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正派教师VS野路子家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踏入大学后的第一个冬季,徐庆华觉得B市的天气比老家冷太多了,虽然不是很适应,但也无可奈何。前两天父母就来了电话,无非是说天冷了,记得多穿点衣服,还有就是询问一下B市的大学生活如何。徐庆华当然是说一切都好,不用太担心了,他也很听话地穿上了厚厚的冬装。
最近的股市就像是吃了春药一样猛涨个不停,徐庆华都快麻木了,他从来就不知道赚钱可以这么容易,捡还得弯腰呢,他现在连弯腰都省了。如今徐庆华手上一共握着六个股票,这几个股票他都是一个个买进的。每个股票只要涨一番,他就抛掉大半留1000股,然后再买别的,就按着这样的操作方式,短短几个月里他的帐户上就有了六个股票。当初的那1000股XX科技他到现在还没走,现在已经涨到六块多了。
行情大好,他的几个室友也跟着进了股市,都赚了不少。徐庆华做的最早,赚也是最多的,当初的4000块现在已经差不多有近五万了,包括那些股票在内。不过这点钱要想做生意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现在他仍然上课、打工、炒股,过着和之前同样的生活,同时也在思考和寻找所谓的商机,为以后做生意做准备。
林桐三人炒股票赚了点钱后,手头也宽裕了很多,于是时不时地约顾晓洁几女出去吃饭看电影。子弹充足了,有了感情投资的能力,随着约会次数的增多,彼此的关系也渐渐亲密起来。
除了赚钱之外,徐庆华最有成就感的就是自己的家教事业成果显著,高枫和胡天华两人的成绩都在稳步提高,有一次补习,胡天华的父母也跟着一起来了,对着他千恩万谢。徐庆华虽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爽翻了,甚至觉得,还做什么生意啊,做教育事业就挺好的。
跟往常一样,徐庆华提早十分钟左右到了高家。一进门突然发现屋里多了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正和高叔叔说着话。
“小徐,来来来,坐。”高叔叔很热情地招呼着。
“老大,我来给你介绍。”高枫拉着徐庆华来到那个陌生男人面前,“这是我们的班主任,教我们数学的李老师。”
“李老师,你好。”徐庆华有些莫名,他们的班主任来这里做什么,家访吗?
“我叫你小徐可以吧。”见徐庆华点点头,李老师又说:“这个学期高枫和胡天华两人的成绩突飞猛进,我听说是因为找了个好家教,一直很好奇,所以今天趁着家访,就想顺便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家教能让他们提高的这么快。”
晕,这是什么意思啊,不会是来者不善吧?徐庆华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楞在那里全无反应。
“我很想知道你到底教了他们什么,为什么会进步这么快,可是他们似乎不想说。我也研究过他们做的题目,他们的解题方式有些与众不同,而且我还发现,有些题目他们似乎根本就不理解,也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但奇怪的是他们却还是能解的出。问他们原因他们也不肯说,那么你能跟我说说是怎么回事吗?”
既然都找上门了,那徐庆华也没什么好隐瞒的,直言不讳道:“其实很简单,我只是教了他们一些纯应试的技巧。其实很多题目根本无所谓懂不懂,只要认清题型,同样的题型就有它特定的套路,说白了就是是一个解题公式,只要列出公式将数据代入就可以了,没什么复杂的。”
“也就是说不求甚解就对了?”
“也可以这么说,我的技巧只求解题,无关理解。”
“那你觉得这么做好吗?”李老师表情严肃,语气隐约有些不善。
“我觉得没什么不好的,他们的成绩提高是事实吧。”
高叔叔和柳阿姨在一边也察觉到李老师似乎对于徐庆华教的东西有些异议,因此相当的关注。至于高枫和胡天华两人早就跑进房里去了,仿佛是局外人一般,对他们的对话毫不关心。
“难道你觉得成绩就是一切吗?”李老师很认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会解题却不懂其中的原理,是不是太过功利了,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不好,你难道想把他们变成高分低能吗?”
“李老师,那你觉得他们是高分低能吗?”
