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百日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
“皇……帝!”
“吾皇万岁。”
“唔……皇万……岁!”
开封府皇城内,一个小孩正照着他面前内侍的口型发音着。
赵桓的双手缠着五彩粉艳的彩带,浑身上下被打扮一新。在内侍们努力地帮助下,他已经成功掌握了不少的词汇,现在已经能大致听懂宋代的‘普通话’,并且能够说出些简单的词汇了。
他曾用呀呀稚语问过内侍现在是什么年份,得到的回答是‘大宋元符三年’。这样一来赵桓就完全确信自己来到了宋朝。虽然他不知道这元符是哪年,但只要不是靖康就可以了!
现如今他正在为即将到来的百日礼准备着;赵佶希望赵桓能在百岁的时候说出一段完整的句子,而这教会皇子的重任就自然落到了内侍们的头上。因此皇宫内上演了开头时的那一幕。
赵桓用心地学习着语言,毫不费力地就学会了那些长长的句子。虽然发音还有些欠缺,但却能让人听懂。这也不禁让那些内侍们感到惊奇。
花了一刻钟的时间学会了语言,赵桓无聊地打了个哈欠。他现在的嗓子虽然已经能够发音,但是却不能长时间的说话。而且一些需要技巧性的发音他也发不出来,也只能等嗓子进一步发育了。
正在赵桓胡思乱想时,一个中年宫女把他抱了起来,朝殿外走去。
百日礼开始了。
其实这皇家的百日礼和那满月礼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只不过上一次只有赵佶和宰执们,这一次则包括了皇太后和皇后,还有三品以上的官员。
赵桓对自己这一世的奶奶还是蛮有好感的,一个非常和善的老妇。其实说她是老妇有些过分,毕竟她才五十多岁。但在宋朝的话,五十多岁就已经是高寿了。要知道那个时代的平均年龄不到四十岁!
赵桓被放到了一张小床上,他知道该自己上场了。他坐起了身子,张开小口说道:“祝吾皇万岁,大宋万岁!”
这句话一出,震落了一地的眼睛……呃声下巴。见过赵桓的宰执还好,那些没见过和那些对赵桓的神童持怀疑态度的大臣们真的被吓坏了!我的老天!四个月大的孩子就能说出如此复杂的话!莫非真有生而知之的人?
赵佶异常得意地看着那些大臣们震惊的表情,心中对教赵桓的内侍们感到非常满意。
“恭贺陛下!皇子聪慧如此,乃我大宋之福也!”百官们齐齐拜了下去。
而赵桓在说完了之后,则用他那好奇的眼光巡视着群臣们。他发现在座的人绝大部分都是老头了。应该说大殿内的大臣少有三十以下的,一大部分人都差不多在四十到五十多之间。而好几个,特别是身着紫袍的几个大臣,那更是七老八十了。像站在最前面的老头,他那苍老的样子给人感觉随时都有可能倒毙。
更让赵桓感到好笑的是那些官员们头上的官帽后面插着幞头;那可不是普通的幞头;这些内部插了硬木的幞头,每一个左右加起来都差不多有一米五长,挂在脑后显得很滑稽。
而更好笑的是只要官员们走路一快,或者身子的摆动大了点,那个幞头就会剧烈地晃动,逼得官员们保持仪姿。但是放眼望去,却还是时不时能见到上下波动的幞头,也让赵桓噗哧地笑了出来。
在欢声笑语中,短暂的百日礼很快就过去了,赵桓被宫女抱起送回了内宫。
赵桓在出门后隐隐从大殿内听到了断断续续地声音:
“老妇听政已有六个月,而官家表现得体,有先帝之风范。况且官家成年,垂帘已无必要。因此老妇特借此机会还政与官家。”
赵桓一听到垂帘听政就想起了老妖婆慈禧,但那个向太后却怎么也和用心险恶的太后扯上关系……什么时候宋朝也有了垂帘听政了?带着这样的疑问,赵桓慢慢被抱远……
殿内,当向太后说出此话后并未在群臣中产生很大的反应。其实早在刚开始的时候向太后就表现出对权力无所谓的态度;她听政的次数很少,而即使有也只是安静地‘听政’,并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朝堂之上,大事基本上是由赵佶拍板的。这样一来,垂帘本身就成为了虚设。所以向太后要求归政早已经被预料到了。
章惇等宰执们则有了另一番的看法;他们记得很清楚在辽使一事上,向太后提出的建议被证实是错误的。这件事很有可能打击了她的自信心,再加上皇帝赵佶所展示的英明风范,太后很有可能因此产生了厌倦政事的想法。

无论如何,向太后的建议都合乎法理,百官们也没有理由反对。只有赵佶出于礼节谦让了一番,但在向太后的坚持下很快就放弃了。
于是,在赵佶登基七个月后,终于亲政。他开始自己一个人计划,把大宋改造成他心目中的样子。他首先以亲政的名义大赦天下;犯人罪刑各减一等,也就是说杀头的改成充军,充军改成流放,流放改成坐牢……
赵佶一亲政就展现出准备大刀阔斧地大干一场的热情;他首先下旨求贤,并要求百官和士人们广开言路,要给他和大宋提意见。他发布的诏书写的是情真意切:“其言可用,朕自有赏;言而失中,朕不加罪。”
与此同时,有御史禀报说陕西、东京、四川等路的矿山有猫腻,而赵佶正等着立威的机会。他在细查档案后,最终发现陕西等地的国有铜矿山账面上都明显地入不敷出。然而众所周知铜矿是大宋紧缺的东西,而那些’赔本‘的铜矿却都属于高产矿山……
国家财政如此紧张,货币如此紧缺,那些污吏们却敢如此行事!
