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西藏朝圣之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西藏朝圣之旅
怀着一颗朝圣的心,周哲踏上西藏的旅程。从上海直飞拉萨。
圣洁的天湖纳木错,神秘消失的古格王国,周哲脑海里对西藏的神密向往不已。藏羚、白唇鹿、黑颈鹤、猞猁,具有神奇功能的冬虫草。
西藏就像一个聚宝盆,聚积了天地之灵气。
飞机经过长时间的飞行终于到达西藏上空,神奇的高原景像让一直生活在南方的周哲目不暇接。雄奇的高原风景,神密的西藏。
下了飞机,周哲突然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他之前神密的梦境不管是真是假他都认为是对西藏之神的亵渎。我佛慈悲希望不要太介意,我是来朝圣的。
经过一个满是砾石的道路时,周哲看到了朝圣者三步一叩首的虔诚,在炎热漫长的朝圣路上,三步一叩首,三步一叩首,虔诚之心一定能打动佛心的。周哲心想。
朝圣的路上需要耐心和坚持,人生又何尝不是一样。
西藏神奇的伏藏之谜,幂幂中好像跟自己有某种关系周哲心里有一种触动。伏藏是指苯教和藏传佛教徒在他们信仰的宗教受到劫难时藏匿起来,日后重新挖掘出来的经典,分为书藏、圣物藏和识藏。书藏即指经书,圣物藏指法器、高僧大德的遗物等。最为神奇的就是识藏,据说当某种经典或咒文在遇到灾难无法流传下去时,就由神灵授藏在某人的意识深处,以免失传。当有了再传条件时,在某种神秘的启示下,被授藏经文的人(有些是不识字的农牧民)就能将其涌出或记录成文。这一现象就是伏藏之谜。
周哲内心一片空灵,在布达拉宫的殿堂,虔诚地接受班禅的摸顶赐福。一种无比的幸福感受涌上心头,感觉内心一片圣光普照。
接受赐福后,周哲回到拉萨街上,开始体验西藏的风土人情。
热情的藏民,洁白的哈达,香浓的奶油茶,诱人的糌粑。淳朴的民风,厚实的土地,湛蓝的天空,好一个世外桃源。梦里出现无数遍的风景,还是一样的迷人。西藏迷人的饮食,周哲已有通过香密推向世界的计划。香密不能局限于广东食品。食本无界,美食更无国界之分。香密要做成一像沃尔玛那样的品种多样而又物美价廉世界食品超市。
一位游客随手丢了一块香蕉皮在地上,周哲弯腰拾起把它丢进垃圾筒,这一片神圣的土地是不容污染的。西藏自治区政府得到周哲来访的消息马上派人找到了周哲,希望能尽地主之宜。周哲有点无奈,唉,应酬,他都怕了。周哲支持西部教育的捐款,西藏也是主要受益者。
席间周哲询问了一下西藏环境治理的问题,得到的答复是,游客太多,已对环境造一定的破坏。周哲当场表示,香密集团愿意再捐款10亿美元用于西藏的专项的环境治理。自治区政府喜出望外,一再表示谢意。并特地为周哲引见了西藏宗教领袖大活佛。
活佛初见周哲时眼里闪过一丝异光,脸上微现惊讶。旋即恢复平静。代表宗教朋友为周哲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周哲挺拔的身躯再配上洁白哈达,丰姿不凡,一时婉如天神降临。自治区政府领导见了都有点呆了。活佛则神情激动,想要张口说些什么,但又喃喃道,天机不可泄,不可泄。
晚上周哲又感受到了某种召唤,比任何时候都强烈。于是走酒店,顺着小路走,往珠峰方向。天上明月皎洁,照在高原大地一切都显得朦胧而诗意。

一声狼吼似的叫声,一个黑影突然出现在周哲面前,是藏獒,一种比狼狗还要凶猛的动物,可以杀死一头狮子,周哲大吃一惊。奇怪的事出现了,藏獒看到周哲一瞬间态度顿时变得温顺起来,没有了暴戾之气。一只蝴蝶飞来,停在周哲的肩膀,优雅地扇动着翅膀,一点不惧生人,好像周哲就是它的主人一样。逾走逾远逾有奇怪的事,黑颈鹤见到了周哲也温柔地扇动翅膀好像在打着招乎,顽皮的金丝猴看到周哲变得乖巧。风微动,树叶在摇曳,沙沙作响如同天籁,周哲感觉自己天生就是存在于这一土地,现在他就感觉自己整个已融入了自然,变得祥和宁谧,内心满是爱。
周哲就像是一位僧人,在瞬间入了定。
直到天亮,露珠微滴,周哲才意识清醒起来,有了一种脱胎换骨之感。
第二天自治区政府又举行了盛大的新闻发布会,宣布了香密集团的捐赠事迹。差不多同时,香密公关经理张倩也发布了同样的消息。香密再次成为媒体焦点。
李希打电话给张倩说道,香密已成为哈佛商学院的研究对像,把香密收录为经典案例。张倩再次跟媒体朋友说明这件事。
周哲从西藏回来,打电话给苏雨,要她安排跟她导师会面的事宜。苏雨马上联系异师并把周哲希望参观托卡马克装置的意愿转达了过去。托卡马克装置是属于国家重实验装置,并不是一般人所能见到,苏雨他导师也要请示领导,这样层层汇报,拖了差不多两天时间,周哲不禁感受了中国典型的办事效率低下。
最终还是特事特办,由于周哲的特殊身份破例同意进入极机密的核物理实验室。周哲首先拜访了苏雨的导师。
“这位是我的导师,方正仁教授。”苏雨介绍道。
“久仰大名。”周哲连忙伸出了手。
“后生可畏啊。”方教授握着周哲的手爽朗笑道。
于是两是一起就各自关心的核聚变相关的话题展开了讨论。此次会谈让周哲大涨见识,中国不愧是核物理研究的前沿国家。而方教授则对周哲的一些创造性的观点赞赏不已。双方观点较为一致的是都认为可控核聚变不是不可企及。关键问题还是在加速器跟一些核工业材料制造水平无法突破。这就好像人们有了航天飞机却无法飞往火星一样,是因为你的航天飞机还不够先进,而不是航天飞机的设计理论不正确。
在方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层层安检,周哲终于看到了被称为“人造太阳”的托卡马克装置 。从1升海水中提取氢的同位素氘,如果和氚发生完全的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00升汽油所获得的能量。若能建成一个核聚变反应堆,以氘和氚为燃料就相当于人类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小太阳,可以得到无穷尽的清洁能源。
周哲详细询问了一些专业问题,精密的大脑马上运转起来,善意地为方教授提出几个可以改进的地方。听到周哲的解释,方教授吃惊不已,这些改进确实将带来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连忙拿PDA记录下来。
回来的路上,周哲对苏雨说,我们也要搞“人造太阳”,不,我们要研究核聚变发电方案。苏雨听了感觉不可思议。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