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穿越 第二节 落在芭蕉树上的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蛋蛋”的死、让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中的“红旗小学”再也难以为继,校领导陷入深深的自责中。“护校队”随即被解散了。
“要是再早几天解散“护校队”就好了,就不会出这么大的事情了。”
“可事情已经出了,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处?赶紧想想怎么善后吧!”
“是赵鑫,一定是赵鑫,都是这个可恨的孩子。”
所有人都无语……学校不是还表扬过他吗?不是还立他为“楷模”吗?不是还享受了他为学校带来的“利润”了吗?
“过河拆桥是所有人的本性,当危难来临的时候,当所有人都需要自保的时候,这时候急需有一个人站出来为大家承担责任。”
“嗯!我承认这话是对的,可再怎么排,也排不到赵鑫出来承担责任,好好的想想吧!赵鑫究竟做了什么事情需要承担责任呢?”
赵鑫已经为他“护校队”的财产找好了买主,那就是学校的大厨“胖根”,胖根高兴地、以很便宜的价格就接收了“护校队”的所有物品。
“胖根”没有理由不高兴。
“这些东西好啊!只要放上几天,打个滚就会升值好几倍的。这些东西多数可都是用都没用过的好东西啊!”
赵鑫马上就要离开这个让他快乐地渡过了六年学习生涯的学校了,以至于他在走的时候还有些伤感。
“我的母校,我生活和战斗的地方。”
“我的母校!让我成长的地方。”
“给了我美好童年的地方,让我终身难忘的地方。”
“别伤感了孩子,你就要进入更高级的学校学习了,那将是一个全新的环境。”
赵鑫当然终身难忘,在他离开学校不久,赵家结束了对“红旗小学“的赞助,名誉早已败坏的“红旗小学”终于关门倒闭了,这所名噪一时的、优秀的、贵族的学校终于结束了它的辉煌。它的门前不再车马隆隆,换之而来的荒草凄凄。很多人都痛心极了。厨师“胖根”也痛心极了,因为他手里积压了很多赵鑫以便宜价格卖给他的“护校队”遗产。
凡是了解“红旗小学”的人都这样说:
“赵鑫应该为“红旗小学”的倒闭负有一定的责任,虽然他是一个孩子,虽然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学校领导的管理问题,但赵鑫还是绝对的难逃其咎。是他改变了一所优秀学校的风气,是他把社会上那些丑恶的事物带到了学校,毒害了不懂事的、孩子们的幼小的心灵。”
赵鑫的父亲赵熙虽然不太相信外界关于自己儿子的这些传闻,但他还是因此而动摇了,原本打算把赵鑫送到国外读书的想法也因此而放弃。
“真的不打算把他送出去了吗?国外的教育环境比国内要好很多呢!”
“还是把他留在身边的好。这样我心里会踏实许多。”
A市许多中学都不太愿意接收赵鑫了,他在“红旗小学”读书经历的传闻,足以使多数“名校”对他如避蛇蝎。但这根本就难不倒相当有钱的赵家。高额的赞助费足以使任何以“名校”自诩的学校动心。这不是吗?A市最著名教育家“凤梧”先生一手创办的、著名私立中学-—“梧桐中学”的大门已经向赵鑫打开了。但是赵鑫已经对学校生涯失去了兴趣。
“我不想再上学了。”
“孩子,这绝对不行,你刚才小学毕业。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
“我就是不想再上学了。”
“嗯!难道你嫌这些学校档次不够高吗?难道想去国外上学吗?好吧!我们这就为你联系。”
“好吧!不要把我送到国外了。”
进入中学的赵鑫依旧没什么改变,依旧是以那脏兮兮的面孔出现在学校同学面前的,这一点让他的妈妈很头疼。
“这可不是一件有教养的事情,你每天这样脏会让人笑话的。”
“孩子,尽量把痰吐在纸巾里再丢掉好吗?”
“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可不许再拿袖子去擦鼻涕了。”

“哦!孩子,不许随地大小便,你不再是小孩子了。”
“认真地在学校学习,打个好基础,中学毕业就去国外读书,你爸爸早就想把你送出去了,可是……可是我们又都舍不得你。不想你这么小就飘洋过海。”
“好的。但是我可不想去国外,我觉得这里挺好的。”
“中学当然和小学有很大的区别,其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中学里的孩子在年龄上,至少是比小学里的孩子要大上那么一点点。”
“语文是一门很重要的科目,不管以后要学什么,语文都是基础,道理很简单,如果连字也认不全,那是什么都学不好的。因为我们的教科书都是中文书写的。”
以上的两段话是A市著名中学“梧桐中学”的创办人“凤梧”先生的名言。
“凤梧”作为A市最有资格的“教育家”之一,一向以善于调教那些不听话、不上进的富家子弟而闻名于教育界,凡是经过他调教的孩子,大多都抛弃一切恶习,积极进步地成了“栋梁之材”。以赵鑫的“闻名”程度及赵家的“财富”程度,赵鑫理所当然地受到关注,成了“凤梧”先生亲自教育的对象。
“凤梧”先生不但名言多多,而且才华也相当的出众,在他极年轻的时候写出了多部的成名作品,虽然有抄袭之嫌,但这并不妨碍他那不断直线上升的名气。
现在的“凤梧”先生更是了不得,好多著名企业的宣传词儿,大多都是出自他那犀利的笔下。“凤梧”先生疾恶如仇,敢说敢做,尤其是看不惯那些自认为出身特殊而凌驾在普通老百姓头上的“富家子弟”。当然,“凤梧”先生也是一个普通的凡人,他也是需要生活的,既然要生活,当然就离不开钱。
在A市,“凤梧”这两个字几乎就是一个品牌,凡是有这两个字出现的地方,崇拜赞叹之人不以数计。“梧桐中学”自然也因“凤梧”先生而名声大噪。
赵熙深深为赵鑫摊上了这么著名的一个教育家而庆幸。赵鑫如果能一直在他的教育下成长,去不去国外上学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学生们的开学典礼上,“凤梧”先生和他的学生们这样说道:
“没有梧桐树,安有凤凰来,我们“梧桐中学”就是一棵梧桐树,可是吸引来的究竟是“凤凰”还是“鸡”,那就让时间来证明吧!不过即使你们在进来的时候都是“鸡”,那从这里出去的时候也都会变成“凤凰……”
他看着所有学生茫然的眼神,又接着说:
“你们知道我的笔名为什么要叫作“凤梧”吗?在我年幼轻狂时,一晚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我梦到了一只凤凰落在了梧桐树上,于是风雨停歇。我醒后,心有所感,给自己起笔名为“凤梧”。……打那以后,我以“凤梧”为笔名,勤学不辍、奋笔疾书,不知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迷人文章。啊!我至今仍在怀念那“梦里花落知多少”的伤感年代。”
赵鑫也想起了那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那晚的雨滴打在芭蕉树上的声音是多么的清脆。“秋萍”呢?她现在在哪里!
赵鑫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赵鑫,你不认真地听我说话,你自己笑什么呢?”
“哦!我想起了芭蕉树。也是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让人“心有所感”的夜晚”
“你……你……我……呵呵!赵鑫同学的思想可真活跃。你再说说,梧桐树和芭蕉树相互有什么关联吗?”
“凤梧”先生不亏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在第一时间就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和拓宽孩子的思路。
“嗯!我在想,您梦到“凤凰”落在了“梧桐树”上就给自己起了笔名叫“凤梧”,如果您那天要是梦到一只“鸡”落到了“芭蕉树”上了?那您该叫什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