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重新开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10月份的统计审核,与大都会ABC集团合并之前的丹妮莉丝娱乐1995财年全年财报在11月6日这天正式发布,全新的丹妮莉丝娱乐集团股票也在同一天重新开盘。
目的不言而喻。
1994年10月到1995年的9月,四个季度,丹妮莉丝娱乐集团的全年营收总额为276.17亿美元,企业净利润为37.23亿美元,净利润率达到13.5%。
由于丹妮莉丝娱乐在去年IPO之后调整了财年计划,将本来的自然年统计周期调整为每年的10月作为起始,想要进行同比对比,只能向前再推四个季度,也就是1993年10月到1994年9月,同样的四个季度,营收总额为205.61亿美元,净利润为23.19亿美元。
以此参照,丹妮莉丝娱乐集团1995财年的营收同比增长达到34.3%,净利润增长更是达到60.5%。
即使很多人都明白丹妮莉丝娱乐的这份财报是为IPO之后一年来兼并大都会ABC集团等扩张运作‘量身定制’,但有一点不可否认,丹妮莉丝娱乐集团本身确实有着非常强劲的盈利能力,37.23亿美元的全年净利润,或许会存在一些拖延应付账款兑付等财务手法,实际水分却不会太多。
毕竟丹妮莉丝娱乐旗下无论是电影、电视还是游戏的火爆都是有目共睹的。
因此可以说,并不是丹妮莉丝娱乐今年的净利润太高,而是这家公司以往都在刻意压制企业本身的利润,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扩张当中。
这次可谓是一次盈利能力的展示。
37.23亿美元,单纯来看,这份盈利似乎不那么惹眼,对比起来就能知道丹妮莉丝娱乐的赚钱能力是多么强大。
根据截至今年9月份的美国各家企业巨头财报,大致可以推测,1995年美国本土企业中,全年净利润能够超过丹妮莉丝娱乐的只有六家,分别是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埃克森美孚、通用电气、菲利普莫里斯和AT&T。
这六家公司,无一不是已经传承几十上百年的老牌企业寡头,其中预计盈利最高的福特汽车全年净利润大概也只有53亿美元,与丹妮莉丝娱乐的差距并不算悬殊。
丹妮莉丝娱乐集团不仅是1995年度盈利能力排行美国第七的企业巨头,276.17亿美元的营收,同样已经闯入前30行列。
这一切,都只是用了9年时间。
不仅如此,诸如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老牌巨头,都已经失去了长期的成长性。
特别是汽车行业,在日本汽车的冲击下,走下坡路的趋势非常明显,否则美国政府也不会在上半年与日本政府展开汽车贸易谈判,可惜这一次并没有像八十年代半导体之战那样得逞,因此美国汽车行业的进一步衰落已是必然。
相比起来,已经在传媒娱乐行业一骑绝尘的丹妮莉丝娱乐依旧生机勃勃,电影、电视、游戏、音乐等业务齐头并进,营收增长在进入百亿美元俱乐部之后也没有放缓,依旧连续保持强劲的30%以上。
而且,远远将一众竞争对手甩开之后,丹妮莉丝娱乐不仅没有停步不前,反而依旧动作频频,近期刚刚完成对大都会ABC集团的并购,转眼就宣布了20亿美元投资规模的罗马环球影城项目。
由于丹妮莉丝娱乐的持续造势,再加上大阪环球影城开业后迅速步入正轨,大部分媒体都逐渐改变了因为巴黎迪斯尼乐园前车之鉴而对罗马环球影城的悲观态度。
于是,11月6日重新开盘,即使开盘市值就已经达到2166亿美元,全新的丹妮莉丝娱乐股价依旧受到资本市场的强烈追捧。
重新开盘首日,丹妮莉丝娱乐股价就从上月停牌前的83.375美元暴涨到93.25美元,单日涨幅达到11.8%。
这可不是一些市值只有几千万上亿美元的小企业的11.8%,而是一个市值体量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的企业巨无霸的11.8%。当天收盘,丹妮莉丝娱乐市值一跃冲到了2421亿美元,一天时间,丹妮莉丝娱乐股东的整体账面收益达到255亿美元。
周二的《纽约时报》,头版头条针对丹妮莉丝娱乐重新开盘的单日涨幅,只用了一个单词来形容:Crazy!