于是在赵佶经过合证后,大笔一挥,直接罢免了这三个地区的所有矿山管勾。(管勾相当于现代的‘经理’,在北宋官职里属于七、八品小官。主要掌管着钱粮稻谷的出入。)
对此百官们保持了沉默;一来是因为皇帝新政不宜触犯新帝、二来这些管勾贪污的证据确凿也无法抵赖、最关键的是被罢免的都是些七、八品的小官,对于朝堂的大佬而言无关紧要。
然而事情还不止如此,赵佶在查询档案时,同时也注意到了盐政上面的问题;仁宗时期,夔州路(今四川省)的井盐产量是斤,神宗时期,夔州路的井盐产量是斤,而到了哲宗时,夔州路的井盐产量却已经跌到了113万斤。
如此巨大的差异并不仅仅是夔州,而是全国大大小小的盐井都在减产!认为里面没有问题的绝对是神志不清的人。于是赵佶在夹携着之前的余威再一次一次头罢免了江西、广东、湖北、夔、梓、成都路管勾措置盐事官。
这么大面积的打击已经触犯到了一部分中、高级官员的利益,他们一方面在朝堂上对皇帝的旨意进行诡辩,另一方面则寻求那些宰相们的帮助。对他们而言不幸运的是,当政的宰相没有一个和盐政有利益相关,而这些人也不可能冒着得罪新皇的风险去为了钱财帮助这些人。
能当上宰执,那个不是腰缠万贯?何必为了一些破铜烂铁去影响自己的仕途?
孤立无援的官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措置盐事官被一一查办,心中对损失的钱财感到滴血。
……………………………………………………………………………………
就在赵佶大展身手,使北宋吏治暂时焕然一新的同时,赵桓也终于遇到了一个他听说过的人。
这是一个平常的早晨,赵桓在皇城内的院子里爬来爬去,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练习着走路。他用一个牛皮球扔到不远处,然后再爬过去捡回来。如此无聊的游戏他却玩得津津有味,不得不说他已经被悠闲的婴儿生活憋坏了。
当他第N此把球扔到远处时,球却不小心掉到了水池里。
赵桓爬到水池边上,却无奈地发现自己根本够不到那浮在水面的球。就在这时,他看到了旁边出现了一个高大的影子。
抬头一看,一个长相粗旷,甚至下巴上还有几缕胡子的中年男子对着自己非常温和地笑着。
“能帮我捡球吗?”
“遵命!”中年男子沉声回答道,他蹲下了高大的身子,非常轻松地把球从水池中捞了起来。这时赵桓才发现这男子身穿的居然是内侍的服装!
内侍可全是阉人,也就是太监!可为什么一个太监会长相如此阳刚,身材高大粗旷,声音比较中性,甚至下巴上还有胡须!这宋朝的净身也太不专业了吧?连一个壮汉都能扔进宫里!不过等赵桓仔细一看还是能看出些痕迹来;中年人的皮肤明显偏白,声音虽然中性却可以听出一丝娘娘腔的古怪。看来还真是一个异类的太监。
中年人弯下了身子,恭敬地把手中的球送到了赵桓的眼前。
赵桓接过了球,在好奇心的趋势下,问出了他的问题:
“你叫什么?”
“俺是………………”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