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关于“病句”的联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十三。关于“病句”的联想
早些日子有报道说,某善挑“病句”者,接连审查了国内几位知名作家的作品,果然挑出了不少的病句。还有报道说,某地的语文老师,把一位“80后”作家的病句拿出来,作为语法纠错的试题。我不是语言文字方面的专家,到底谁有“病”,我不敢妄下结论;但我由此产生联想,得出了几个“歪论”:
一.作家,即便是知名的或“伟大”的作家,作品中也或许有“病句”,或“不规范”的句子。
二.专家,即便是永远写正确句子的专家,也不一定能够成为自由表达思想的作家。
再联想下去:
一.好的文学作品,首先在于其鲜活的有意义的内容,而不在于正确的甚至是华丽的句子。
二.无聊的文学作品,即便全部是正确而华丽的句子,也注定是文化垃圾。
再再联想下去:
一.堪称经典的影视作品,有其内在的思想魅力,并不在意炫耀亮丽的色彩和精美的特技。
二.内容贫乏甚至陈腐的影视作品,即便有声势浩大的场面和华丽奢靡的制作,仍让人感到恶心。
再……
不能再联想下去了。
我的这篇短文里,恐怕也有不少的“病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