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宫殿(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
位于地下的玄武堂内。空旷的场地,铺着硬木板,墙壁坚实,光线柔和。光线从天窗斜射进来。
居高望下,穿着白色布包的人整齐地站着,与太子一起对峙着,比赛厨艺。厨子各各人雄伟状硕,手里锅子菜刀等等厨具。太子则一身青布袍,手里轻持银亮厨具。
白色厨子单持锣鼓,微微一抱拳:“久闻太子殿下是厨艺高手。”
“一点不良嗜好。”太子微笑的说。
“殿下,请!”
“请,那我献丑了。看好了。”
铜锣声响了一声。厨艺比赛开始。
“民以食为天,一碗饭,牵动着这个世界,厨艺乃是我所长。”太子仍然保持微笑缓缓地说道。
银亮的厨具挑起了少许油,炉子的火一下子旺盛起来。太子一声长啸,人已经完全沉浸在食物的烹饪中。
居高望下看,灶台边仿佛舞动人群。队伍阵型移动,密集地交换着位置。在太子这边,助手不停地来回跑动。太子手中也停地交换着厨具,锅子内冲出阵阵香味,并在噼里啪啦响着。火从锅子里一阵又一阵的冒出,食物一下子入味,珍贵的材料化入食物之中。
这场厨艺比赛,仿佛是在食物之上临风起舞。这里只有烹饪,没有了喧嚣,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从食物的生到熟,各种味道混合出美味的极致。
一盘一盘菜,整齐地摆放在红木餐桌上。几个白胡子老头坐着。眼前是各种精美的菜肴,唾液分泌加快。
其中一位老者说问:“所有菜肴都完毕了吗?”
“是!”
“呵呵,评比开始!”老者们齐声说道。
十位老者整齐地往盘子里夹菜,动作几乎是一个人做出来的。菜入嘴的那颗,老者们面面相觑,惊叹不已。油水滋润了双唇。双唇显得十分油量光泽。他们慢慢地嚼着食物。舌头上沾满了美味,舌头上的每一个味觉细胞都得到满足。
“美味啊,美味啊。仿佛身临大瀑布下,看着自己喜欢的小说。又好像在山川河流中,感受大自然的召唤,甘愿做一只林中小鸟。又恰如,恰如在古色古香的古镇中游览,聆听鸟语花香……”一位老者情不自禁地说道。
“这,这,不可能,世上怎有这等美味的菜肴。这太不可思议了。”
“朗朗晴空,明月当照,山间之清风,天籁之音……”老者满脸皱纹,哈哈哈地笑着。
“说说,这些菜叫什么名字。我们想见识一下。”绿衣老者问道。
下面有我来介绍这些菜肴:
丽人献茗:南国乌龙;
乾果四品:奶白杏仁,柿霜软糖,酥炸腰果,糖炒花生;
蜜饯四品:蜜饯鸭梨,蜜饯小枣,蜜饯荔枝,蜜饯哈蜜杏;
饽饽四品:鞭蓉糕,豆沙糕,椰子盏,鸳鸯卷;
酱菜四品:麻辣乳瓜片,酱小椒,甜酱姜牙,酱甘螺;
前菜七品:凤凰展翅,熊猫蟹肉,虾籽冬笋,五丝洋粉,五香鳜鱼,酸辣黄瓜,陈皮牛肉;
膳汤一品:罐煨山鸡丝燕窝;
御菜五品:原壳鲜鲍鱼,烧鹧鸪,芜爆散丹,鸡丝豆苗,珍珠鱼丸;

饽饽二品:重阳花糕,松子海干饼;
……
味觉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享受。老者们脸庞显示出少儿般的微笑,仿佛自己回到了童年,童真在心中化开。美味的食物,威力是巨大,功效巨大,给人带来不光是味觉上的享受,还有视觉,嗅觉,甚至精神上也有多收获。每一道传奇之菜都蕴含这一段或动人或艰辛的故事。每一道菜的发明,制作,流传都经过了艰辛磨难。太子不仅对烹饪有研究,还对每道菜里故事了如指掌。太子从丫丫学语便对厨艺有兴趣,不到8岁便会做很多美味的菜肴,十岁便开办酒楼……有着极高的天赋,再加上有着烹饪的外在条件和良师益友。现在厨艺比起十年前,如同脱胎换骨般,变得精湛至极。太子在厨艺上的造诣达到了空前的水准。
这场厨艺比赛可是十分热烈。
像这场厨艺一样,太子复活归来的消息沸沸扬扬地流传着。在明珠城门边,不知什么时候告示板上突然有这样一条消息:
太子复活归来,练成世上绝世厨艺神功。
百姓对此都议论纷纷,太子早在十年前就失踪了。太子这次归来是另有企图,有一场权利的争斗了。
这条消息如狂风暴雨般席卷着大地。当然这消息也席卷了楚王。
这个消息传到了楚王的耳朵里,就会有一些不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一样。在楚王眼里,这些就如同一个被他打得几乎命归黄泉的人,放过来将他杀死一般的可怕。但在楚王眼里,这些事情就好像会发生一样。不过,楚王这次并不害怕,现在凭借着他的实力,统治整个明国。
有一天,楚王竟然做了一个噩梦。梦到了他的哥哥从天神那里回来,与他争夺皇帝的宝座。太子在他哥哥中,看着他的丑样。什么东西可以让楚王想成这样,他也不知道。可能是日有所思,也有所想。他时常会有这样的不详预感。但,楚王自认为这个梦真是荒唐。那次他梦中醒来,看到婉儿安静地睡在他身边,一切还是在他的预料之中的那么完美。
像这场厨艺一样,边界上的势力在逐渐壮大,时不时侵略明国边疆,硝烟开始慢慢地弥散开来。在明珠城的楚王也得知了这情况,立马派兵,欲平息这次战乱。楚王仍在龙椅上,悠闲地把玩着夜明珠,渐渐地陷入沉思:太子回来,边界战争开始,皇后又与太子时不时又有了密切的联系,那晚的梦又是什么意思……这种种奇怪的涌进楚王的脑中,楚王的思绪放飞,响着这前前后后的事情。
楚王处理国家大事到很晚才回房歇息。整日的操劳,楚王反而没有感到辛苦。
今天在城门下的告示牌上,出现了这样的一段话:
若太子真归来,请太子到无极殿。明国的希望,百姓的安慰。
署名是当今圣上。
明珠城内的百姓,能人异士将消息穿得更开。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了这件事。当年欲害太子的邋遢人大吃一惊,感叹道:“该来的还是来了。该来的还是来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