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有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鸯,自古就被人们当成美好爱情的象征。
即使到后来,大家知道这东西其实没那么坚贞,但“止则相,飞则成双”的固有印象,还是深深留在人们的脑海里。
不过,尽管是有印象,但这仅止于大脑。在实际生活当中,除了爱鸟人,大部分的现代人,尤其是没见过活鸳鸯的人,其实对这东西反应并不敏感。
再说这一小群鸳鸯,出现的时间也并不长,出现的次数也不多。
在这些人里,就数卫远这厮,在山溪边见得最多,其他大多人没见过几次,比如刘文章,就是远远看过一次而已。
于卫远压根没想过在家门口能看到鸳鸯这东西,而且当初王茂生还告诉他那是野鸭子,所以大脑先入为主,从没把这些花头野鸭往别地方想过。
总之,陈剑轩一句话算是戳穿了这层窗户纸,大家才有点后返劲。
话说,这真的是鸳鸯?
卫远挠头,运足目力,仔细观察这些爱情鸟。第一感觉是没想象中那么华丽。
“那个,鸳鸯,不是在南方、江南那边才有吗?”
晶晶对这东西一知半解。她对鸳鸯地印象。全是在小说、电视里地女子织品竹帕等地方浅浅得来。从来没见过活地鸳鸯鸟。即使在电视里也没有。所以一直很是模糊。今天却没想到。在自家门口池塘里游地那些野鸭居然就是鸳鸯!
“鸳鸯好像是候鸟吧。夏天在北方繁殖。天冷就飞去南方。”
刘文章这点常识还是有地。但他对鸟类也不是很感兴趣。因此不能确定。
陈剑轩是目送着这小群一共十八只鸳鸯拍着翅膀飞走之后。才有闲心跟大家说话地。
话说他这次来地目地就是为这个。
不过。真想不到能如此顺利。才刚到地方。就得到了完全确认。
“绝对是鸳鸯。如假包换!”陈剑轩晃晃手上的相机,心满意足。
鉴于这事说来话长,他招呼大家还是回去再说。
这样,好奇的一行人,回到了卫家院子,围着他坐下来。晶晶进屋倒好茶,众人都等着听陈大师答疑解惑。
原来,在刘文章的参赛照片里,其中有一张是小苏苏放生田螺时拍的照片。那里面恰好稍带上了那群鸳鸯。虽然是个远景,但也算清晰。
这张照片被陈剑轩看到后,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
要说陈剑轩这人,不但痴迷摄影,他也是市爱鸟协会地骨干会员。
平时,他经常跟会内其他的爱鸟人一起行动,到各处护鸟救鸟。并拍些宣传照片作为资料便于展览或保存,同时也抓拍些自己喜欢的鸟的照片留作欣赏。
据他了解,在本市范围内,不管是风景旅游区还是附属县城农村的广大山林,从来都没有野生鸳鸯出现的相关记载。
即使范围扩大到全省,也只有个别几处地方听说有野生鸳鸯,但数目也极为稀少。当然他也知道,根据资料显示,全世界地野生鸳鸯也不过四千对左右,在中国是二级保护动物。
其实,本市出现鸳鸯,虽说很惊喜,但也不至于让他太稀奇。
令他感到惊讶的是,现在已经是十月中下旬了。一般的鸳鸯在这时候都应该飞向南方过冬去,可这里的鸳鸯却还悠哉的留在这里。
刚才看到,群中有几只公鸳,甚至连毛还没有换完,难道说……这些鸳鸯要留守在此过冬不成?
如果鸳鸯能常年留在本地,可就是个大新闻了!而且对全市的爱鸟人来说,也是个非常大的喜讯。
陈剑轩一想到这个可能,神情立刻飞扬起来。虽说这人的大部分脸,都被络腮胡子挡得挺严实,但大家还是从他的声音和眼神里,感到其喜悦的心情。
“靠!这新闻可得有我一份功劳。我说大陈儿,你可不要独吞啊。”刘文章听得瞠目结舌。之后反应过来,随手拍了陈剑轩一把,打趣着说。
“这话说地……”陈剑轩摇头。
他知道同事是在开玩笑,但其实这事……陈剑轩试图组织语言解释一下。
卫远可没法像刘文章那么高兴。
在听完陈剑轩的解释之后,他一直在心里盘算着这事对自己的影响。
想来想去,都不是个好事。
口胡月!
这些鸳鸯,真要是被这位大记者,当成个大新闻给发了,那可就坏了。
现代的人啊,大多好猎奇。眼下的社会,闲人也多。
听到有热闹看,指不定要过来多少人呐。
到时候村子真出了名,来大堆游人,顶多自己的水果能摘得快、卖得多点,可他现在也不在乎那点苹果钱。
他在意的是,如果游人一多,这不大的小村成了旅游区,八成整天都要乱哄哄的,自己这样安稳舒心的美好生活品质岂不是要大打折扣?
