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不知老之将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八六。不知老之将至
奶奶跟我讲过,南京常氏家族的祖上是城外的菜农;后来我爷爷的爷爷或更早的某一辈爷爷在科举考试中得了功名,才“农转非”进了城。我这农民的后代确有务农的天分,在自己的那一块小园子里翻地施肥播种移苗搭架浇水,不觉得辛苦,反而有一种由衷的愉悦。农村生活可以远离城市的拥挤和喧嚣,虽然有时感到冷清,空气中还能嗅到家畜粪便的气味;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无疑比困在钢筋水泥的楼群之中更合乎健康生活的标准。现在京郊农村的电话宽带与有线电视均已开通,在信息上与城市已没有距离感;乘公交离城里的“距离”也不过是两小时,自驾车则一个半小时左右。
当然,是退休使我的这种生活方式成为可能;年轻人切勿模仿,更无需着急;因为不论你情愿与否,美好的退休生活总有一天会到来的。据说一些发达国家的退休要等到65岁,咱们的国情是60岁(女性55岁)退休,幸运地提前了好几年。
其实,退休并不意味着衰老。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我今年64岁,如果跟“国际接轨”的话,尚是“年轻老年人”中的“年轻人”,似乎是老之将至而未至的年龄,干嘛不能快乐地、健康地、有滋有味地享受生活呢?

“金钱买不到健康”——这是最令普天下的富豪们愤愤不平的一件事了。就在我居住的这个村子里,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仍每天劳作,有九十多岁的老人每天在村子里慢悠悠地散步;他们没有“廉价的”名车豪宅、海味山珍、国际时装,却拥有“无价的”健康与快乐,令那些在“上流社会”之中挥霍金钱与健康的“成功人士”永远无法理解。
我认为:拥有财富是一回事,拥有健康的生活是另一回事,拥有健康而高品质的生活又是另外一回事。我们现在太多的人因追求前者而忽略后者,以为财富越多越幸福,其实大谬不然。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中等富裕的人最幸福。”这句话包含了许多哲理。
我这样讲并不是自诩清高,不把钱当回事。如果天赐良机,我也不拒绝当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也在所不辞)。但肯定的是:即便到了那一天,我也不会牺牲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也不会买价值百万的豪车。因为我坐过“保时捷”,那感觉与坐我的“小欧(赛欧)”差不多;再说了,在北京这个拥堵的地界,谁敢一脚油门下去,六秒钟内将车轰到时速100公里?那些花大价钱买下的性能多半是“聋子的耳朵”——摆设,更确切的说法叫“摆谱”。——何必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