确实只能用疯狂来形容。
要知道,预计全年净利润排名美国第一的福特汽车,11月6日收盘时,市值只有381亿美元。这家年营收超过1200亿美元净利润超过50亿美元的汽车巨头,市值只相当于丹妮莉丝娱乐集团的六分之一,市盈率更是只有可怜的7倍。
然而,哪怕是注重价值投资喜欢抄底的沃伦·巴菲特,此时却也不会再买进福特汽车的股票,因为美国汽车产业在华盛顿政府对日本施压失败后,注定将沦落到如同半导体产业那样被替代的地步。
区区7倍的市盈率,也显示了汽车行业已经完全丧失长期投资的价值。
相比起来,即使市盈率已经达到了65倍的丹妮莉丝娱乐,依旧备受市场追捧,即使很多资本的投资倾向已经从投资转为投机,依旧可以确认的一点,丹妮莉丝娱乐绝对具有长期持有的价值。
西蒙在11月5日返回洛杉矶。
重新开始稳定的工作节奏,早上上班,傍晚回家,三天两头参加一些推不开的酒会派对。
其实已经不断将工作下方。
如果不是丹妮莉丝娱乐董事会其他成员和集团高层一致反对,西蒙都想卸下丹妮莉丝娱乐董事长的职衔,即使退居幕后,他依旧是丹妮莉丝娱乐的绝对控制者。
可惜所有人都不同意。
西蒙对于丹妮莉丝娱乐的象征意义实在是太重要,哪怕总是缺席董事会,只要他还挂着这个头衔,无论是丹妮莉丝娱乐内部还是广大投资人,都会对这家公司信心十足。一旦西蒙突兀卸任,很可能会为公司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即使再怎么解释,股价大跌一波是没跑的。
如果瑟曦资本想要做空一下自家公司,倒是可以用一下这一招。
当局,结果更可能是SEC得利。
好大一笔罚款。
回到洛杉矶,西蒙的大部分时间都重新放在了丹妮莉丝娱乐旗下一连串电影项目上面。

万圣节的《招魂2》之后,11月17日感恩节档期主打的3D动画电影《美女与野兽》很快即将上映,紧接着还有12月22日万众瞩目的《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除了这些重磅炸弹,凯瑟琳·毕格罗的《底特律》等一批颁奖季冲奖作品也会在年底陆续上映。
这些是已经完成的。
还有更多处在制作阶段的影片。
丹妮莉丝娱乐三家厂牌的年度制片数量超过40部,虽然每一个项目都要得到西蒙的亲自批准,但因为精力有限,西蒙能够重点关注的还是少数。
随着1995年进入尾声,根据一系列影片的最终制作进度,丹妮莉丝娱乐1996年度的主要影片基本都已经敲定档期。
从明年年初算起,最早的一个重点项目是杰克·成的《尖峰时刻》,定档2月9日的情人节档期。
这部西蒙记忆中大获成功的功夫喜剧其实有资格挤入暑期档。
不过,西蒙不可能告诉新世界影业团队《尖峰时刻》会有多么成功,而且,1996年的暑期档实在已经过于拥挤,陆续将一些重点项目乃至重磅炸弹转移到各种冷门档期,属于丹妮莉丝娱乐最近几年开始推动的基本策略。
再然后,复活节档期,重点影片一共两部,都是续集,分别为金·凯瑞的喜剧《神探飞机头2》和招魂电影宇宙第四部作品《太平间闹鬼事件2》。
复活节之后,进入暑期档,只是与丹妮莉丝娱乐相关的重磅炸弹就有三部,分别是《碟中谍2》、《木乃伊》和《断头谷》。
其中《碟中谍2》和《木乃伊》是对外合作影片,分别由派拉蒙和福克斯发行。蒂姆·波顿执导的《断头谷》则是丹妮莉丝娱乐完全自主发行的一个项目。
暑期档另外还有一部米高梅的007系列最新篇《007之明日帝国》。
这个项目并没有丹妮莉丝娱乐的投资,却是西蒙筹划的米高梅特工电影宇宙的一部分。虽然明知是《007之明日帝国》,但影片剧情却已经与原版影片完全不同,而是西蒙亲自参与策划的一个新故事。
