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道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水村十里地外,大山倒塌处
正午,天气阴沉,天空中闷雷断断续续,看来,随时都可能下雨。
靠近流川镇西边的大道上,行人越来越密集,大多都是因为大山无故崩塌的事情,而引来的人群。
从昨日夜间起,‘流川河’主河道的水位一直缓缓上升,这样持续下去,整个流川镇都会招到灭顶之灾,镇民们纷纷聚集在此,希望能想出一个办法,解决燃眉之急。
“万先生,你看,可有解决的办法?”
说话的正是流川镇的镇长——卓文,河水波涛汹涌,不停的拍打着河床,水花溅起,足有半人来高,眼见河水不到一米就要漫到陆地,卓文心里比谁都急。
卓文身旁,一位身穿白衣,背着长剑的中年男子,密切的关注着河水的涨势,时不时的对着崩塌的大山左右比划,忽地长吐了一口气,道:“卓兄,以目前形势所看,要想打通河道,怕是难之又难。”万先生指着大山,接着道:“你看,整座大山平整塌陷,山顶距离河水有百米高,若是靠人工挖,估计需要一年时间才能打通。”
卓文苦笑道:“先生所说,在下又何尝未想过,只是河水这等涨法,四五日便会漫出,哪能等得了一年啊!”
万先生低头不语,思考了一会,忽然道:“卓兄莫急,万某倒是有一法可行。”
卓文当即问道:“什么办法?”
万先生道:“我门派中有一宝物,名‘彻地锥’,此锥能钻天入地,破山碎石,威力极大,如果能请出‘彻地锥’,破此山轻而易举。”
“哦?”卓文喜道:“天下间竟有此等宝物,那就麻烦万先生回一趟‘天道派’,借来此锥,以解我们流川镇之灾呀!”
万先生一拱手,道:“万某这就回去,如果顺利的话,明日清晨便可返回。”
卓文躬身行了个礼,“那甚好,先生快去快回。”
……
神州大地的东方,有一座灵山,名紫灵山,此山连绵百里,树绿常青,高山流水,风景伊人,更有天下最高峰紫灵峰坐镇其中,宏观天际,闻名天下,响绝于耳。
紫灵峰山高险峻,如一株参天大树耸入云端,峰周紫气环绕,如同仙境。云端之下,悬崖峭壁,与紫灵山脉平行往上,亦有数百丈之高。且不知云端之上,山峰许有几高,传说,紫灵峰峰顶直通仙界,是天界与人界的通道。
一道瀑布从紫灵峰落下,如一条万丈白布,直达紫灵山,瀑布之下有一深潭,深潭周围,无数花钢岩堆积,岩石千疮百孔,似乎在倾述着岁月的沧桑。
紫灵山不单单是风景胜地,更让人为之动容的是位于山中的一个门派——天道派。
天道派有着万载历史,传说,万年前,有一位圣人叫古风,此人天资聪颖,又精通天文地理,以毕生精力参详天道自然法则,求仙问道,经数载,终于参透天道玄机,纵而得道。为功法能流传后世,创门派于紫灵山,因是寻求天道而得其法,意,取名天道派。
自古风之后,天道派广收门徒,人丁兴旺,且有不少聪慧之人陆续入门,深得真传。一些聪颖之人励精图治,详参古风留下的各种书卷,实践中悟得炼器、炼丹、扑术三种法门。经千载,天道派各种法门逐渐成熟,便分为天、地、玄、黄四宗,以方便弟子择天赋修炼。
天宗:主要以修真为主,以人体为本,起先入门,除了修炼本门秘法《天道经》外,还要接受艰苦的体能训练,所谓先固本,再培元,逐渐步入修真门第,在四宗里,最为辛苦,所需时间和精力亦是最多,但门派中佼佼者中,也多半都是出自这一宗。
地宗:主修炼丹,初入门,除修炼《天道经》外,还得熟读《丹练》,《丹练》一书中记载着各种仙草灵药,和各种丹药的炼制法门,另还记载了一些治病疗伤的方法,待《天道经》第一重修炼完毕,且《丹练》书记于心后,地宗弟子才能下山,寻找各种仙草灵药炼制灵丹,借而通过灵丹,来提升自己,这个过程并不需要很久,天资差一点的,三年即能下山,天资好的,一年内就能下山。
玄宗:主要是炼器,大致和地宗差不多,进入玄宗的弟子,首先要将《天道经》修炼至一重,然后熟读《器炼》,下山后,寻找矿石宝物,炼出一件属于自己的兵器,一件好的兵器,能帮助自己更好的吸收天地灵气,依仗兵器,在攻击方便,比之其他宗要强得多。
黄宗:主修炼扑术,四宗之中,就属黄宗最为诡异,他们擅长读心之术,占卜、算卦,熟悉奇门遁甲,辨识过去未来,虽然他们在道术上大不如其他宗,但在天道派里,黄宗是最可怕的一宗,你永远都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但他却能读懂你的心思,他们所设的奇门遁甲,更是让人不寒而栗。但这一宗,收人最谨慎,心怀不正者不收,天资愚笨者不收,所以,这一宗人脉总是了无几个。
天道派虽分四宗,却相辅相成,无论是修真、炼丹、炼器,四宗弟子都必须相互帮助,特别是刚入门的弟子,下山都必须结伴而行。
……
紫灵山外,一道白光飘来,只见天空之中,一身白衣的中年男子,踏着飞剑直奔紫灵大殿,他正是天道派第二十七代天宗弟子,万子青。
雄伟的紫灵大殿漂浮在紫灵峰脚下,大殿四角由四根黑铁链拉住,四根黑铁链另一边分别是四宗所在,偌大一座宫殿下并无支柱支撑,只有一道白玉石砌成的楼梯连接着下方的广场,如此漂浮半空,不得不叫人称奇。

不一会,万子青落在了紫灵大殿下前方的广场上,广场中有一大鼎,鼎高三丈,六人环抱大小,大鼎之上,一个锥形之物虚空漂浮,散发着淡淡的黑光,万子青看着那个黑锥,似乎在想什么,过了良久,才一甩衣袖,向紫灵大殿走去。
紫灵大殿乃门派首座论会之地,平时都很安静,门派中弟子也不许随便来此,万子青刚上了一半,忽听身后身后有人喊道:“万师兄,且慢……”
万子青回头一看,立即转身,对喊他之人一拱手,道:“原来是郭师弟,不知有何时?”
