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春节纪事忆南京(暨春节祝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四三。春节纪事忆南京(暨春节祝词)
挨过二十多天的阴雨阴冷之后,北海的天终于放晴,猪年之末影响南方诸多省市的灾害性雨雪天气也将结束。我在电视里看到被积雪覆盖的南京城,不禁百感交集——那遥远而亲切的城市是我久违的故乡,是封存了我许多珍贵回忆的地方。
我八岁前一直住在南京,和爷爷奶奶住在“太平路”附近“文昌巷”的一座院落里,现在这条路和巷子经城市改造已不复存在了。小时候当然盼望过年,觉得过年是大人为孩子们所做的最好的事情。
提到过年就会想起南京的“麸子庙”——我那时不识夫子,只知麸子。因为我家院子里养了几只鸡,奶奶是用麸子与剁碎的菜叶拌了喂它们,喂鸡成了我经常参与的有趣游戏;这个生活经验导致了我把大人们说的“夫子庙”理解成了“麸子庙”;在年幼的我看来,既然有“麸子”,有“麸子庙”就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
那是多么好的“麸子庙”呀,满街都是好吃好玩的东西。我呆呆地望着那神奇的棉花糖在旋转中慢慢地聚集,小贩用根小竹棍一卷,魔术般地就成了雪白蓬松的一团;接过来舔一舔,鼻子里是香的,舌头上是甜的,举在手上舍不得吃。还有各式各样的灯笼,是用竹篾制作骨架,外面糊上花花绿绿的纸,好看极了。我记得奶奶给我买过一只兔灯,带轮子的,能拉着它在院子里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那可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高级”玩具。可惜那灯不结实,没多久轮子掉了,纸也破了;奶奶曾尝试修补它,后来还是扔掉了。

多年以后,当成年的我发现南京只有“夫子庙”而没有“麸子庙”时,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惆怅——是啊,我记忆中的“麸子庙”与我记忆中的童年一样,永远地离我而去了。
2008年春节就要到来。虽然我已经度过了六十多个春节,回想起来,最开心的春节还是在童年。所以我坚持认为,春节主要是属于孩子们的。我衷心地希望:在节日里,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终生难忘的“麸子庙”,拥有一段值得永远珍藏的回忆。
愿天下的家庭,同享幸福!
祝朋友们春节快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