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一将功成 (二)绝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门城头。
鞑子与蒙古人的队伍已经整队完毕,已经看不到鞑子攻城车了,铁头子整整齐齐的排列在阵前,身上的铁甲在晚秋的阳光下熠熠的不时闪亮,旌旗猎猎作响,大战前的肃杀笼罩着整个战场。
只是我现在的心情反而是轻松的,从鞑子摆开的阵势来看,鞑子仍然没有找到有效的对付依托阵地的火枪兵的办法。
仅仅一天时间就全歼强将雄兵的三万多中路军,对敌人的打击绝对是震撼性的。
这莽古尔泰和济尔哈朗率领的中路军应该是此次皇太极策划的关辽决战的战略总攻击部队,事实上,就是昨天一仗,皇太极已经失败了。至于这多尔滚的一万多增援部队,原本是来帮助莽古尔泰他们尽快打开局面的,谁知还没有来得及协助攻城,这攻城的主力却被全歼。真不知道这莽古尔泰是如何向多尔滚交代的。想到这里,不由得笑出声来。
敌人摆好阵势后却迟迟不发动进攻。遥望铁头子队后的旌旗最密处,只见人影绰绰,一个红袍红马的身影格外突出,想来乌兰丹正在与多铎他们理论吧,回想起乌兰丹急火攻心的样子,不难想象他们现在的争论主题:怀玉格格。
不知为何,一想起她,我就心绪难平,有后悔、有羞愧,还有一点点。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这种往往是人进取的原动力,尽管自己很难认同这一点,但的确是有道理的。但在进取的过程当中,这种的不时闪现,往往会干扰你的决策,就像今天早上,我就连连干出蠢事。通常现代人在噫想回到古代时,总是幻想那种妻妾成群的齐人之福,而我真的回到了明朝,却好像还没有这种想法,可能是所处的这种险恶环境让人无暇它顾,但更重要的应该是我现在都还没有断回到原来世界的念头。莫名其妙的来到明朝,开始还真以为是意外,后来想到既然老子能把我弄回来,也一定能够把我弄回去,不然为何会有那个自称我师傅的风洞子?一定要找机会再到梓潼七曲山去!既然可能回去,就不应该在这个世界留下什么风流债!
我暗下决心,绝不在这个世界考虑男女之事!记得道家有这方面的的修炼法门,待鞑子退后,一定好好修炼,自决情丝……
“将军!敌人首领正聚集在一起,是不是发炮?!”李世忠匆匆忙忙的来到我的身旁,有些焦急的递过一个单筒望远镜,这是葡萄牙人卖过来的,意大利制造,十几天前一个皮货商人送给我的,只是比现代的好一些的民用望远镜好一点,因为锦州只有一架,我就交给李世忠他们火炮营使用。
透过望远镜实际上还是看不清楚人的面目,不过比肉眼要强很多,参照衣甲、坐骑等连看带猜,我还真“看到”了莽古尔泰、多铎、乌兰丹等人正在争执着什么,正中间的那一个黑袍金甲的家伙一定就是多尔滚了,可惜看不清楚面容。
我把望远镜交还给李世忠,低声问道:“有把握吗?”
“有!即使打不死,受伤是免不了的!”李世忠赶忙保证道。
“世忠啊,看你的了!打得好,这锦州之围即解,锦州军民可以有效的减少伤亡,关辽之役将以皇太极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行动吧!”我拍拍李世忠的肩,以示鼓励。
大约过了一刻钟,城头上五炮逐一施放,轰!轰!的爆响不绝于耳。先头的五炮的落点由远及近,第四发炮弹就在离多尔滚不远的地方爆炸,硝烟很快就弥漫了战场。

整队不久的鞑子和蒙古骑兵一下子就炸了锅,蒙古骑兵最夸张,一阵风似的向右后方撤离,当第三轮炮响之时,他们已经远远的跑到离城一里多以外停下来,向这边观望。而鞑子就要好的多,只是混乱的四散开来,队形虽然没有了,但还没有溃败,看得出,军官们还能够约束住他们。估计多尔滚他们现在是非死即伤了,要不然现在应该是指挥进攻或者是后退,离开这所谓的安全地带。
损失最大的是铁头子,两层铁甲裹身,行动自然迟缓,原来他们准备出击的阵地前,现在一片狼藉。但比他们更惨的多尔滚他们立身的中军处,弥漫的硝烟在风中时浓时淡,偶尔露出四周的好些硕大的弹坑,几分钟之前林立的旌旗现在都悄无声息、东倒西歪的散做一地,几乎看不到一面完整的旗帜。
一阵轰击之后,城头停止了炮击,我知道,这是在等待战场上的硝烟散去,否则杀伤效率将大大降低。
城头上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连我身边的亲兵都被感染,跟着大家欢呼。
几个传令兵陆续来报告南门等处的情况。南门外的蒙古人尽管还没有受到攻击,但现在也已经退到一里之外。
这蒙古人和鞑子的联盟看来还是很不稳固啊。有的资料讲满清后期的部队中,鞑子是主心骨,蒙古人是绝对主力,投降的汉人人数最多,又带去了火炮和炮手,就是这样一支组合的部队,纵横东方两百余年无人能出其右。不过现在这种组合还远未成型。锦州之战之后,恐怕这蒙古人与鞑子的合作即使不破裂,也会是三心二意的了,谁会真心的跟没有前途的伙伴合作呀。至于汉奸,除非逼不得已,也不会有几个人敢投降了……皇太极!你的日子快到头了!
硝烟淡了许多,鞑子现在散的较开。我极目向多尔滚他们之前待的地方望去,除了一片模糊的影子,什么也看不见。
轰!轰!
大炮再次轰鸣,只是这次的弹着点居然是在一里之外。我腾的心头火起,这李世忠怎么搞的!我转身想去火炮阵地,但没走出两步,我就停住了脚步,因为眼前的情形显示这次远击效果惊人。
炮声一想,蒙古骑兵又旋风般的后退。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就连纪律森严的鞑子都完全慌了手脚,开始四散奔逃,是啊!谁不知道大炮厉害,原来在一里之外一般不发炮,因为准确度太低,半里之内是安全地带,只要在一里到半里之间的死亡地带能躲过,大炮就不足为虑。但这些经验在今天被完全颠覆了!安全地带没有了!可能军官现在也傻眼了,急急加入了逃命的队伍,士兵们更是奋勇的逃命。
我欣赏着这离奇的一幕,不过两刻钟光景,准备攻城的敌人就四散而逃,这堪称火炮使用的经典了!
这一次鞑子的退却没有停留,一直向大营而去,倒是蒙古骑兵,反而在远处停留了一阵,才向南面奔去。
很快,南门传来消息,南面的蒙古骑兵也退回大营去了。
看着战场上横七竖八的敌人的尸体,我知道,锦州之围算是解了。无论多尔滚他们几人生死如何,退兵都是必然的选择,只是从程序上,还需要与200多里之外的平辽的皇太极有一次书信往返,加上撤退的准备,少则三天,多则七天,鞑子必然退去。到时后,守军的疲劳也恢复得差不多了,我能够让他们全身而退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