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道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青草圆垫,爱不释手的晶晶缠着二妞要学编草手艺V有这份闲心他回头看看,那边老人小孩齐上阵,这么一会功夫,小磨盘样的大柿子就已经装满了好几大筐。
那些柿子不但个顶个的饱满,散发出的浓浓柿香更是沁人心脾。喜得卫妈摸着哪个都高兴,嘴里还不停嘀咕着,“这个不错。哟,这个更好!”
卫远再抬头瞅瞅,不经意发现树上的小宝柱,一边伸着小手努力摘着柿子,一边不停地咽着口水,嘴角还流着哈喇子。
汗,看把他馋的,一会记得多给他拿几个。卫远偷笑。
这样,小孩摘大人拣的,忙活了半天,眼看着树上还有那么多柿子,大家都有点晕菜了。除了摘柿的小孩越发兴高采烈之外,连卫妈都嘟囔着,这果子结的也太多了吧。
卫远在旁边心话,要不是当初我打下去不少小的,你们现在看到的更吓人。
不过,想到这里,他打开空间,又瞅一眼那几坛子柿子醋。这几天过去,坛子里的柿子醋越发晶莹红润,跟上等葡萄酒一般惹人垂涎。于是卫远这个馋鬼就被诱惑得又喝了一口,只可惜……还是酸的。
虽然不是酒,但这种果醋细品起来也很爽口。
为了不浪费掉好东西,他上次醋溜土豆丝的时候就用了一次柿子醋。
别人味觉不如他敏锐,吃不出来什么区别,就是觉得很香很好吃。卫远自己却能尝出来,用了柿子醋的菜,酸味醇厚,其间还多了些许淡淡的柿果香,入口咀嚼,平添出不少滋味变化……
总之,这柿子醋算得上不错的调味品,要想个法子弄出来才好。
卫远暗自琢磨着。
于柿果太多。晶晶、二妞随后也加入帮忙。
她们这么一来。采柿子地速度明显加快。很多来不及装筐。只能随意地堆在地上。不一会。院子地上就堆起了好几座金黄柿子山。
秋日地阳光灿烂无比。照得每堆柿子都金灿灿得闪闪发亮。远看像金山。近看更震撼。所有人都不禁目眩神迷。
随着采摘地进行。柿山跟着不断地加高。如此大堆地柿子聚集在一起散发出地果香更是惊人。不但牢牢笼罩住卫家地院落。更随着飒爽地秋风卷向山村……
采摘到最后。除了个别树枝太高处地够不着以外。这两棵大柿树地果实基本都被摘得七七八八。
卫远跟老妈、丈母娘一起,把下树的柿子先装了筐。结果,所有筐都用完了,院子里的柿子山居然还留下两大堆。
不帮忙、净添乱的毛球,于是撒欢的在柿山上打滚,不时踹下几个大柿子,滚得院子里到处都是,气得某人真想把它吊起来打一顿。\r
话虽如此,卫远现在却是脱不开身。柿子一摘完,他就被孩子们团团围住。每个孩子手里都捧着土篮,眼巴巴地等着他给分柿子。
卫远只能守在柿山下,划拉着,挨个往孩子的土篮里装满到冒尖。
“不用急,每个都有。”把十几筐柿子摆放好之后,卫妈马上接手了卫远的工作。她老对孩子最有耐心,看不惯某人毛手毛脚的干活。
被解放了的卫远起身去抓毛球泄愤,不想某球很机灵的投奔了二妞。
靠,这家伙,真是越来越鬼道了。
正没辙呢,卫远耳边却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卫叔叔,卫叔叔……”
穿着红色的小皮鞋,打扮得跟小公主一样的苏苏,叫着跑了过来,扑向卫远。她身后跟着刘文章和秦玉夫妻俩,脸上都是宠溺中带着些无奈的表情。
“苏苏?”卫远下意识的抱她入怀,还有点没反应过来。
“我说老弟,怪不得我的苏苏总惦记你和你家的吃的。好家伙!你这柿子都堆成山了。”刘文章看着金色的柿子山,感觉无比耀目。
秦玉也连连点头。这回十一黄金周,她本来想跟女儿老公一起回娘家多住几天,等快上班了再过来一天,看看公公。
毕竟自己的母亲身体刚好,又总想看外孙女。结果苏苏这孩子在姥姥家待不住,总惦记到爷爷住的村里、看她卫叔叔,还嚷嚷说跟馨馨那孩子早说好了要十一见面,真是人小鬼大。
不过,不得不承认,这小村子和卫远这里确实没话说,就说这柿子……
真是!秦玉发现自己老公竟然已经忍不住拿起相机开始照相了!