倒是提摩西·道尔顿卸任之后,新一任的007依旧选择了皮尔斯·布鲁斯南。
前些年替代理查·吉尔参演《风月俏佳人》一举成名后,因为选片失误以及西蒙在幕后的一些推波助澜,皮尔斯·布鲁斯南刚刚进入一线还没有站稳,咖位就重新开始跌落,当007项目再次向布鲁斯南伸出橄榄枝,这位男星最终同意入局。
西蒙的授意下,米高梅为第一部《007之明日帝国》给出了500万美元的片酬,高于布鲁斯南咖位下跌后的身价,不过,作为交换,这位男星一次性签署了五部007的合约,单部片约片酬涨幅不得超过35%,封顶薪酬为1500万美元。
其实,如果特工电影宇宙非常成功,米高梅将来会照例额外给予一部分票房分成奖励。
只是这些条款就没有明确写在合约之内。
如同DC电影宇宙项目,属于米高梅为双方留下的余地。
暑期档之后,1996年的万圣节,将会是招魂电影宇宙的一个全新衍生,近期正在上映的《招魂2》中埋下伏笔的《安娜贝尔》。
最后的年底两大档期,重磅炸弹依旧是三部,分别为《神奇女侠2》、《霹雳娇娃》和《勇敢者的游戏》。根据当初的协议,《神奇女侠2》由丹妮莉丝娱乐自主发行,《霹雳娇娃》和《勇敢者的游戏》则是其他制片厂的合作项目。
至于丹妮莉丝娱乐同样还在重点筹备的《龙卷风》、《独力日》、《泰坦尼克号》等项目,档期都会依次延后。
而且,定档的大部分影片都是大投资大制作的重磅炸弹,丹妮莉丝娱乐旗下三家厂牌还有更多非核心或者中低成本项目,这其中也不乏会有黑马出现,或者还可能临时加入一些西蒙额外挑中的影片,比如今年年初那部凭借创意以超低成本创造了票房奇迹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回到洛杉矶的一个星期,西蒙基本上都在围绕这些电影项目连轴转,或者参与《木乃伊》的后期,或者亲自赶往《霹雳娇娃》的片场,或者动辄花费一个上午时间与远在澳洲即将在维密大秀之后立刻开拍的《勇敢者的游戏》剧组进行电话会议。
而且,整个维斯特洛体系也有大批事务需要西蒙分心。
上个月的亚马逊网上商城旗下威斯康辛配送中心停摆事件,拖延了大半个月,最终得到解决。
伊格瑞特公司彻底抛弃了不经谈判就突兀罢工的三家物流承包商,重新选择了其他货运公司承担威斯康辛州配送中心的物流配送任务。
现阶段的美国,虽然卡车货运依旧占据陆地配送的80%以上,但还远没有达到二十年后由于电子商务进一步兴起而导致卡车司机严重匮乏的状态,当下找不到工作的卡车司机一抓一大把,行业劳动力完全处于冗余状态,因此伊格瑞特有着相当的选择权。
对于三家公司以及很明显在幕后卡车司机工会支持下的反弹乃至妥协,伊格瑞特寸步不让,而且,既然卡车司机工会不戳破,伊格瑞特也没有挑开某些事情。并且不遗余力地在媒体上造势,坚持声称抛弃三家承包商的理由不是工人们为了寻求更好待遇的罢工,而是承包商没能处理好与旗下雇员的关系,导致伊格瑞特遭遇不必要的损失。
错在承包商。
不仅如此,伊格瑞特依照合约对承包商的索赔也没有在事情得到解决后中断。巨额的索赔诉讼,直接导致三家小心承包商直接宣布破产,参与罢工的所有卡车司机全部因此失业。
到达这一步,伊格瑞特就没有再穷追不舍。
而且,三家承包商的老板和一部分实力不错的高管还悄悄搬离了威斯康辛州,计划在威斯康辛州周边的几个州郡重新成立货运公司东山再起,等风头彻底过去,还会拿到来自伊格瑞特的合约。
至于这些事情幕后的隐秘运作,就不足为外人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