“我只知道他们继续这么下去,很有可能会是这个结果。”
“那么李老师,你是希望他们高能低分咯?”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当然希望他们能全面地提高,而不是只注重成绩,而忽略其他更多重要的东西,比如理解能力,素质和修养等。”
“我想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在我看来不太现实,起码在高三这个特殊的时期。”
“怎么不现实,有很多学生不仅成绩好对知识的理解也相当深。”

“当然,我不否认,可是这是短时间能做到的吗?”徐庆华很直接,“他们现在是高三,终极目标就是高考,所以我觉得现阶段没有什么比提高成绩,完成高考更重要了。”
“你觉得你有些偏激了。”李老师也激动起来,“成绩不是一切,高考也不是所有,不论什么时候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质能力,而不仅仅是考试成绩。”
“李老师,我同意你的说法,我也知道学习的目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的提高。可是不同的时期侧重点也不同,高三的重点就是成绩,就是高考。或者你觉得能不能考上大学,是否能考到好的大学无所谓?”
“我不是这个意思。”
“提高素质是个永恒的话题,不仅仅是求学阶段,即使毕业后踏上社会,也需要注重个人素质修养的提炼。我知道我教的那些应试技巧很功利,似乎只为成绩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可这是当前教育制度下的一种无奈之举。”徐庆华突然有了种发泄,要一吐为快的感觉,顿了顿继续说:“我是认为,一个人只要有能力,什么学历,什么文凭并不是最重要的。可是现实就是现实,文凭就是块敲门砖,没有文凭你可能第一波就被刷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觉得花一年时间功利一点无可厚非,当然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李老师虽然还有些无法认同徐庆华的做法,但是听的还是很认真。
“李老师,你也有孩子吧,那我问你,如果要你在高分低能和高能低分中进行选择,你会选哪个。当然我指的是在高三这个特殊的时期。”
李老师没有回答,但是徐庆华知道他会选择什么。
“我相信,成绩不是评判一个人整体能力的唯一指标,即使没上过大学的人也能很成功,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可是你能真的不在乎这张文凭吗?你会因为觉得自己的孩子整体素质好能力强,而对他说大学无所谓,读不读都行的。你会这样说,或者这么想吗?”
“哎。”李老师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李老师,我很尊敬做老师的。我一直认为这个世上有三个职业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那就是警察、医生和教师。这三个职业需要更多的社会责任感,而不仅仅只是一个赚钱的工作。尤其是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更加重大的社会责任,他们承担着为青少年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责。可是如今的教师或者说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也越来越功利,很多人都忽略了自身职业背负的社会责任,只知道追求升学率和自己的工资奖金,简直就是堕落。”徐庆华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说这些,可是嘴巴就是停不下来,“李老师,老实说你今天来找我让我觉得很意外,更意外的是你找我的目的。我不是拍你马屁,你真的是个好老师,是一个真正明白自己身负的责任的人民教师。虽然我们的想法和理念或多或少有些不对盘,但是我仍然很尊进你。当然也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这种做法和这种做法背后的无奈。”
“小徐,我明白的意思,听了你这番话我也能理解你。其实很多时候我跟你也有同样的想法。可是教育体制的问题不是我们可以改变的,我们只能做自己觉得对的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如今的教育制度和古时候的八股科举制度一样,虽然有很多弊端,但是却承载着为国家培养甄选人才的作用,所以即使问题多多也不得不继续执行,的确是无奈的现实。”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即使反感抱怨这种教育体制,但还是不得不心甘情愿地把自己套进去。我现在的想法是,既然对抗只有死路一条,那还不如随波逐流把他做到最好。”
“小徐,你是个很有想法的小伙子,有时间我们要多聊聊,呵呵。”
“只要李老师不觉得我离经叛道,我求之不得呢。”
“对了小徐,听说高枫准备考华清,是不是真的啊?”
“嗯,当然,我都跟高叔叔和柳阿姨做了承诺了。”
“小家伙倒是很自信啊,多少特级教师都不敢做这种保证,你倒是真敢说啊。”
“呵呵,不是别人做不到,而是少有人像我这么极端地研究纯应试的技巧,功利的这么彻底。”
“你倒是老实,那你有把握吗?”
“不敢说百分百,一半对一半吧。”
“既然没有十成的把握,那你怎么敢保证呢?”
“哪怕只有1%的可能,也要用100%的努力去争取。何况还有一半的机会,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吧。”
“好,有志气!”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