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此去苍生尽转蓬(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此去苍生尽转蓬
眼见那道沉雄之极的内力就要从白摩大师身上透体而过,卓王孙突然一撤手,满天劲气顿时消散得无影无踪。
而他怀中的小鸾,却沉睡依旧,刚才那一场大战,她似分毫没有感觉到。
众大德惊疑地望着白摩大师,白摩低声咳嗽了两声,似乎已然受伤,他毫不在意,微笑着四顾众人道:“诸位大德不必惊慌,这位是中原华音阁主卓先生。”
众人惊道:“华音阁主?”
白摩大师转而对卓王孙合十一礼:“甘丹寺白摩久慕阁主风仪,无奈缘悭一面,未能识荆。好在近十年来对中原武学颇有涉猎,贵阁剑卓出群辈,自成一家,阁主刚才一击深得春水剑神髓,天下不作第二人想,又想起江湖传言华音阁新任阁主,少年英才,天下无双,尊姓也是一个卓字,所以才贸然相认。”
卓王孙却只淡淡道:“大德如此溢美,卓某何以担当。”
白摩大师一笑,继而正色道:“卓先生此来是为了寻找乐胜伦宫所在?”
卓王孙道:“正是。”
白摩大师道:“卓先生能够看破幻术,来到此地,定与乐胜伦宫有非常之缘,然而乐胜伦宫为诸教圣地,上有神魔护,下有重重封锁,并非轻易能进得去的。”
卓王孙淡淡道:“曼陀罗既然能遁回宫中,可见并非无路可达。”
白摩大师颔首道:“乐胜伦宫位于神山之中,圣湖之畔,地跨生、死、人、神之分野,诸神只在人间留下了四条道路。”他广袖一指,正对着渺渺雪山上那变幻不定的云雾。
天高青淡,穹庐高远。那四条道路迷失于层层云雾之中,无迹可寻。而诸人眼中的神色都庄重起来。
传说中天神留与人世的道路,正是四道圣泉——狮泉、马泉、象泉与孔雀之泉。圣泉从神宫中央发源,经神峰分流,进入四块佛缘之地。其中马泉沿雪山而下,直入雅鲁藏布,最终成为长江上游,滋养了泱泱中原二分之一的文明;狮泉河北入克什米尔,成为印度河的上游;象泉河一路向西,在印度成为萨特累季河;孔雀泉则向南出尼泊尔,滋养诸天神佛,最后被赋予一个神圣的名字——恒河。
四道圣泉源自乐胜伦宫,下冈仁波吉峰而各向东南西北流去,汇聚千山积雪,万里风雨,奔流而下,生生不息,在千万里的行程之后,又奇迹般地以诸神祝福的力量与气势,劈开阻挡它们前进的巨大山脉喜马拉雅,又汇聚到一起,流入海洋。

而神山旁边的圣湖,宛如一抹幽蓝的新月,以女神般慈柔的光辉,静谧地陪伴在巍峨神山之畔。
这里是日月交辉的圣地,这里是天人冥合的分野,这里是诸天神佛聚居的殿堂,这里是世界的唯一、宇宙的中心、生命的本源。
只有创世的天神,才能为世界作出如此惊人而神奇的安排,正因为如此,世界才不再平庸,人类在仰望这片圣地之时,才会由衷地升起大欢喜,大敬畏,大庄严;也只有如此,神的封印才会短暂地为最虔诚的信徒开启,云封雾锁的天堂才会在神奇的雪光中呈现,悠悠梵唱自天而降,虽然只是惊鸿一瞥,却已是神赐给世人最深的福泽。
白摩大师叹息一声,道:“卓先生应该知道,每一道圣泉都有一种神兽看守,布下极强的幻阵。千百年来,不知多少人试图溯流而上,追寻源头所在,却都在冈仁波吉峰下迷失方向,永难走出……”
“若在几援前,就算曼荼罗教也无力破开结界,只因其中孔雀泉的守护兽舍衍蒂死去,结界平衡已破,第四道圣泉显现于冈仁波吉峰脚下,妖邪也趁虚而入,盘踞神宫。”
“如今,结界被曼荼罗教利用,从迷阵变成死灭之阵,一旦走错,必会粉身碎骨。就算卓先生武盖世,又因缘巧合破解此阵,也必得费上不少时间。卓先生既为寻人而来,自然不便作此无益耽搁……”他顿了顿,转而对卓王孙道,“既然神宫入口只此一处,孔雀之阵破只此一种,而普天之下又只我一人知道,我不妨斗胆向卓先生交换一个承诺。”
卓王孙淡淡道:“大师既然知道破,为何不自己前去乐胜伦宫,还要在此处等候圣湖倒影出现?”
白摩大师摇头道:“乐胜伦宫前封印无数,绝非破解孔雀之阵就能进入。常人万无到达之可能,只有卓先生与乐胜伦宫因缘极深,或许能寻到神宫所在。不知卓先生可愿接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