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养生交流岳麓书院(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250|H:300|A:L柳如云拿出了一张纸,看了看,说:“今天安排到了四点三十分,五点三十去商务宾馆就餐,晚上安排了玉老师你的讲座,是在七点三十分,讲座的时间长短由你自己决定,讲座结束以后,就是自由活动了
玉玲珑听完点了点头,飘雪拉着玉玲珑和柳如云在岳麓书院的大门前合影,玉玲珑招呼着周围的人都一起来合影。三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林梦娇拿着扩音器召集着大家,沿着旅游路线,来到了二门。
穿过大门,我们就来到了二门,在二门的门额上悬来“名山坛席”匾,这里的名山反映的是南岳衡山,因为衡山的72峰,回雁为首,岳麓为尾,“麓”为尾的意思,即南岳的最未一峰。岳麓书院因山而得名,岳麓山也因为有了岳麓书院而更加的有灵气;“坛席”即席位,除地为坛,上设席位,以示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两旁的对联“纳于大麓,藏之名山”说岳麓书院被浩瀚青翠的树林所掩映,藏在地大物博的岳麓山之中。这样的环境正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难怪乎岳麓书院能够培养出如此多的名人大家。
“看来要成为儒家学问大家,还是要有好的地方来修身养性,这样才能感悟天地,体悟儒家学问的精髓。”玉玲珑不无感慨地说着。
穿过二门,我们便进入了院内,在左右两边,左边是教学斋,右边为半学斋,它们都是昔日师生们居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大学集体宿舍。古代书院的教学方式和现在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而古代,大部分时间是在寝室里自修,老师定期开讲,解答学生的问题。当年的王夫之、曾国藩以及等人均住在这里。
林梦娇介绍着教学斋和半学斋,原来这就是他们的学生宿舍了。参加活动的人们都驻足观看着,多少名人大家都是在这里三更灯火五更鸡,寒窗苦读,才有了以后的辉煌成就。
到了这里,这次的活动似乎已经不是一次养生健身活动了,就像一次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在湖南的发展史的回顾。
“好,请大家随我来,现在请大家都站好,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岳麓书院的讲堂了,请大家保持安静,听我仔细的讲解。”
讲堂是书院的核心部分,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是书院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也是我们今天讲解的重点,是最能体现岳麓书院作为教学作用的地方。
讲堂又称“静一堂”或“忠、孝、廉、节”堂,历史上有8次重建,30余次小规模的修缮,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重建,又经过同治年间的大修后遗存下来的。
讲堂内有三块匾,分别是“实事求是”、“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块匾:“实事求是”为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撰。林梦娇用手指着讲堂上悬挂着的第一块匾。
“实事求是”源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汉书》在评价献王的时候,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1917年前后,正是我教育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关键时期,各种观点层出不穷,莫衷一是,校长手谕“实事求是“作为校训,旨在教育学生从社会的实际出发,求得正确的结论。
在教育制度发生变革的关键时期,这一校训起到了辨别方向的作用,并对这里的学生乃至整个中国的命运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青年时曾寓居半学斋,“实事求是”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他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使“实事求是”成为思想的精髓。
作为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更是“实事求是”的思想上升为邓小平理论的基础,成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针原则。
请大家再看第二块匾:“学达性天”,是康熙皇帝御赐的。“学达性天”是一种理学思想。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朱程理学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赋的,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复伯天命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里说的性是指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学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赋,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复人的天命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这块匾是康熙皇帝对岳麓书院理学教育的表彰。

那么有朋友会提出一个问题了,“理学是什么呢?”理学是儒家学说发展演变到了宋朝时的一种称法。理学的开山鼻祖是我们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颐的老先生,而发展壮大理学思想的则是著名的程颐、程颢两兄弟。
二程兄弟为了把理学发扬光大,在洛阳设坛讲学,一时门庭若市。当时有个南方学者叫杨时专程前往求学,时值隆冬,大雪纷飞,两位老师正在午休,杨时就恭敬地站在房檐下,直到老师醒了,他才执经问教,而屋外雪地里留下了两个深深的足印。
当杨时学成南归时,程颐目送并且非常高兴地说:“吾道南矣”。“程门立雪”的故事不仅教育大家应谦虚谨慎,勤奋好学,而且是理学南传的一个标志。
说道这里,林梦娇停顿了一会,让大家仔细观看着头上的匾额,似乎希望大家从这里面能领悟到什么一样。稍事休息了一会,林梦娇指着第三块匾“道南正脉”。
从那时起,理学通过杨时传到江南,并发展为“湖湘学”等多种学派。所以后来乾隆皇帝御赐“道南正脉”匾悬挂于此,用来表达岳麓书院是理学的正宗之传。
皇帝所赐匾,意在勉励学子张扬理学,加强自身的修养,同时告诉人们在这里求学,可以获得德性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学问的最高境界。
大家再往下看,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1米的长方形讲堂,这是以前老师讲课的地方,上面摆着两把椅子是为了纪念张试和朱熹这两位大师论讲于坛上而设的,表示两位大师平起平坐,不分秋色。
当年两位会讲的时候,盛况空前,从全国各地赶来听讲的人数达数千,就连池塘里的水都被喝干了,可见当时朱、张两人名声之大。
古代上课的时候,学生不能坐在凳子上,大多自己带蒲团,席地而坐,以表示对老师的尊重,也显示了老师的威严,想想看,历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国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当年他们就是坐在这底下听老师讲课的,不由得我们产生了敬意,这种渗透着人文精神的讲堂就使我们更加感到亲切了。
在讲堂里,存有不少的对联,这些对联多为表达个人的志向、称颂书院或者讲明了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大家请看一下这幅对联,它是清代书院山长旷敏本所撰。
上联是:是非审之已,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太极悠然可会
下联是:君亲恩所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对联的意思是这样的:“是和非要先从自我审察,别人的抵毁和赞誉就由别人去说吧,得和失听任天命的安排,不可强求,只要登上岳麓山头,感受一下朗月清风,天地万物之理便悠然可知了,荣辱得失便可以置之度外了;君亲恩如何来还报,生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如何把握,圣贤的道统如何传播,当登上赫曦台,感受这衡云湘水的魅力,一切便有了答案。对联所反映的基本上都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清代培养人才的教育思想。
“好了,今天的参观就到此结束了,请大家自由活动,四点三十分在岳麓书院前门集合,明天我们继续参观御书楼和文庙祠堂,我还在这里等待大家,如果有什么需要请找我。”
林梦娇如释重负一般,放下了扩音器的耳麦,找了一个不是很显眼的地方坐了下来,倒是她的那身装束在这么多的人群中显得格外的醒目,所以说找到她并不是很难,不时有人过来咨询着她。
玉玲珑站在讲堂的一侧,看着悬挂在中间的那块学达性天的匾额,脑海里回顾着林梦娇的讲解,似乎有所感悟,有所明白,对于晚上的讲座讲什么,也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人们在岳麓书院的讲堂里参观浏览着,因为事先孙玉成在宣布活动开始时,就交代了,晚上有玉玲珑的讲座,在参观期间不要打搅玉玲珑,等所有的参观结束以后,会安排时间和玉玲珑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的,所以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人过来找玉玲珑,玉玲珑也和飘雪,柳如云一起参观着讲堂。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