还是不能见报,要不然依旧可能被告到破产。不过,有些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就算不能直说,拐弯抹角谁还不会。更何况,大家一起发一波曲丝·高芙的通稿,漂亮唯美的写真,全是夸奖的文章,顺带再提两句Elite易主的事情,维斯特洛总不至于生气吧?
多少底层模特哭着喊着都求不来的曝光版面呢。
随后几天,娱乐媒体上到处都是标着曲丝·高芙写真的Elite易主通稿或者Elite易主通稿中故意用上曲丝·高芙的美照。
花边绯闻从来都比枯燥的商业并购更能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西蒙拿下Elite引发的这次花边,很大程度上转移了公众对丹妮莉丝娱乐与大都会ABC集团并购案的注意力。
两家公司悄然将并购案提交美国司法部和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等相关部门审核的同时,西蒙在独力日当周也在东海岸与各方势力周旋,艾米·帕斯卡尔还在7月5日赶赴华盛顿,接受了一次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下辖反垄断小组的例行质询。
这段时间,整个维斯特洛体系的资源平衡斡旋之下,并购案的潜在障碍危机一一被平缓消除。
被西蒙摆了一道而在并购案刚刚宣布后最为剑拔弩张的CBS方面也消停下来。
因为现在的CBS已经成为维亚康姆和西屋电气共同‘追求’的对象。
这算是西蒙放出各种消息强行拉郎配的结果。
开始只有维亚康姆表示了意动。
西蒙实在是不像看到拥有MTV、Showtime的优质有线电视资产的维亚康姆与CBS合并,于是暗中重新推动当初对CBS有意的西屋电气加入战团。
作为与通用电气一样的美国老牌工业巨头,西屋电气的实力远超维亚康姆集团,不仅如此,为了推动西屋电气下定决心,西蒙还动用维斯特洛体系在华尔街的人脉,在媒体上传出西屋电气对CBS有意的消息之后,偷偷买进了一大批西屋电气的股票,将这家老牌工业巨头的股价提升了10%以上。
这就是民意啊。
市场如此看好西屋电气追随通用电气发展传媒业务,西屋还有什么理由不追随。
更何况,前些年上台的西屋电气新任CEO迈克尔·乔丹将这家老牌工业巨头一部分业务拆分出售,西屋手中掌握着将近20亿美元的现金,恰好可以用来对CBS发起收购,对比起来,维亚康姆虽然不缺钱,但想要吞并CBS,最大可能还是要采取换股并购,这是很多资本利得税改革之后想要套现的资本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为了将并购天平进一步推向西屋电气,维斯特洛体系还悄悄动用自身在华尔街的力量,尽可能封堵维亚康姆筹集资金进行现金收购的可能性。
同时出现了两个潜在买家,CBS的股价重新复苏,拉里·蒂施对丹妮莉丝的怨气也少了很多。
西蒙还让人传话给蒂施,如果丹妮莉丝与大都会ABC的合并案无法通过,那么,CBS也别想顺利把自己卖出去。
维斯特洛体系在华盛顿的影响力远超CBS,足够做到这一点。
西蒙当然不忘给一些甜头,与CBS重新签署了《急诊室的故事》的合约,确保拿下ABC之后,丹妮莉丝不会将这档收视王牌从CBS收回。
CBS的阻碍因此敲定。
通用电气方面,丹妮莉丝也和通用电气旗下的NBC电视网针对《老友记》和《幸存者》等项目签署了全新合约,最大程度打消NBC方面对丹妮莉丝与ABC合作的疑虑。
此外,独力日当天,西蒙还邀请通用电气董事长杰克·韦尔奇一起在格林尼治郊外的高尔夫球场一起打球。
两人聊了一上午。
关于通用电气,关于西屋电气,关于美国的传统工业,关于传媒行业。

西蒙以一个后来者的视角阐述了自己对这家美国工业明珠的种种看法。
当下的通用电气正处在一种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的巅峰时期,这种巅峰将以美国现阶段牛市的顶点为极限,然后,盛极而衰。
通用电气或许可以在最尖端的航空领域或者相对垄断封闭的国防领域保持优势,但在不远的将来,通用电气旗下相对中端的电气、照明、运输等业务注定难逃被成本更低的日本、韩国乃至中国等亚洲国家不断侵蚀。
这一点,美国的汽车产业已经是明证。
现阶段占据美国GDP比重依旧很高的传统工业注定会被金融、传媒、娱乐等第三产业越来越多地替代,因此,保持尖端工业优势的同时发展第三产业,这才是通用电气的未来。
其实还有一点。
尽可能地打压竞争对手。
相比通用电气依旧保持的多元化扩张态势,作为国内最重要的竞争对手之一,西屋电气却在进行不断地拆分,这等于是在自废武功。此外,东施效颦地收购CBS,也是在走向一条歧路。因为相比ABC和NBC,CBS的整体实力实在是太弱,缺少这些年增长迅速的有线电视领域的布局,这也是一个致命软肋。
