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勾践故事与变态人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九。勾践故事与变态人格
真是什么怪事都有,据多家媒体报道,说有一个“现代版‘卧薪尝胆’女孩住猪圈十四年励志”的事:
“崇州女孩余某,拒绝住在温暖宽敞的房间,毅然住进了臭烘烘、阴暗潮湿、弥漫着猪尿味道的猪圈房里,而且这一住就是十四年。”“余某称,她住在猪圈房里就是想在艰苦的住宿环境里励志自己,她最欣赏的人就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
“余某的妈妈告诉记者,余三岁时,就自愿住在猪圈房里。今年中考后她将进入崇州最好的重点高中学习。她告诉记者,高中三年,她将继续住在猪圈房里,直到自己考上重点大学为止。”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岂止“卧薪尝胆”,他为了骗取吴王夫差的信任,在被扣为人质期间,极尽奴颜婢膝之能事,“勾践亲自去尝吴夫差的粪便,然后用一种唯恐怕别人没有听到和传播不广的惊喜声调喊:‘病人的粪便如果是香的,性命就有危险。如果是臭的,表示生理正常。大王的粪便是臭的,一定会马上痊愈。’”——此段喜剧性描述见于柏扬先生的《中国人史纲》。(另有一说,是勾践“主动”尝粪便是甜还是苦,苦则无病。)靠这样的非常手段,勾践终于成功蒙骗了吴王,被释放回去“卧薪尝胆”,最后夺回王位。
勾践的其它种种计划和谋略就不必说了,就“卧薪尝胆”和尝粪便这一点,的确为常人之所不能。虽然这种行为可以冠之以“忍耐”“韬晦”甚至“爱国”的美名,其实是在极端的权利**驱动下的一种变态人格。

贫困地区的学生立志改变自己的命运,应当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但“励志”到这种地步,“励志”到以勾践的行为为楷模,就不能不令人怀疑:这是那个女孩的本意吗?还是家长或媒体的一种夸大或炒作?
小女孩三岁就能“自愿住在猪圈房”?这能让人相信吗?前些年有一则不到十岁的男孩“自愿”骑车周游全国的新闻,我看了电视采访,见那孩子疲惫无奈的神态,就明白根本不是什么自愿,分明是被他的父亲强逼上路。至于为什么如此,只有那媒体和大人知道,那孩子是很不幸很无辜的。
就算这女孩在十四年(十四年!)的强制灌输和训练下现在已经“自愿”了,那么结果更为可怕。他们训练成的恐怕并不是励志自强的模范,而是一个变态人格的标本。
根据现代心理学家(如马斯洛)的分析,变态人格一旦形成是难以治愈的。变态人格者不但会失去常人的情感,还会失去一些人本能的生理和心理的冲动。作为一个未成年人,常年与猪为伴,与臭味为伴,与肮脏的非人的环境为伴,其感官(如嗅觉)的变异、心理的变异与情感的变异将是不可逆的。这样乖戾的人进入大学,进入社会,不是一件好事,类似马家爵的教训难道还不够吗?
我认为这是一条假新闻,或者干脆说,这肯定是一条假新闻;但我不知道它假的成分有多少,不知道那个孩子的身心受到的伤害有多大,不知道拯救那个孩子的可能性还有多大。
有谁能救救这个孩子?
“救救孩子”的声音喊了半个多世纪,现在喊起来,还是那么无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