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洵讨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理寺卿王洵这个人在昊月国不仅是满朝闻名,而且可以说是举国闻名。他是大理寺的总管,掌管昊月国全国的刑法、治安、言论等,虽然说不上位极人臣,确是权柄极大,因为他知晓许多只有国主和他才知道的国家一级机密。
昊月国的大理寺以办案效率高著称于世,被抓进去的人,只要是犯过事的,很少能够逃过大理寺审讯逼问,有许多嫌疑犯,只要一进入大理寺的红红朱漆大门,就已经腿颤脚软,就把该说的都说了,有许多时候,还怕自己的诚意不够,把一些大理寺并未想要审讯的案子也一并说了出来。
所以大理寺里面的刑讯官越来越精明,就算犯人招供了,他们也不说话,也不离开,用一种半信半疑的眼神看着犯人,再加上旁边稀奇古怪,看上去很可怕的刑具和外面其他犯人的惨叫声,弄得犯人心里发毛,忙的说出一些与案子并无太大关联的私密事情来,这个方法往往有奇效,好多毫无头绪的案子都是从别的案子里找出蛛丝马迹的。
但是如果仅凭这样就给王洵按上“酷吏”的称号,未免有些冤枉他了,真正了解王洵的人都知道,其实不到最后一步,他是不会严刑拷打的。他曾说过:谁说我喜欢严刑拷打犯人的?严刑拷打要时间、要人力、要物力、要精力、还要背上“酷吏”的骂名,是真正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是没有办法,这年头大家混口饭吃都不容易,案子查不出来我就得回家种地。所以犯事的我不为难你,你乖乖招供,我就为你开脱减刑,你若执迷不悔,就不要怪我大刑伺候。这个“前有大棒,后有蜜糖”的策略深得威逼利诱的精髓,被整个大理寺的刑讯官奉为“至理名言”。
后来这话传到了龙凌心的耳朵里,龙凌心感叹到“君子之财,取之有道”,王洵虽然处事方式颇为精明乖张,这为人在某些方面来说倒有点“君子风范”,从此对他颇有好感。而且龙凌心和王讯的渊源还不仅于此,早在龙凌心没有当上国主之前,他们就有过“神交”。
这事还要从王洵的外号说起,王洵以前外号很多,什么“碧眼狐狸”、“九尾狐狸”、“九命狐狸”一大堆,主要是因为他相貌俊美,一对紫罗兰色的丹凤眼细长而妩媚,还混合上一点中性的邪魅,颇有点烟视媚行的味道,而且为人精明无比,诡计多端。但是现在这些外号人们都不叫了,现在的王洵只有一个外号——“老狐狸”。而这个外号,正是龙凌心给他起的。
那时候龙凌心还未登基,有一天和她的好友何嘉琳一起去酒楼喝酒,席间偶然说起大理寺卿王洵(当时王洵已经是大理寺卿了)为人精明,行事狠辣。当时龙凌心就说:“我一直听人们说王洵是‘碧眼狐狸’、‘九尾狐狸、‘九命狐狸’……依我看这些称号都未尽善,还不如叫他‘老狐狸’呢!”
然后马上有人就提醒龙凌心说,王洵虽然名满天下,身居高位,但是年纪也就二十多岁吧,一点也不老。龙凌心说:“他怎么不老,他老奸巨猾、老谋深算、老道狠辣、老成练达、老于世故……,真是老到底、老到透、老到家了,他就是一只彻彻底底的‘老狐狸’!”
说罢以后席间大笑,也不知怎么的,王洵这个“老狐狸”的外号渐渐就传开了,他以前的一些外号反倒没人叫了。后来王洵听到这个外号以后觉得真是不错,比他以前的外号贴切多了,打听下来后原来是名满全国的才女龙家大小姐给他起的,当时就对龙凌心颇多好感。
没想到几年以后机缘巧合,龙凌心已经当上了昊月国的国主,而王洵也继续留任担任大理寺卿的职位。这一君一臣虽然殿上接触不多,私地下也没什么交情,但是都对对方另眼相看。所以龙凌心这次筹措海运费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回宫以后没多久,紫萝就来通报说,大理寺卿王洵王大人请求陛下准予接见。(昊月国凡是三品以上官员如有急事都可以随时谒见陛下)。龙凌心心想,刚说到讨债的,讨债的果然就来了。心里稍想了一下,已有计较,吩咐紫萝说:“请王大人到偏殿凤仪殿稍待,我换了衣服马上就去。”
因为是偏殿议事,不需要像上朝那么隆重,龙凌心褪下朝服,换上一套相对清爽的衣衫,来到了凤仪殿。
王洵看见龙凌心款款莲步而来,身穿一件月白色波纹绸的长裙,上面绣着浅淡的荷叶花纹,外面披着一件雪白的丝罗纱外衫,上面缀着一些小小的珍珠做点缀,头上乌云半挽,斜插着一支带流苏的翡翠凤簪,明丽耀眼如清澈池水中婷婷玉立的荷花。
王洵不禁在心中暗暗叹到“当今国主真是世上难得一见的美人呀!”赞叹归赞叹,王洵可不会像司马遥一样呆呆的站在那里失礼,说着就向龙凌心行礼到:“大理寺卿王洵参见陛下。”
“爱卿平身。”龙凌心径直走进凤仪殿,坐在了凤仪殿的主位上,让王洵坐在右边的客座上。
“爱卿此次前来见朕,有何要事?”龙凌心也不客套,开门见山的就问。
王洵想了一想,还是决定直接说。王洵善于识人,知道龙凌心看上去冲和平淡,其实十分足智多谋,你如果和她绕圈子,她的圈子可以绕的比你更大,最后还是自己吃亏。
王洵想,反正也不是为了我的私事求你,大理寺的事情还不就是朝廷的事情吗?你不把家里的猫喂饱,谁来替你抓老鼠?想着,就直截了当的说:“陛下,近来大理寺因公务繁多,银两紧缺,半月前臣已经上表请奏朝廷多发银两,却迟迟未得陛下应允。前几日,臣听闻内务府霍大人口喻说陛下已经应允,已交内阁拟旨,所以为臣今天特地来叩谢陛下。”

王洵这番话说的着实厉害,他不说自己是来要银子的,而是说因为龙凌心已经答应给予拨款而来道谢,等于丝毫不给龙凌心转圜的余地。而且他还牵出霍思璃,龙凌心如果否认,那霍思璃岂不是在“假传圣旨”,这一招连敲带打,不愧是他“老狐狸”的本色。
