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由染发想起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三.由染发想起的
人的一生,由小到大到老,这改变是很多的,有时变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我说的不是相貌,是人的想法,准确地说叫思想。
比如刚工作时,住在学校里。看见老教师在宿舍里染头发,就觉得很可笑。那时的染发剂是液体的,要现用现配,染发步骤也十分的繁琐。两位教师带着橡胶手套,脖子上系着布,脸上好像还抹了油,互相协助,在那里一丝不苟地操作;还时而大呼小叫,忙乱地彼此纠正着什么,样子很有些狼狈。
我对他们的这种“作伪”颇不以为然,甚至带着几分嘲讽。因为在我看来,白发显示的是成熟和阅历,有什么不好?如此劳神费力地和它过不去,毫无意义。
可等到自己过了天命之年,鬼使神差地也染上了头发。有一回全体教师大会,领导正讲着话,坐在我的旁边的一位年轻女教师凑到我耳边小声说:

“常老师,您染头发了吧?”
“是染了,你们年轻人眼睛真尖…”我不敢抵赖。
她微微一笑:
“不是眼尖,是您耳朵后面有块黑。”
我不禁大窘。
还亏了她给我指出来,否则我这“作伪”的证据不知要保留多久。
当初笑别人,如今被人笑,你看这变化有多大。
所以,别说是“黑发人”和“白发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就是“白发”的自己,也很难理解自己“黑发”时的想法。
想当年,年轻才子钱玄同意气风发,说“人过四十就应当枪毙”。等自己过了四十就不认账了。鲁迅做诗讽之:“作法不自毙,悠然过四十。”显然,白发的钱玄同绝不会认可黑发的钱玄同,“俩人”要碰在一起,非打起来不可。
每个人与过去的自己对话想必都很难。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