只要丹妮莉丝与大都会ABC合并,再促成西屋电气对CBS的收购,那么,丹妮莉丝与通用电气可以合作,共同将西屋电气彻底打落尘埃。
曾经的历史上,这其实恰好也是西屋电气的宿命。
甚至在西屋电气彻底衰落后,有人还质疑西屋电气CEO是杰克·韦尔奇派出的商业间谍,故意通过不理智的拆分和毫无章法地并购将这家通用位于美国国内的最大竞争对手带入深渊。
西蒙调查过西屋电气CEO迈克尔·乔丹的履历,这位与著名篮球明星同名实际上却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白人中年的职业经理人与通用电气方面没有任何交集,商业间谍的说法只是后来媒体的一种阴谋论式的抱怨。
说起来,迈克尔·乔丹在原时空中将西屋电气传统工业业务一点点拆分出售并彻底转向传媒领域,甚至在九十年代后期连西屋的名字都彻底放弃,改成了CBS,这种发展路线并没有错。错只是错在了这位职业经理人并没有经营传媒行业的才华,最后只能将花费多年整合起来的传媒资产卖给了萨默·雷石东。
西屋电气也彻底衰落。
总而言之,打了一上午的高尔夫球,杰克·韦尔奇也同意了西蒙的思路,在午餐时明确向西蒙许诺,不会在丹妮莉丝与大都会ABC的合并上制造障碍。
搞定了CBS和NBC这两家最可能对收购案制造障碍的潜在竞争对手,事情基本尘埃而定。
至于其他诸多中小型传媒公司,西蒙不会掉以轻心,但缺少了CBS和NBC两大巨头带领下可能产生的一拥而上的集体反弹,西蒙也不认为它们还能制造多少障碍。
媒体的注意力被转移开,竞争对手的障碍已经消弭,华盛顿方面更不是问题。
搞定了这三件事,并购案基本尘埃落定。
继续跟进了一番电视部门正在筹备的几个重点项目,西蒙在7月7日返回西海岸。
这天是周五。
北美暑期档的又一个票房周结束。
横跨独力日假期的这个票房周,6月2日上映的《侏罗纪公园2》终于让出了自己的单周票房冠军位置,不过,接棒的依旧是丹妮莉丝娱乐出品影片,《阿波罗13号》。
这部以1970年阿波罗13号空难为背景的影片恰好契合独力日假期的氛围,更何况还是几个月前刚刚蝉联了奥斯卡金像奖的汤姆·汉克斯主演,因此在节日期间吸引了大笔观众买票进场。
50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3000万美元的宣发,开画银幕数2793块。
依靠与《侏罗纪公园2》同样高达9.5分的经典级别综合媒体评分,6月30日到7月6日上映首周,《阿波罗13号》开画七天票房进账5631万美元,馆均超过两万美元。虽然无法与《侏罗纪公园2》相比,但根据首周票房预测,只是本土1.5亿到2亿美元的总票房,就足以让《阿波罗13号》收回全部预算并实现盈利。
冠军之后,与《阿波罗13号》同期上映的福克斯动画改编真人电影《恐龙战队》和迪斯尼出品史泰龙主演动作大片《特警判官》表现都差强人意,《侏罗纪公园2》成功守住第二名位置。
上映第五周,三部新片冲击之下,虽然是热门的独力日假期,《侏罗纪公园2》的单周票房跌幅还是达到38%,票房进账为2436万美元。
从首周的1亿2913万到第五周的2436万,《侏罗纪公园2》的下跌速度非常明显,不过,五周时间,这部恐龙科幻大片的北美累计票房却也已经达到3亿3078万美元。单周进账还能保持2436万,距离4亿门槛只剩下7000万,冲入4亿票房俱乐部,真正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随即,福克斯制作成本1500万美元的《恐龙战队》,依靠动画IP口碑,首周进账1649万美元,预计本土3000万美元的总票房,算是一个不错的成功。
史泰龙与迪斯尼合作耗资9000万美元的《特警判官》就成了一个灾难。
2204块开画银幕,首周票房比制作成本1500万美元的《恐龙战队》还低,观众显然对史泰龙的老派动作片彻底失去了兴趣,影片开画提前票房之后可怜的1413万美元,预计本土总票房2500万美元左右。
大家仿佛看到了往日重现。
索尼刚刚入主哥伦比亚,连续几年不断地交学费。
现在,轮到了法国维旺迪集团。
其实,这个项目还是在去年迈克尔·艾斯纳时期敲定,不过,维旺迪本有机会在与迪斯尼展开接触后叫停这个项目,或者削减制作预算,但法国佬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打算通过一部重磅炸弹打响自己在好莱坞的名气,因此不遗余力地进行支持。
结果引来的是一个骨断筋折的超级大跟头。
预计2500万美元的本土总票房,连宣发费用都收不回来,哪怕史泰龙的海外票房号召力更强一些,迪斯尼也难逃巨亏的结局。
而且,《特警判官》的失败,还直接影响到了好莱坞正在推进的两个项目,分别是丹妮莉丝与华纳兄弟影业合作的《勇敢者的游戏》和华纳兄弟前段时间与施瓦辛格敲定的《蒸发密令》。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