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选拔 第一节 “洗髓经”里的秘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后一座无名的“灵骨塔”地宫终于被赵鑫挖开了。
“阿弥陀佛,老和尚保佑,你生前要是个大财主才好……万万不要再让我空手而归了……我已经实在是再也经受不住刺激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赵鑫嘟嘟囔囔的往里走,可当他钻进去的时候,依然是失望,极度的失望加愤怒,地宫中并没有他想象中的财宝,也没有大将军孟汉卿想要的、形状如莲花般的“金光血舍利”。哪怕只是连之前几座“灵骨塔”中都有的木鱼也没有一个,只有一个“破泥坛”,一个装“灵骨”的“破泥坛”。失望之下的赵鑫狠狠地抓起了这个“泥坛”,用力地把它摔到地宫的墙壁上泄愤。
泥坛被摔烂了,可这次里面居然没有掉出“灵骨”,而是掉出了一本薄薄的丝绢册页,犹如抓住水中救命稻草的赵鑫忙将这薄的“绢册”捡起,他知道此册页既然能在这地宫出现,应当不是什么寻常之物。如果把这“古董”拿出去给那识货之人,定能换来大把的钞票。
又因地宫中只靠他那打火机微弱的火光照亮,实在不便于立时翻看“绢册”中到底写了点什么,所以他只将其揣入僧袍中,匆匆爬出。
“绢册”再值钱,那也不可能立即变现钱,发财的梦也就暂时不能实现,逃跑的路费攒不足,赵鑫也只好一心一意地去做和尚了。依旧是“青灯古佛”、依旧是“粗茶淡饭”、依旧是日日没有尽头的“朝钟暮鼓”、依旧是那千年不变的“香熏经洗”。
一心想摆脱困境的赵鑫也曾试着去练习他在“藏经阁”石壁上偶然得到的武功图谱,可只随着图谱做了几个动作之后,就觉得这图上的功夫太过于艰难,以至于他很难进行下去,再翻开塔墓中得到的丝绢册页来看,上面的内容也是晦涩深奥,没有标点符号断句不说,而且多数的字他都不认识。但他想:
“既然是宝物,那就不会谁都能看得懂。”
好在出家的和尚有的是无聊时间,字不认识,可以去学,既然书是在和尚的塔墓中得到,那必然是和佛经有关。于是他开始早晚的诵读佛经,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因佛而感化,而是他想借着读佛经的名义来解决他的实际问题,那就是——多认识一些字,好尽快看得懂那本书上的内容,以便尽快的发现“书”的价值,在碰到卖主的时候卖个高的价钱。
岁月悠悠,春去秋来,转眼间赵鑫已出家半年多了,佛经上的字也差不多都能认识的全了,那本书的内容他也差不多都能通读而下:
“每于夜静时,两目内含光,鼻中运息微,腹中宽空虚,正宜纳清熙。如来大慈悲,演此为《洗髓》。”
看到“洗髓”二字,赵鑫一阵欣喜:
“嗯!这是孟汉卿一心想得到的“洗髓经”吗?嗯!差不多是了,孟汉卿说这书上的内容可以强身健体又是怎么回事儿?书中说的“每于夜静时,两目内含光,鼻中运息微,腹中宽空虚,正宜纳清熙”又是什么意思?每天半夜爬起来让自己的两眼放光?那不是跟鬼一样了?”