听了这一番话,龙凌心心想:爱卿呀!你此等口才心计,不愧为国之栋梁,岂是陈御史柳文星这些草包可比,和你过招,可有趣多了。接着,龙凌心幽幽的叹了一口气,温言道:“爱卿为国为民,苦心操劳,朕岂有不知。但是这件事朕真的是有许多难处。今日正好爱卿前来,朕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一下,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一席温言,可比任何重言斥责更让王洵心惊肉跳。王洵曾为两朝的大理寺卿,年纪虽轻,但是对于君臣相处的行为模式,却是十分了然于心。王洵认为,最容易对付的是昏君,你只要投其所好,巧严令色,就能把他哄的服服帖帖的;接着容易对付的是暴君,你只要一言不吭,三呼万岁,也至少能够明哲保身;最不容易对付的就是像龙凌心这样“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明君,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她对你晓之以情,动之以礼,非让你为国家利益肝脑涂地不可。要知道,你可是吃了朝廷俸禄,受了君王恩宠,得了百姓期望的,如果不答应,就是上对不起天地良心,下对不起黎民百姓,恐怕夜里做梦都会被惊醒。
这不,龙凌心刚刚的一席话,绵里藏针,一时间,王洵倒觉得自己被逼到死角了。
可不是,陛下说有难处要找你商量,你敢不答应吗?
没办法,王洵只好硬着头皮上:“不知陛下有什么难处?臣虽不才,但是如果能为陛下分忧,臣自当责无旁贷。”
看来这个王洵还挺识相的,龙凌心接着说:“大理寺银两短缺的事情我已知道,也亏的爱卿苦心维持,真是受累了。”
“陛下过奖了,臣不敢当!”王洵连忙表示一下谦逊,心想,这世道倒过来了,当国君的开始给当臣子的灌迷汤,我今天可不要输的太难看了。
龙凌心接着说:“不仅是大理寺,现在各部并新建的漕运府都银两短缺。朕想,爱卿一向才思细敏,果敢多谋,对于这种情况,可有什么良策?”,说着就用十分期待的目光看着王洵。
王洵想:我哪有什么良策呀?恐怕是陛下心里早有良策,只等着我入套罢了。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恐怕大理寺也少不得能分一杯羹,也不能算是赔本买卖,就说:“陛下天资英明,恐怕心里早有良策了吧,又何必属下操心。陛下如果有什么吩咐,只要属下能尽微薄之力的,定当万死不辞!”你给我灌迷汤,我也给你灌,看谁的迷汤有水准。
看见王洵答应了,龙凌心已经放了一半的心,她接下去问:“国家财政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户部的人头税和田地税,但是据我所知,近几年昊月国耕田未少,人口渐多,但是户部每年收上来的税银却一年少于一年,爱卿知道是什么缘故吗?”
王洵想了一想说:“那是因为有些豪强家族巧取豪夺,强抢民田,百姓没有土地,只好自己卖身当家奴,而豪强家族仗着朝廷给予的特权,隐瞒土地大小,虚报人口数量,致使朝廷的税银一年不如一年。”
“爱卿说的很对,百姓失去土地,卖身为奴;朝廷银两短缺,步履维艰,倒将那帮子无用之人越养越肥,是可忍,孰不可忍。朕今天找爱卿前来,就是想让爱卿抓出几个首恶的豪强家族,搜集证据、立案侦察,一旦查证属实,立刻审理首犯,抄没家产,归田于民。”龙凌心顿了一下,接着说:“顺带着,抄没家产的来的银两也可以解大理寺和漕运府的燃眉之急。”
陛下竟然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那些豪强家族倒行逆施,造成百姓流离失所,明里暗里,给大理寺添了多少麻烦!王洵早就想这么做了,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现在龙凌心简直就是把机会送到王洵的口边,王洵心想,这碗米汤,我可是没白喝呀!
不过王洵心里还有别的顾虑,当下就说:“但是这些豪强家族势力根深蒂固,又大多在朝中有人,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陛下这样大刀阔斧的将他们铲除,我怕一旦处理不妥会危及陛下的王位……”话已经说到这份上,表示后果可能是极其严重的。
“朕光明磊落,一心为公,问心无愧,自问对的起天下的黎民百姓。爱卿放心,天塌下来由朕顶着,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朕一定会护爱卿周全的。”这时候龙凌心双眸闪闪发亮,意态决绝,一幅傲视天下的气概由然而生。
看见龙凌心这么说,要说王洵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但他为人一向冷静内敛,在龙凌心面前也不愿意过多表现自己的情绪,只是说:“陛下放心,属下一定把事情作的干净漂亮,绝不会给陛下添太多麻烦的。”心想,如果有麻烦大不了我来担着,陛下是个明君,总不能让她被那些阴险小人所害,我当了这么多年大理寺卿,最知道怎么以毒攻毒了。
接着龙凌心和王洵两人开始讨论到底先找哪几个豪强家族下手比较好,凤仪殿里华灯闪亮,一夜无眠……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