但如果只是这样,也还不算啥。
尤其可虑地是,人多嘴杂,事也多。现代手机摄影拍照功能强大,各类偷拍党无所不在。这样一来,他用异能,可就得小心再小心了,真

不留神……
那可太危险了!!
随后他又忽然想起,现在他的那头大石牛就立在福桃树旁边,那家伙扎眼的。万一到时候上个报纸,或者当成稀罕物被照相……
不行!趁现在,他马上就在石牛旁边弄点什么给挡上,或者干脆找个地方给运走算了。卫远紧张兮兮的先下个决定。
“刘哥,这事吧,其实我是这样想的……”
没等卫远这废柴想出石牛地未来藏身地点,陈剑轩又开口了。
不过这次他说的话,却让卫远大大地松了口气。
陈剑轩地意思很简单,他不想把这消息当新闻发,起码现在不想。
他跟大家是这样解释的。
先,刚才他看到,这一小群鸳鸯里,有十来只是今年刚生出地幼雏,可见这里是鸳鸯挑选的繁殖地。因为小鸳鸯还没有长大会飞,所以这群鸳鸯今年到底留不留在这里,现在还不能确定。
其次,作为一个爱鸟人,来之前他也查过相关资料,了解到鸳鸯地一些习性。这种鸟最喜安静,如果发成新闻,引来一些人聚到这里围观,鸳鸯很可能因此受惊离开,从此再也不会在这里落脚。
当然,他也有私心。像这种规模的鸳鸯群,明年很大可能会再繁殖,他想跟踪拍摄小鸳鸯从出壳到长大的过程,作自己的珍藏……
所以,他想把这消息压下来,先观察一番再说。
在确定鸳鸯是否长驻此地地同时,他们爱鸟协会也将积极行动起来,拿出相关保护措施,之后,再联系有关职权部门,进行沟通协商,由他们决定是否要向社会公开。
“大陈儿,想的挺周到啊!平时没看出来,一套一套的。嗯,我也不知道你小子还这么稀罕鸟。”刘文章有点错愕。然后,对他的想法也表示赞同。
卫远则很是欣慰。
真能这样的话,自己就不用费事了。起码这位得观察到快冬天吧,之后还要跟相关部门扯皮,留给自己的时间很充裕。如果到时弄好了,都不用见报公开,更安全。
不过,他这一松懈下来,才发现,其实自己刚才也钻牛角尖了。
石牛又大又沉,确实不好弄走。但他没必要非盯住石牛,完全可以改弦易张,直接把源头——这些野鸳鸯都给弄走,那不就成了?
只要把鸳鸯划拉进自己地空间,再随便找个山林放走……
嘿嘿,卫远越想越觉得,这事其实很好办。
就此彻底放下心,再不认为是问题了。
这时候陈剑轩也跟卫远说,这回他就要在这住上两天,以后大概也会经常来了。而且陆续的,他们协会成员也都会过来,希望卫远帮忙介绍个本地能常住的农家。
卫远本来想介绍长和家,随即想到,那位戴同学还住着呢。
又想起二妞上学不在家住,王老汉家也挺适合的,就把这位引去到隔壁住。也算是某种程度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随后,刘文章跟卫远说了一下核桃的事情。
他在跑新闻的这几年,结识朋友不少。其中跟市书画院的徐老算是忘年交,徐老七十多岁,最擅工笔花鸟,在本市很有些名气。他老就喜欢玩核桃,同时结交不少了同好。
上次国庆回去刘文章就跟徐老联系了,不过因为没有实物,徐老他不好判断。所以这次来,也是顺便想跟卫远拿对核桃,回去让徐老看看。如果可以,徐老就做主联系人收了。
卫远一听,这回有戏。急忙进屋拿出一对核桃交给刘文章。
刘文章手拿着核桃正要再跟卫远聊,发现卫家的院门口来了个人。
卫远一看,嘿,认识,原来是熟人。
以前折腾福桃的魏胖子,又过来了。这回,他是冲着苹果来地。
要说魏胖子,在王家村收购水果商里算是头一把,跟村里几个水果大户混的最熟,所以谁家有啥好东西都瞒不过他。
不过这次却是个意外。他知道卫远种出的富士苹果又大又红,外表漂亮。是村东的王三富昨天跟他喝酒时无意透露出来的。
要说王三富前两天,正好路过邮局,看到孙大明那小子给苹果箱称重,旁边还摆放着两个全红全红的大个苹果,看样子就像好吃。
王三富这人别的还行,就是嘴损贪吃心眼小,还比较爱占小便宜。他当时就走过去想跟孙大明蹭个苹果吃,结果那小子却没给他。心里就把这事给记上了,喝点酒就禁不住大声嚷嚷:
“他XX的,不就是看人家有钱吗?成天跟**后面溜须拍马!牛个啥?抠出水来了。人家扔个苹果都当个宝贝。X个巴子,苹果算个啥,谁没吃过啊?不,不就是大了点吗,你还多个球?!”
者无心,听者有意……魏胖子人胖心巧,听到这话就有点约莫。
等他自己去趟林子之后。
这不,转天这位就来找卫远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