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 汉风酒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人边走边说,没花多少时间,就到达了拉法尔口中所说的唐街,一色青石街道,宽约二丈,街道两边是中式土木结构建筑,开着各色店铺,经营的老板差不多都是华人,说话的口音以广东和福建居多。
汉风楼就是马尼拉最好的中式酒楼,处于唐街的中段,巨幅的金字招牌在烈日下熠熠生辉,酒楼布局一如中原,酒楼门口的站着专职的知客侍者,没有王天平常所见那般肩上搭条手巾,对上门的客人点头哈腰献殷勤费话说半天,而是站在门首边行九十度弯腰礼后,再虚引请字手礼:“尊客,欢迎光临汉风楼,希望这里的中餐能让您吃得满意,里面请。”话语简洁又不失礼貌,客人进门后,立即由跑堂侍者上前招呼,把客人引到指定的座位,现在离用午餐时间还早上一刻,所以店堂内的客人不多。
王天去酒楼用餐,一向是进雅座的,这次也不例外,只是这里的雅座是靠窗处用屏风隔成一间间的,虽然不失明亮,但不是那种独立的小间,酒楼侍者很快就送上一壶铁观音茶,然后让侍者带拉法尔去洗浴换衣服,自己则在雅间内饮茶自娱。
拉法尔经过一番疏洗,理顺了头发,刮去胡子,再换上久已不穿的西洋礼服,整个人立即显得精神抖擞,一扫以前的馁唐之气,只是穿着那一套西洋礼服,与王天的长衫大袖玉带站在一起,怎么看都觉得极不协调,这让王天看得直皱眉头,只是不知道拉法尔穿起长衫会是个什么光景?
点上几个汉风楼的拿手好菜,还有一壶花雕酒,这些色香味俱全的中国菜色,让拉法尔直流口水,只是他的手拿着筷子,怎么看都象是二三岁的小儿模样。
“王公子,您真是太大方了,这样的好菜美酒,我只有二个月前被灌醉的那晚才品尝过,那种美味至今让我回味,可是您知道,这二个月来,我吃的一直是剩菜剩饭,而且经常要饿肚子,在这样的日子里,欧罗巴的黑面包都成了我梦中的美味,公子您真是慷慨,竟然请我吃这样的大餐,我一定做好您的向导工作。。。。。。”
王天听到拉法尔又开始喋喋不休的表忠,便用筷子敲了敲桌子道:“好了,拉法尔,你既然饿肚子,就应该先吃东西,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食不语,吃饭的时间尽量少说话。”
“哦,请原谅我的冒失,只因为我的心里太感动了,我马上就吃,马上吃。”
酒楼开始热闹起来,相邻的雅间逐渐有人落座,只相隔一座屏风,隔壁客人的话语清析的传入王天的耳中,王天暗中叹了口气,这样的雅间其实与大堂无异,虽然看不到对方的人影。
相邻的雅间有五六个客人,都是华人,正交谈得热闹。
“王二叔,马尼拉的天气真是太热了。。。。。。”
“是啊,以前到马尼拉都不觉得怎么热,这次确实发觉热多了,在这里停了两天,实在要把人给热死了。”
“大家都别叫苦了,今晚补给完了,明天一早就起锚北上,下个月到广州下船走陆路,年底前就能赶到北京,现在叫热死人,嘿嘿,到了北京你们可别又叫冻死人了。”叫王二叔的好象是这些人里面的头领。

“王二叔,你这一说,就想起北京那冰天雪地寒风彻骨的情形,都把我的心火都降了不少,嘻嘻。”听口气,这人肯定去过北京。
“这去一趟北京就得半年时间,年底在北京办完事再回来,明年到这里又是个大热天,这南北的气温可真是差太大了。”
“是啊,南洋这地方,一年四季气温变化不大,你们有几个从小生长在南洋的小兔崽子,还没见过下雪,这一趟肯定能见到下雪天的景色,等那时候够你们几个好受的,说不定冻成冰棍似的,耳朵变成猪八戒,两只手肿得象馒头,到那时可就哭都来不及了,哈哈哈。”那王二叔向他们打趣。
“不是吧,王二叔,真的会有那么冷吗?”
“那是自然,难道二叔我还会骗你们不成?你们再问问小宋,他可是在北京住了几年的,北京还不算最冷的,更冷的还在关外,说句笑话,在野外撒尿时,一手还得准备根木棍呢。”
“木棍?撒尿要木棍干么?”
“冷啊,这尿一出来,立马就被冰住了,所以只能一边撒一边用木棍敲,否则连你的小**都一起冻住了,哈哈哈。”
这话说得把一众人都大笑起来,几个人互相间取笑起来。
王天听着他们的对话,立即把那个王二叔放在了心上,他出海为的寻找子孙后辈,虽然现在心淡了,但碰上同姓王的,没有不问一句放过去的道理。
一共六个人,年纪从二十多到四十多岁不等,都穿着青布直裰,脑后拖着辫子,前额寸许长的头发,有一段时间没有剃了,六人中除了那中年人长比较文气,其余的都是孔武有力之辈,发现间隔的屏风被人移开,看向王天的神色有一种戒备之气,再看到拉法尔这个洋人又变成了仇视的眼光,雅间内的气氛立即冷淡下来。
“这位公子,不知有何见教?是否因为我等大声喧哗,扰了公子的清兴?我等鲁莽,公子勿怪,在下在此陪礼了。”听声音象是被称为王二叔的中年人抢先出面,向王天作揖陪礼。
王天上下的打量了一下这个姓王的中年人,淡淡地道:“客气了,是在下扰了你们的酒兴才对,在下王天,自琉球而来寻亲,刚才于邻座听得有同姓客人,所以冒昧前来相见。”
那王二叔笑道:“在下姓王,名吉,可是公子要找的人?”
王天笑道:“也许吧,本支在明崇祯年间有召文召武两位兄弟传下,后人的名字我就不清楚了,但我带有一件信物,可用来相认,不知你可曾见过?”说罢,一块人象玉佩出现在他的指间,递到王吉的面前:“姓王,并有这样一块玉佩的人,就是我要找的人。”
王吉凑近看了看玉佩,又想了想,慢慢的摇了摇头,道:“王公子,实在不好意,我记不得哪里有见过这样的玉佩。”
王天得到了答案,心里微微有些失望,这人也姓王,但不是他要找的人。
“咦,好眼熟啊,让我仔细瞧瞧。”一张年青的脸凑了上前,瞪着大眼睛看着玉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