受不了他的职业病。
秦玉自己走过去跟二妞、晶晶打招呼聊天。卫远则抱着苏苏,到屋里给她找个捂好的熟透柿子。
吃着甜甜的柿子,苏苏笑眯了眼,她就知道卫叔叔这里有好吃的。
看小苏苏吃得高兴,吃力地提着满满的土篮,正要回家的小宝柱忍不住又咽了口口水。这一幕恰好被旁边刚拍完柿子山的刘文章看到,马上抓拍了下来。
卫远也看着好笑,再想起来刚才宝柱摘柿子时垂涎的表情,就进屋又给他多拿了几个捂好的熟柿子和尖把梨。
宝柱笑得露出了小豁牙子,想都放进自己的篮子里吧,可惜土篮已经装的太满,多放一个柿子都容易滚落下去。这把他急的没法,最后还是二妞帮忙,找个小兜子把多给的果

好,又帮他绑在篮子边上,这样就一并可以拿回家。
这时候,老刘大厨和晶晶爸也钓鱼回来了,看到院子的情形全都乐了。一时间,整个院子全是欢笑声。
终于分好了柿子,满足的小孩子们一一回了家。
卫远就招呼着大家坐到前院的葡萄架下。这一忙乎安排才发现,来人太多,家里的椅子已经不够用了。二妞就跑回自家拿了几张搬过来。
总算过完了拍照瘾的刘文章,坐下来也吃了个柿子,他一边吃一边赞。
“真甜啊!我说老弟,你也太能耐了。夏天里你家的西瓜、桃梨都一等一的好吃,现在又弄出这么甜的柿子。”
“对了,今年柿子收成这么好,应该不少卖吧。”
出于记者的本能,又难得看到这样纯天然又好吃的水果,刘文章很有兴致的问。
“嗯,今年是多结了点。看看吧,如果价钱好就卖掉一些,如果价钱不好,三两毛的,我就留着自家吃。做点柿饼,再弄点柿子酒,也不错。”卫远的回答还是出乎了刘文章的意料。
“怎么会?我看你这柿子比超市卖的还要好。那里都卖二、三块一斤呢,你这怎么可能两三毛?”没等刘文章接着问,秦玉先惊讶了。
“秦姐你不知道。今年柿子都丰收,我们邻村有很多就是专门种柿子的,以前还凑合,卖七、八毛一斤,今年听说两毛一斤都没人要。不少人干脆都不收了,留在树上给鸟吃。”二妞帮忙解惑。
“天!”秦玉不知道说什么好。
“二妞说的是。不过,我本来也不靠这个卖钱。这些柿子能卖就卖,不能卖就大家吃,刘哥你们临走时记得过来拿几斤走,我这里真是吃不完。”
卫远本来也没打算卖柿子,今年他的计划就是把几亩富士苹果卖了,赚个万八块的,还有那些核桃……
想起核桃,卫远忽然有了灵感。眼前的刘文章可是个记者,人面广,消息多,自己要出手卖核桃,可到现在还是两眼黑,不妨等过一会,私下里跟他打听下,这样也能比较靠谱。
他这里合计着,忽然小苏苏从屋里钻出来,一个劲的拉着卫远,非要带他去看好玩的。
孩子总是这样,大家都不以为意,卫远也不知道她发现什么这么高兴,就跟着她过去看看。
没想到,原来是他昨晚泡完的田螺水忘记了倒,大田螺吐出的那群小田螺被苏苏发现,并当成了宝贝。现在,抿着小嘴的苏苏问卫远,到底田螺要吃什么,她给它们柿子和青草,都没有吃。
卫远有点挠头。他这人,只知道怎么做田螺吃,哪会知道这东西吃什么?
好在这人也没有在小孩面前维护大人面子的思想,既然自己不知道,就去找知道的人,他带着苏苏就去问二妞。
二妞正跟晶晶和秦玉讨论着青草垫。跟晶晶一样,秦玉对这种带着清香的草垫也非常喜爱,甚至想花钱买……
三个女人一台戏,卫远一过来就感觉到很热烈的气氛。
知道了苏苏想养田螺,二妞也感觉棘手,她们都是直接吃了的,哪里会养?秦玉则想的更多,这玩意看起来就不干净,小孩子身体弱,养这东西不安全。
后,表现权威、同时会哄孩子的秦玉,哄得苏苏“放生”了这群小田螺,放生池就选在卫远家的池塘……
“小螺螺要快快长大,变成大田螺就不会被捉到了!”苏苏放生田螺的同时,说着稚言稚语。听得卫远想笑。
话说,变大了正好吃啊,这回的田螺都有点没吃够。
嗯,不知道田里还有没有,估计够呛了,上次他搜刮的太净。
此刻一阵微风拂过,小塘的水面泛起圈圈涟漪,不少嫩绿的小莲叶刚刚出水,偶尔叶面下有鱼儿游动,带起青青的水波。
国庆这些天,天公作美。不但风和日丽,而且气温也较高。于是,九月种下的荷种全部发力,几天之间就冒出了大批荷叶,并在不知不觉中,新荷已占领了近三分之一的池塘水面。
老婆还说种的少呢。如果真像她先前打算的那样全种上,不用等明年,今年就没地方长了。卫远腹诽。
这时候,池塘那面游来了一群花鸭,被苏苏看到了,又是一阵兴奋的呼喊。
卫远也注意看了看——没错,就是昨天稻田的那群野鸭。只是多了几只红嘴花头、羽毛艳丽的公鸭。貌似这帮野鸭的巢**就在山溪那边的树林里,因为他总是在溪边看到它们,估计也是顺着溪流,这帮家伙才游到了自家的池塘。
塘里没放鱼苗,来也白来,卫远不以为意。
嗯,这回倒像是全家福。原来那只带小鸭的灰褐色母鸭在其间很不打眼,不过公鸭们都围在它身边,估计地位比较高。
动物界里,总是公的毛色更鲜艳、更显眼,这跟人类恰恰相反。卫远斜眼看看身边的女士,越发觉得自己有道理。
~=
推荐朋友的新书《山窝抛出颗夜明珠》,书号1369668,作者醉徒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