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古灯谜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十八。古灯谜一
谜语,古称廋辞(廋,音sōu)、隐语、灯谜等。周密(南宋)在《齐东野语》中说“古之所谓廋辞,即今之隐语,而俗所谓谜。”而刘勰(南朝)在《文心雕龙。谐隐》中说:“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转成现在的话就是:谜语是故意把人说得犯晕的一种智力小游戏。
元宵灯节的猜谜更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活动。谜语的种类很多,古代的谜语除有谜面,谜底,还有谜格,如秋千格、卷廉格、梨花格等,“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刘勰语)在构思上非常的复杂,文体上也十分的讲究。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古代的“雅谜”,其谜面是一首“怨妇诗”,单独地欣赏,也文情具佳;同时又巧妙地将谜语蕴藏其中,每一句暗含一字。请各位仔细品味并猜猜看,猜得出的,可给自己发一个大奖。
下珠帘,去卜卦;
问苍天,奴的人儿今朝落谁家。
恨玉郎,全无一点真心话;
欲罢不能,
吾把口来压。
论文字交情本不差,
素染成了皂,难说清白话。
分明是一对鸳鸯,却被刀割下;
抛得奴,力尽手又乏;
细思量,口与心俱是假。
(谜底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