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白金岁月之七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白金岁月之七月
经历暴力的一晚,周哲躺在床又睡不着了,白鹤又是白鹤,脑海总是显示出布达拉宫里神奇的场景。转世灵童,宫殿,白鹤在他的脑海交替,多年的教育使他成为彻底的唯物论者。他不相信神,也不相信鬼,但是梦里真实的情境让他内心有一种莫名烦恼。
“主人,你就是第一千零一世转世灵童,拥有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吸收的最为纯净的天地灵气,你身上将拥有我们开天辟地始祖的灵力,你的降临将重新改变世界。”白鹤会说话,周哲有点吃惊。
“改变世界?我将要怎么去改变世界?”周哲忍不住问出了心里的疑问。
您是转世神童,拥有生命轮回的控制能力,今生还有来世的人都可以为你服务。其实今生也有很多是来自过去时空的一些生命,只不过换了一种生命形态。
“让过去的人服务现在?”
可以这样,只是现在你还有没有获得仙鹤的祝福,你只有得到了仙鹤的祝福之心你才能感知某人的前生轮回。
“怎么样才能得到祝福之心。”
要心有爱,宽容,仁善!
“心有爱,宽容,仁善!”周哲嘴里不断的重复着。
五月八号,香密饮食正式对外营业,一时人流如织,[客家娘酒]酿豆腐、艾丸、黄饭、潮洲砂锅粥、汕头牛肉系列、湛江鸡、南海海鲜、等等集广东美食之大成的香密食品风靡全国。首批十家形象店近三千平方米的店全部暴满,门口等待进入的人还摆起了长队,造**流本就密集的东门还有华强北交通阻塞。员工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田家杰总经理第一时间通知各店店长,今天每人发两千奖金,希望各员工坚持一下,辛苦一点。陈文则深入各店厨房走访厨师,强调质量,人再多也不能偷工减料,陈文更加大方承诺给厨师们工作第一天就发奖金五千。
在连续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中,香密饮食的员工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给客人送出了最为周到的服务。田家杰总经理,陈文副总经理亲自为排队的顾客送上杯杯鲜榨果汁,婉转地劝告排队的顾客改天再来,但是更多的顾客表示要坚持排队,这让两位经理又高兴又烦恼。
三少看到一副兴旺景像也打心眼里高兴。周哲面对不肯散去的长队也伤脑筋,用手指敲了敲头,主意来了。吩咐李希,赶紧速印两本香密菜普,并联系制卡公司制作100万张普通会员卡,凡是排队等候的全部送菜普再加会员卡,如果他们看到喜欢的菜可以外带。只要能吃到香密的食品,家里或是在香密吃都不重要了,于是队伍很快地变短变细。
周哲问林笑,你知道一个关于排队的笑话吗?
“没印像。”
“那好我说给你听。”
问:饭堂排的队伍长吗?
答:不长,但是好粗。
哈哈,一齐大笑。
“大哥,凤凰台跟深圳电视台正在我们店录制新闻。”林笑对周哲说。
“这是好事,现在没有人会不知道香密的美味了,我已经收到台湾综艺食字路口主持人吴宗宪跟康康要求来香密制电视节目的请求了。”周哲满意地说。
“哇,宪哥要来,真是太妙了。”林笑得意忘形。

直到凌晨两点,最后一个客人才离去,收银跟会计一起马上开始今天的现金清点对帐。又是忙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才将报表送达公司总部。总部员工星夜开始分类汇总,又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结果出来了,平均一间店外卖收入约有20万,店里消费食品、酒水差不多有180万,一天的营业额大约为200万,十间店总营业额有两千一百万。这是一组令人兴奋的数据。大家击掌庆贺,然后互相强迫去睡觉,明天才有精力。
三少的办公室是相通的,都有休息室,现在他们也都睡不着,又坐在了一起,林笑开了瓶红酒,李希则点起了古巴雪茄。
“这是我们的第一份事业,感觉真的好奇妙。”李希说道。
“生意实在太火暴了,我希望能每个月新开十家店的速度发展下去,重振广东美食之雄风。”林笑开始陶醉在他美好的梦想里。
周哲站了起来,修长的身影充满活力,看着窗外深圳美丽的夜景,感受着海边的丝丝凉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觉空灵。
李希端了杯酒给周哲,问道,想什么呢。
还有一个月,我们就要高中毕业了,我在想什么东西才是我们在大学真正要学的。香密不是我们的唯一事业,黑道也摆不上台面,饮食业是传统行业,真正有前途的是高科技产业,我跟林笑都是理科的,只有你是文科的,我希望你能进哈佛大学,以后我们的公司都要交给你来管理。周哲语重心长地说道。
那我呢?我干什么?林笑有点愤愤不平。
周哲呵呵笑道,以后我们所有的事业都要你林大少爷来保架护航嘛。
很快就要填志愿了,周哲并不想在大陆上大学,他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递交了留学申请,李希则向哈佛大学递交了入学申请。凭着他们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综合素质,顺利获得通过并获得全额奖学金。而李希则成为继哈佛女孩刘亦婷之后的又一天才。林笑则早有非清华不上的志愿所以他还得经历七月高考的折磨。
自上次大行动砍人撞车后,周哲要林笑更多的准备高考,其它事务都交给了李希。为了激励更多的同学能够考上更为理想的大学,三少商量了一下决定捐款一千万在香密湖中学设立香密奖学基金。
在校学生为学校捐款设立奖学金又是一件轰动性的新闻,一时间第一现场,广东卫视,凤凰卫视,南方日报,晶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等等海内外媒体又做了深入报道。令无数记者们心酸的是三少以很快高考学习紧张为由不接受任何采访。但记者们还是从学校老师还有同学身上挖到了不少猛料。当体育记者听到捐款人有曾去曼联集训的周哲时更是心情激动,于是体育报少有的出现了远离体育圈的周哲的专版报道。更多的记者则是揪住周哲跟李希已获得外国名牌大学的入学通知而广而传之。《青年文摘》《黄金时代》《读者》《知音》等杂志纷纷为周哲和李希写了专题。
生子当如孙仲谋不再是人们的愿望,生子当如周哲希成为时下家长流行的教子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