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二章:报恩(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董齐楚笑了起来,说道:“大嫂放心吧,茂盛进了绸庄以后,我会把绸庄的一切都交给他打理的。凭他的聪明和才干,要不了几年就一定能干出个名堂来。”
坐在一旁的阿天忍不住开口问道:“阿爸让茂盛大哥做绸庄生意,那我干什么?”
董齐楚笑了起来说道:“昨晚我和你娘商量了很久,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让你们两兄弟回日本去。”
阿天一听有点急了。问道:“阿爸,好好的,为什么要让我们回日本去?”
董齐楚看了一眼刘丝,笑了笑说道:“当着大嫂的面,我也不怕你们笑话了。”
刘丝也笑了起来。说道:“其实啊,每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就说我家的茂盛,天知道让我操了多少心啊。”
董齐楚点点头,神情严肃地说道:“阿天、阿地,阿爸也是处处为你们着想啊。现在大清皇帝被推翻,南京政府成立不久,但是形势还是非常地混乱。孙中山的南京国民政府才成立了多少日子,那北边的袁世凯就已经挥兵南下逼迫孙先生退位。这样的情势,我看实在不安稳啊。”
阿天笑着说道:“阿爸,你老人家操那个闲心干吗,做老百姓的那能管天下的事情。他们打他们的,我们老百姓过我们的,各不相干啊。”
阿地则说道:“阿爸,过去我只是在书本上读过改朝换代的故事。这次推翻清朝的革命军起义,因为我和阿哥在日本才没有亲眼所见。好不容易有机会目睹历史变迁,哪能说走就走呢?我不走,我要亲眼目睹中国的变化,将来也可以做一个历史的见证人。”
董齐楚摇着头说道:“你们两个年轻人一生没有吃过苦头,哪里知道打仗的厉害。一旦打起仗来,那是不分穷人富人的,也不分是参与者还是观看者。子弹是不长眼睛的,飞到你的脑袋上开了花,那你的小命就完了。”
阿地说道:“我们是商人、平民,谁会来为难我们呢?”
董齐楚看了两个儿子一眼。反问道:“还记得潭老伯和你们说的故事吗?曾国藩的湘军攻进南京城后就开始屠城。那些杀红眼的湘军可不管是太平天国的官兵还是老百姓或商人,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一天之中就杀掉几十万人啊。那个时候的南京城,真可谓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此言一出,两个儿子顿时脸色刷白。
董齐楚又说道:“自古以来就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说法。所以阿爸是不赞成激烈形式的革命,而是赞成康有为通过温和改良的形式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也就是通过大清皇帝自上而下的改良,建立共和的社会制度。”
阿天有点不耐烦了。说道:“阿爸又要说你的那些政治主张,我可听厌了。”

阿地也说道:“阿爸,我们从小学孔孟之道,讲忠孝节义,以后又学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自然就不懂你说的那些改良、革命的道理。再说那个日本,我和阿哥也去住了几年,没什么特别的。他们的许多东西包括服装和饮食都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我们何必一定要住到日本?在自己的国家过日子不是更好吗?”
阿天说道:“在日本的几年,总感到日本是个弹丸之地,哪里有我们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如果要说文化,那就更没法和我们中华的浩瀚文化比了。所以阿爸一定要让我们兄弟俩到日本去,我始终想不通其中的道理。”
董齐楚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两兄弟其实都是长在深深庭院中的花草,那里见过外面的大风大浪。你们又象是井底之蛙,只看到了一个小小的天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你们没有看见日本正在努力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技,努力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现在,中国和日本相比倒是大大的落后了。你们想想,如果日本没有这样的实力,那么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又如何败得那么惨啊?”
他瞥了两个儿子一眼,又说道:“不管怎么说,我和你阿妈已经决定,过几天就带着你们回日本去。阿爸希望全家团圆,安享晚年,不愿意再过担惊受怕的日子。同时还有一个心愿,就是让你们在日本继续接受教育,把你们培养成真正有用的人才。”
见两个儿子不说话了。董齐楚转过头来,笑着对刘丝说道:“大嫂,我的这些家务事也不瞒着你了。”
刘丝点着头说道:“当爸妈的总是思前滤后地为子女着想,可孩子们却不一定理解。不过现在不理解不要紧,以后他们自然会理解的。”
董齐楚说道:“看来还是大嫂理解我。现在的情势放在这里,国内的南北两方迟早要打仗。我虽然不算个大人物,但和保皇党、同盟会都有着联系。一旦开了仗,就担心自己头上的脑袋要掉啊。所以我想把‘董家绸庄’的生意都交给茂盛,让他去打理。不过在走之前,我要先带他一段日子。等他熟悉了生意后,我们全家立刻去日本。”
茂盛急着说道:“董老伯,如此说来你们全家都要去日本。你们走了,我又如何做生意?我不会做生意,亏了怎么办?真的亏了,我是赔不起的。所以我就不去绸庄了,还是开着我那个小小的信书字画室,代人写写书信和对联什么的。虽然赚不了大钱,但图个温饱还是有余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