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十一章:写匾(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商万船说道:“贫僧为恩人写个匾,是为了报答恩人当年的救命之恩。但女施主说要沾贫僧的福,这话就错了。贫僧的一生几度沉浮,历经磨难贫穷潦倒,到了晚年方才大觉大悟遁入空门。贫僧哪里谈得上一个‘福’字?”
茂盛摇了摇头,说道:“弟子认为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弟子以世俗的眼光看大师,就看出大师是与佛有缘之人,是道德高尚之人,是当今得道高僧。虽说大师曾经几度沉浮,但不甘心沉沦。而入佛门修身养性,更显得心志高远。这些却是凡夫俗子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尚万船听了茂盛的话后双手合什。躬身说道:“阿弥陀佛,恩人的夸奖令贫僧汗颜。贫僧的大半生是在苦海中挣扎,大富大贵也好,贫穷潦倒也好;风平浪静也好,惊涛骇浪也好;贫僧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目标。虽然也有过渺茫和彷徨,但却能坚定地走下去,最终找到了一条与世无争的路。遁入空门后每日里与佛祖相伴,青油灯下熟读佛经,木鱼声中潜心思考,渐渐地悟出了宇宙万物的许多道理。但是越深入下去却越感到奥妙之无穷,也越感悟到生命之渺小宇宙之浩瀚啊。”
茂盛说道:“大师所言及是,晚辈受益非浅。”
小鱼儿笑嘻嘻地说道:“听大师所言,小女子深深感到大师的确是鸿福之人。”
尚万船“哈哈”大笑起来。良久才说道:“两位施主要贫僧写匾,贫僧不会推辞,就请两位施主跟我来吧。”说着便转身向隔壁的书房走去。
进了书房,茂盛见书房的正中央放着一张大的方桌,桌上整齐地摆放着文房四宝和一盏小小的油灯。再看房中的摆设,除了一张小床之外就是一排大的书橱,书橱中整整齐齐地放满了各类经书。
尚万船站在方桌前摊开了宣纸,用镇纸压住纸角,用尺将宣纸抚平。然后从笔桶中抽出一支大号的毛笔蘸饱了墨汁,随即挥舞毛笔一口气在纸上写了‘茂盛字画铺’五字。最后换成小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盖上了图章。
匾字写好后,尚万船对茂盛说道:“恩人是人中俊杰,不知对贫僧的字有何感觉?”
茂盛上前仔细看了良久,突然转身跪下。口中说道:“大师的字犹如苍龙舞空而气象万千,其中的神韵之处令晚辈眼花缭乱感慨万分。大师乃神人也。”
尚万船“哈哈”笑着,急忙上前将茂盛扶了起来。说道:“恩人过奖了,过奖了。”
茂盛说道:“弟子看了大师的字后才知道什么是虚,什么是实。什么是呆,什么是变。”
尚万船说道:“施主果然是聪慧之人,对书法之道领会之快堪称凤毛麟角,不过也不要太心急。贫僧一生的书法心得都写在那本书中,施主只要仔细参详勤加练习,必然会有所领悟并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茂盛点点头。
小鱼儿眨着眼睛问道:“大师所写之书难道就这一本,没有其他的抄印本了?”
尚万船说道:“这本书法的体会是贫僧专为许恩人写的,而且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当然没有其他抄印本了。”

小鱼儿对茂盛说道:“表哥,此书乃是大师的毕生之作,又是孤本,这样珍贵的东西我们如何敢当?”
尚万船笑着说道:“敢当,敢当,当然敢当。许施主是贫僧的救命恩人,他不敢当又有谁敢当。”说着将写好的匾字卷好后交给了茂盛。
茂盛双手接过匾字。说道:“晚辈谢过大师。”
尚万船说道:“不用谢,说一个‘谢’字就显得生分了。”
小鱼儿上前拉着茂盛一齐跪在地上,给尚万船磕了三个头。
尚万船急忙上前将两人扶起,说道:“不要磕头,磕头更显得生分了。”说到这里,他转身走从墙上拿下了几幅字画,也卷了起来交给了茂盛。
茂盛摇了摇手。说道:“大师的教诲和馈赠已是多多,这些凝聚着大师毕生心血的作品还是留给自己吧。”
尚万船说道:“施主不收又显得生分了。贫僧老了又没有后人,留着这些东西干什么?不如留给施主,也好在练习书法时作一点参照,有一点启发。这也叫物尽其用。”
茂盛说道:“大师既然如此说,晚辈恭敬不如从命。”
尚万船满脸笑容地说道:“好、好。此事已了,贫僧也要去念经礼佛了。”说着便走出了偏房来到大堂,将茂盛和小鱼儿送到烟霞洞洞口。
尚万船看了茂盛和小鱼儿一眼,双手合什地说道:“阿弥陀佛,有缘人就是有缘,无缘人就是无缘。缘与无缘,一切都看造化了。在这清风习习杨柳飘飘鸟声鸣鸣之际,贫僧能与两位施主有缘相见,实在是一件幸事。”
茂盛说道:“大师与佛有缘,我却和大师有缘。今日能与大师相见,实在是晚辈三世修来的福气。”
尚万船笑着说道:“好了,贫僧不能相送,两位施主走好了。”
茂盛和小鱼儿鞠着躬说道:“多谢大师。”两人便离开了烟霞洞,往前走去。
走着走着,茂盛回头看了一眼,见尚万船仍然站在烟霞洞口目送着自己和小鱼儿,他的心中好是感动。
两人缓步朝前走去。茂盛看了一眼周围空蒙的景色和眼前那条弯曲的石板小道,心中不由感慨万分。对小鱼儿说道:“表妹,世上的事情真是非常地巧,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会在这烟霞洞中见到无名大师。”
小鱼儿笑了起来。说道:“表哥,无名大师说得对,你是个有缘人。你想如果没有缘,又如何会在冥冥之中来到这‘烟霞洞’和大师
商万船说道:“贫僧为恩人写个扁,是为了报答恩人当年的救命之恩。但女施主说要沾贫僧的福,这话就错了。贫僧的一生几度沉浮,历经磨难贫穷潦倒,到了晚年方才大觉大悟遁入空门。贫僧哪里谈得上一个‘福’字?”
茂盛摇了摇头,说道:“弟子认为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弟子以世俗的眼光看大师,就看出大师是与佛有缘之人,是道德高尚之人,是当今得道高僧。虽说大师曾经几度沉浮,但不甘心沉沦。而入佛门修身养性,更显得心志高远。这些却是凡夫俗子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