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养生交流岳麓书院(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飘雪赶忙收拾好自己的化妆品,擦了一下脸,和玉玲珑,柳如云一起出了门
她们来到了宾馆的会议室,会议室不大,参加讲座的人也恰好刚刚坐满,会议室的布置非常干净整洁,灯光采用装饰着节能照明灯,光线显得格外柔和。
孙玉成看到玉玲珑她们来了,从临时装饰好的主席台上走下来,迎接着玉玲珑,等大家都坐好以后,上官凤向孙玉成小声地报告着已经到达的具体人数。
孙玉成听完以后,侧过脸朝着玉玲珑,说道:“玉老师,人都到齐了,可以开始了吗?”玉玲珑点了点头。
“各位朋友,各位来宾,大家好!这次养生交流活动是我们首次举办,今天是养生交流活动的第一天,下午我们参观游览了岳麓书院的一部分,明天还将继续,现在我们请到了对养生方面有着深入研究和独特造诣的玉玲珑老师,给我们大家讲一讲有关养生方面的一些问题,请大家热烈欢迎!”孙玉成拿过麦克风宣布了讲座的开始,说完以后把麦克风移到了玉玲珑的面前。
“湖南的父老乡亲们,大家好!这次活动承蒙孙老师的邀请,让我来做主讲老师,我不胜感激!在这次活动中,我将竭尽所能,为大家在养生健身方面给予帮助。因为我能力还是有限的,如果在活动中有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大家原谅!”玉玲珑接过麦克风,开始了这次的养生讲座。
“今天下午我们参观了岳麓书院,在岳麓书院的讲堂内有块匾,学达性天,这块匾的内涵是说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赋的,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复天命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以我个人的理解,就天人合一在养生方面的指导意义,来讲一讲,这个题目有些大,我就在小处讲一讲,讲一些实际的实用的东西。”
“既然讲到了天人合一,那么我们就要对天人合一做一个初步的了解。”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观念之一,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
“一、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二、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三、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四、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五、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对象之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之中。主要有道家、儒家、佛教三家观点。”
玉玲珑讲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看了看在座的人,略有所思的在那里想着什么,接着继续说道:“我们讲一讲道家、儒家、佛教的观点是怎么样的。”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在禅宗来看,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都不是真实的.真如本性自然显现,也就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从某种秤谌看,仍有点象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故禅宗语录有言:“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牛,渴来喝水,饥来吃草。”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

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黄帝内经》认为天地人系统中的人与天相通的总原则是:同气相求,同类相应。顺则为利,逆则为害。《淮南子·精神训》曰:"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
"运而相通"指运动过程中的相通关系,而不是静态空间里的结构联系。"总而为一"指运动方式的同气相求,而不是物质结构的等量齐观。
天人合一主要是指人作为"小宇宙"是如何与天地这个大宇宙相应的,其中,人天同构思想是《内经》天人合一观的最粗浅的层次,人天同象与同类则是中医取象比类思想的具体体现,人天同数则是人与天气运数理的相应。总之,这是将生命过程及其运动方式与自然规律进行类比,是以自然法则为基质,以人事法则为归宿的系统理论。
有关人天同构,人天同象,人天同数这些理论思想在以后,如果有机缘的话,再详细的和大家讲一讲,今天我们还是以天人合一在养生方面的具体运用来讲。
玉玲珑阐述了天人合一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理论以后,将话题切入到了天人合一在养生中的具体运用中来了。
她继续说:“传统养生特别强调天人相应、调补阴阳和审因用膳的观点,天人相应,是指人体的饮食应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例如,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适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对驱除寒湿有益;而辛辣食物并不适于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人群,所以说各地区的饮食习惯常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
“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的饮食也要同当时的气候条件相适应。例如,人们在冬季常喜欢吃红油羊肉、肥牛火锅、涮羊肉等,有增强机体御寒能力的作用;而在夏季常饮用乌梅汤、绿豆汤等,有消暑解热的作用。这些都是天人相应在饮食养生中的体现。”
“调补阴阳,是指通过合理饮食的方法来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保持在“阴平阳秘”的健康状况,如果机体失去阴阳的平衡状态就会产生疾病,并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阴阳以保持健康。例如,人们常用甲鱼、龟肉、银耳、燕窝等来养阴生津,滋阴润燥以补阴虚;常用羊肉、狗肉、鹿肉、虾仁等来温肾壮阳,益精填髓以补阳虚。这些就是饮食调补阴阳的体现。”
“审因用膳,是指根据个人的机体情况来合理地调配膳食。我们知道人体需要全面而均衡的各种营养成分,所以《黄帝内经》提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在保证全面营养的前提下,还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适当地调配饮食结构。如阴虚者多进食补阴的食品;阳虚者多进食补阳的食品;气虚者多进食补气的食品;血虚者多进食补血的食品;体质偏于实症者多进食一些有清泻作用的食品。”
“从这些都可以看到,天人合一思想在养生中的具体运用,正是因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根据这个思想中的阴阳五行理论,才衍生出了针对每一种不同体质的人的养生方法。”
“天人合一,在养生方面,最具体的表现可以体现在这样的几句话中,那就是同气相求,同类相应,顺则为利,逆则为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今天我们就大致的先讲这些,等我们有机会了,可以在更加广泛的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希望大家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采纳,如果有疑惑,等活动结束以后,我们回白云之家再具体的相互交流。今天谢谢大家的聆听,玉玲珑在这里感谢大家了。”
玉玲珑讲完,站起身,向大家作揖致谢着,然后把麦克风交还给了孙玉成,孙玉成接过来,看了看时间,已经不早了。
“今天的讲座呢,就讲到这里了,我们非常感谢玉玲珑老师的精彩演讲,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予以采纳,现在时间不早了,请大家按照顺序依次离开,明天的参观活动还需要一定的体力,希望大家早点洗漱,好好休息,好,现在开始散会。”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