再往下读,他逐渐的知道了这本“洗髓经”的由来:
原来当年少林寺的开山鼻祖“达摩祖师”在嵩山五乳峰面壁九年离开后,少林僧人在祖师面壁的洞中发现一个用蜡封住的铁盒,打开后发现盒中有两部梵文写成的书,那就是后来的“易筋经”与“洗髓经”了。
当时少林寺精通梵文的僧人只有二祖“慧可”禅师,虽然“慧可”深得“达摩”之髓,又被“达摩”授予衣钵,但“慧可”也只知经文上记录了部分的“运气吐纳”之法,而对这两册经文上所载的,与“运气吐纳”相对映的佛理也是讳莫如深,读起来不能完全通畅。
由于暂时不得其法,为防止佛法谬传,因此“慧可”禅师也并没有急着将之译出,而是将“易筋经”留在寺中,他自己则带着“洗髓经”云游天下,寻那明佛理之人共同研习。

寺中对梵文一知半解的少林寺僧人见“慧可”外出云游,只好按着各自的理解去强译“易筋经”,导致后来少林功法多如牛毛。这也都是从“易筋经”中派生出来的。
数年后,禅宗二祖“慧可”在峨眉山天竺高僧“般剌密谛”的帮助下,才完全通释了“洗髓经”文中所载的内容,并将“洗髓经”结合佛理译成中文。而此时的少林寺中,还在为“易筋经”的内容发生着争执。
慧可法师带着已翻译完成的洗髓云游归寺后,才发现“易筋经”内容已被篡改的污七八糟,由此演变出来的内功心法也在寺中大行其道。
个人自有佛缘与对佛法的理解,无论修习“易筋经”还是“洗髓经”那必须要同时配合着对佛法的禅悟,二祖“慧可”为防止寺中僧人因习武而疏于佛法,因此并没有将“洗髓经”译文拿出,而只是将“洗髓经”原文交与寺中僧侣,又自去云游。只在临“圆寂”之时才回归寺中。
至于“洗髓经”译文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座无名的“灵骨塔”中,书中并无记载,赵鑫自然也不会深究,但他知道:
“如果真的能按照“洗髓经”中所载的功夫认真练习,那以后武功高强是肯定不成问题的。”
至于“洗髓经“需要配合着对佛法精研与领悟才能达到最高境界的说法,赵鑫并不以为然。
“我又不是一个真的和尚,学着够用,能在抢劫的时候不被别人抓住或者打死就行,念那些阿弥陀佛经干什么?”
既然知道这一切缘由,赵鑫也就明白了“洗髓经”只是“呼吸吐纳”练习内家功法的一种特殊法门,并不要摆出那些怪异的姿势,因此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修习。每日的早晚课和空暇的所有时间,赵鑫都用来练习那“洗髓经”
匆匆又是数月,练习了“洗髓经”后的赵鑫觉得自己的身上起了很大的变化,虽远不能在与人格斗比武中获胜,但也觉得神清气爽,耳通目明,周身舒畅,走起路来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蹒跚而行,而是变得虎虎生威。
这一天赵鑫在“洗髓经”译文中读到:
“胁腹运尾闾,摇肩手推肚。分合按且举,握固按双膝……叩牙鸣天鼓,两手俱掩脐。伸足扳其趾,出入六六息”。
突然想起:
“我那卷轴上好像画有这些怪异动作的图画,是不是跟这个“洗髓经”有些什么关系?”
他忙将卷轴拿出,跑到寺外无人处仔细观看。原来“洗髓经”中所说的动作法门,竟在卷轴中都有与其对照的图形。
原来当日“达摩”面壁参悟出“洗髓经”后,怕后人不明经文内容,以至误练伤身,就将练习“洗髓经”的动作要领在卷轴上画成图形,以供后来发现之人参习使用,但他又担心此卷轴落入“与佛无缘”之人手中,因此便将卷轴密封于身前面壁石上,待到“与佛有缘“之人出现,自会发现此卷轴。
“少林寺”寺众对“达摩”那是何等的尊崇,凡“祖师”之灵物,无不战战兢兢的小心收存,生怕有所损毁,有又何人敢如赵鑫那般对祖师灵物不敬?别说是上去拿脚猛踢猛踹了,就是平日里拂拭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唯恐惊扰祖师那佛体圣灵。
这也算是造化弄人了,卷轴却偏偏落入了赵鑫这个“与佛有缘”之人之手。“达摩”若佛明有知,定然不会放过赵鑫这个糟蹋他的臭小子。
有了“洗髓经”的根底,现在的赵鑫觉得这些图谱练起来也不如刚开始那么艰难了,虽然好多动作需要身体的柔韧性需要配合,而赵鑫却恰巧对此有过练习,想起这些,他不禁有些感激当年那个曾把他折磨的要命的“古奇”老师了。正是“古奇”的折磨,让他现在练习“洗髓经”的时候才不至于一切都从头开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