此人一身紫黄衣衫,年若十五六岁模样,是黄宗才收的一名弟子,名叫郭泽。黄宗很少收徒,凡收入者,必是万里挑一之人,郭泽虽刚入门一年,天道派数千弟子,却无一不认识黄宗中任何一个人。
郭泽还礼,道:“师兄不必去紫灵大殿了,就算去了,也无济于事。”
万子青一怔,心中对黄宗的人更多了一层佩服,自己三十年的修为,居然被一个才入门一年的郭泽看出了心思,心想,这黄宗果然可怕。
郭泽既然被黄宗收入,自然不简单,以他的修为,自然是看不透万子青的心思,但从他的表情可看,一定是误以为自己能读他的心,“师兄不要误会,师弟目前还没那本事能看得懂师兄的心思,是师傅算出师兄今日会回来,且知道师兄要做一件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所以才让师弟在此等候,告知师兄莫强求。”
“是黄师伯?”万子青更加诧异,他心知师伯黄伏深不可测,以前只听说他扫人一眼,便能知人心思,现在看来,这个师伯还远远不是师兄弟间饭后暇语说流传的那么简单。
郭泽点点头,道:“师傅在‘通晓宫’等你。”
通晓宫的后院中,黄伏坐在棋桌旁,左右两手分拿黑白两子独自下棋,此时万子青和郭泽已经来到,郭泽什么话都未说,只是行了个礼,便离开,万子青随后行礼,道:“天宗第二十七代弟子万子青见过师伯。”
黄伏微微点头,然后示意让他坐下,然后继续下他的棋,万子青见黄伏不说话,也未敢吱声,只有静静的看着黄伏下棋。
微风絮絮,黄伏白发飘零,长须摆动,神情专注棋局,似乎,万子青并不存在一样,万子青入派三十年,今日是第二次见到黄伏,却是第一次能如此近距离的在他身旁。黄伏久居通晓宫,若无大事,他从不出门,在天道派中,黄伏在纵弟子心中显得最为神秘,也是最深不可测的人物,万子青貌似被黄伏冷漠,但他能感觉得到,身前的这个人是多么的和蔼慈祥。
转眼,离万子青从流川镇回来已经是第三日,黄伏依旧还在下棋,身旁,万子青一直没有离开过,黄伏并未和他说过一句话,只是默默的下棋。万子青一刻也没忘记过此次回来的目的,不知这位师伯到底想做什么,他只知道,如果再不将‘彻地锥’拿去,流川镇将毁于一旦,百姓将背井离乡,苦不堪言。
迫于无奈,万子青最终忍不住开口说明此事,而在万子青即将开口之际,黄伏落下一黑子,棋局胜负陡见分晓,黑子已将白子围死。
“子青呐!你入派多久了。”黄伏忽然抬起头来,看着万子青。
万子青道:“整整三十年。”
黄伏微微点头,嘴角挂着一丝微笑,“那这三十年里,你学到了什么?”
万子青低头道:“弟子惭愧,才初觑大悟初期。”
“哦?”黄伏笑道:“三十年就入大悟,也算不错,可有辅修其他宗秘炼?”(注;天道派中,凡能修炼至大悟期的弟子,如得赏识,可以修炼其他宗的秘诀)
万子青道:“弟子一月前刚学完《器炼》,不久前下山寻找材料,路过流川镇时,拜访故友,结果发现……”
黄伏一挥手,示意让他停下,显然,黄伏已经知道此事,他指着棋局,道:“你可懂棋道?”
万子青纵然无奈,但还是顺着黄伏的话,说道:“弟子略懂皮毛。”
“那你看这局棋是否还有解?”黄伏指着棋局道。
万子青一直在看黄伏下的这局棋,在他看来,黑子已经占了大半个棋盘,绝对是无解,他摇了摇头,道:“此局已是定局,白棋已死,无解。”
这时,一片枫叶落下,刚好落在棋盘上,盖住了一大片黑棋,给白棋留出一条活路,黄伏道:“你再看。”
“这……”万子青哑然。
黄伏站起身来,紫色长袍微微摆动,体形清瘦,面容和蔼,若是神仙下凡,“自然自有它的法则,世间万物,有生则有死,有疾病,则有医者,万物相生相克,事事无绝对。我们求仙问道,本就是逆天而行,斩妖除魔,匡扶正道是我们的责任,但自然法则,我们却不能私自干涩,否则,不但救不了人,还会害人,你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吗?”
万子青眉头紧皱,苦恼得仅,这自然到底有什么法则,救人怎么会是害人呢?万子青心想,黄伏肯定是不愿借‘彻地锥’才这么说的。想想也是,‘彻地锥’乃本门至宝,关乎着门派命脉,估计不能随便借用,也罢!既然借不了‘彻地锥’,那只能另想它法了。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