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杨林的新生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午时分,L省的省会S市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杨林拖着自己的行李,走出了人潮汹涌的火车站出站口,有点茫然又有点新鲜地左顾右看着。
现在正是大学新生报道的时候,火车站的广场上站着许多各大院校来接站的大学生和教师。远远望去,许多院校的牌子排成一排,仿佛运动会的开幕式一般。现在的大学之间,竞争也是很激烈的,如果能够得到好一些的生源,就业率和读研率长时间保持很高水平的话,不但校领导能够得到上级的褒奖,大大增加了晋升的机会,而且也有利于申请更多的资金。毕竟,每年都需要自己假造就业率,还是很伤脑筋的。
如果新生中能有几个可造之才,将来可以跻身学科前列,甚至得到一些国际大奖的话,就更是学校赖以炫耀的资本了。
每年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也给了所有大学校长很大的压力。想要提示大学的水平,除了合并学校、修改校名、托关系拿钱之外,也还是需要一些真实的成绩的。可惜,中国的大学扩大速度很快,建楼速度很快,就是水平能力提升不快。今年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唯一的中国大学也是排名大幅下降。这让中国各大院校的互相竞争,多少有了一点中超联赛的模样。
杨林看着这些大学的牌子,思绪幽幽地回到了三、四年前。那时自己也是一个大一新生,就像这些新生一样,满身朝气,眼睛明亮,好像注定有一个光明前程摆在眼前。没有人告诉你险恶,没有人告诉你珍惜,自己当年就和他们一样,浑浑噩噩地走进这进入社会前最后一段校园的旅程。
杨林是上到大二时退学的。当时究竟为什么毅然地退学,杨林自己也没想清楚。原因之一固然是那时的杨林成绩太差,但是好像也没有差到必须退学的地步。
杨林只知道自己的一时冲动,让他付出了太多的代价。杨林决定退学后,毅然地与当时一起读大二的女朋友沈茜分手了。杨林觉得自己如果还和沈茜保持恋人关系,有种拖累她的感觉。而且,杨林也知道自己实在是太桀骜不驯了,沈茜将来跟着自己,还不知道要吃多少苦,还是让她去找一个能给她美好生活的人吧。当杨林把这些话说给那时的沈茜时,沈茜哭得那么伤心。但是,沈茜并没有劝杨林,她知道杨林说的都是实情,而且她也知道,杨林是改不了这倔强的毛病了。
“你别忘了我,如果有缘……”,沈茜最后捧着杨林的脸,泪眼婆娑地说着。
“如果有缘,我俩就做好朋友吧!”杨林挣脱了沈茜,摸了一把眼泪,转身跑掉了。
回首那些往事,杨林不禁轻轻叹了一口气。这么久的时间,杨林不知在心里对沈茜说过多少次对不起。每次杨林翻出沈茜写给他的信时,感慨就像拳头一般击打着杨林的心头。杨林也无数次地问自己,如果自己当年没有退学会怎么样,如果自己当年没有和沈茜分手又会怎样?杨林知道,当年他倔强地退学,生活却接过教鞭,教育了他。

退学之后,杨林再也没有时间像过去那样,在纸上写写算算,从一个方程演推到另一个方程,利用公式来解析各种物理模型变量的关系,那种感觉就像是进入一座迷宫一般,但杨林从来都有十足的信心,他可以走出这些迷宫。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东西来安慰自己,杨林也有。过去是和沈茜的真情,现在则是自己钟爱的物理。杨林清楚自己在物理学方面的优势,这也是他保持自己的心里平衡,使自己不至于过分自卑的方法。
让杨林悲伤的是,退学之后,为了赚些钱维持生计,他再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玩物理了。杨林先是满怀信心地在起点网写了“无尽的游戏”,他梦到了许多的编辑拿着合约找他来签。最后结果当然是他被拒签了。然后他又去做网吧网管,在争取保安的工作时,杨林利用光反射原理取胜。
生活已经磨去了杨林表面的棱角,他比从前更适合这个社会的需求了。但是,只有杨林自己知道,他没有变,他的内心没有变,只是他把自己的桀骜不驯隐藏得更深了。
杨林从没想过利用物理学为自己争取一份前程,他只是单纯地热爱。但是,自从杨林在公安局的格斗中利用的反射光后,他开始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了。
就在杨林陷入深深的回忆时,忽然被一个人撞了一下,那人说了句对不起后,就匆匆走了。
杨林脑袋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火车站很多偷钱的人,就是这样撞一下,然后下手的。杨林一个激灵,马上伸手摸钱。还好,钱还在。不过,杨林再也不敢大意了。他又深深地看了一眼那些迎接新生的接站牌,便拖着行李箱,走出了火车站。
杨林来到S市,当然不是来上学的,他是被分派到这里做大学的保安。
和杨林同期录用的几个人中,只有杨林一个人被分到了这个省会城市,这倒不是官老爷良心发现,而是因为这个位置原本是为那个姓胡的小伙子准备的。上面的人当然不满意这么一个好位置,就这样白白地给了杨林,可是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当杨林提出如何解决路费问题时,得到的答案自然是“自己解决”。
L省有两所大学是全国的重点大学,L省大学和L理工大学。这两所高校全部在这个省会城市S,杨林就是被分到了其中的L理工大学做保安。杨林刚才在火车站也看到了这两所院校的牌子,这两所院校都是百年老校,声望和水平在国内都是排在前二十位的。L省大学和L理工大学为了L省第一高校的名头,也互相争了很多年。但两校综合实力难分伯仲,争了这么多年,也没有一个结果。
杨林刚才在火车站的广场看到,L省大学和L理工大学派出迎接新生的规模远远大过其他高校,这两所学校也是省内生源最好和招收学生最多的两所高校了。有意思的是,两所学校的迎新站远远相隔,一个在火车站广场的东边,一个在广场的西边。
杨林觉得,也许自己的新生活就要从此开始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