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暗战 第三节 差点就去捎口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书赶出些存稿,本周每日两更,一更时间:下午15:00—15:30;二更时间:晚上21:00—21:30另外我的书是新书,我想在第二天的上午10:00左右的时候把晚上更新的那章再重新更一遍,一来是纠正错字及语句,二来也想让更多点的人看到,望大家给多一点点理解。(并没有假更新的意思)另:本书较细大纲已拉至30章。定会如期完成。如无特殊意外情况,保证每日更新。(虽然人的一生中是总有意外的。)往后自认为章章精彩,但到底如何,当然不是我说了算。
―――――――――――――――――――
“耶律朵朵”在一旁听到,差点没蹦了起来。
“瑛儿,你说你看到了谁?”
“是……是驸马。”
“这……这怎么可能,他不是死了吗?”
赵鑫接口道:
“他根本就没死,那是装的,本来我也以为他死了,结果昨天晚上差点被他给活埋了!这条疯狗。”
赵鑫转头又对瑛儿说:
“后来你就藏了起来,等萧思远走了以后又救我出来了?”
瑛儿点点头:
“我看他把洞口堵死了,可着急了,可是他也不走,就在洞口坐着,天快亮的时候才离开。他一走,我就赶紧过去把洞给挖开了,看见你都没气了……”
赵鑫看着瑛儿那磨破了的十指,知道她一定是用手把那洞挖开的。
赵鑫叹口气:
“为什么不戴手套……”
“耶律朵朵”怔怔地坐在那里,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过了一会儿她突然道:
“不行,我要去告诉父皇,就说那个萧思远没死,他装死的。”
赵鑫笑笑:
“你看见他没死了吗?”
“耶律朵朵”一怔:
“你不是看见了吗?”
赵鑫摇摇头:
“唉!说出去谁信啊!一个死人又复活了。你的父皇要是问你要证据,你怎么办?”
“这……我就说是你看见了嘛!我父皇一定会相信我的。”
赵鑫又摇摇头:
“你不许去说,你那样会害死我的,再说我也不可能去给你作证。”
“耶律朵朵”只低着头在那里发傻,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赵鑫也不知道他说的话“耶律朵朵”到底听进去没有……
赵鑫的日子就在提防萧思远的不安中渡过了,直到几日后,辽后宫中有太监到公主府宣太皇太后懿旨,诏赵鑫入宫,说是“述律”太皇太后要见他。赵鑫云里雾里的,不知道这“述律”太皇太后是谁!又怎么知道有他这么一个人,而且还要召见。当时不及多想,收拾一下,并换了干净的衣服随太监入宫。
这个“述律”乃是辽“契丹”史上一个十分强权之人,虽身为女性,但其行事、性格却比男人更为强悍。也更为有远见。她是一个主张多民族共存的人,并不主张那种整日打打杀杀地去抢人地盘,尤其在对待汉人的态度上,她比多数的“契丹”人都更显得宽容。
当年“耶律阿保机”在定州王处直的诱惑下,下令倾国出动,与晋王李存勖争夺“金帛山积”而又有“燕姬赵女”的镇州。述律皇后闻之极力劝戒,她说:
“我有牛马之富,西楼足以娱乐,又何必去那么远、抢些对我们没什么用的东西?我早听说晋兵勇猛,乃天下不多的强兵,你这一去,万一失败了,那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只可惜“耶律阿保机”利令智昏,不听劝阻,终于大败而归,后悔莫及。由此可见,这个“述律”皇后实在是“契丹”少有的明智之人。
不仅如此,在“契丹”的民间传闻中还有更玄幻的事情……说是“述律”年轻时有一次见到了“地神”站到了“辽水”和“土河”的交汇处,但一看见她,地神却慌忙避开了,这种传闻使她在当时信仰神灵的“契丹”社会中更充满了神秘感,无形中就增加了他的个人威信。
赵鑫是在皇宫中看到这个传奇中的、行将朽木的老太太的,“述律”太皇太后当时正喝着一杯“茶”,她喝的是那么的专心,以至于赵鑫站在她身前不远的时候,她似乎都没有看见。
其时的“辽”国,久慕南朝文化已久,而茶文化又是当时南朝文化构成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契丹”,好多贵族都以能喝上南面过来的茶叶而觉得荣耀。他们对“茶叶”可以说是到了求之若渴的地步,这个“契丹”的“述律”太皇太后就是个好茶之人,只可惜当时连年战争,贸易不畅,想要喝上一些好的茶,可谓是难之又难!
“好茶”。
“好茶?什么茶会让他这么专心呢?”
赵鑫好茶可见得太多了,他的爸爸就是个爱茶之人,每年新茶下来的时候,赵家的各类茶叶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赵鑫虽不太爱喝,但耳闻目染的,多少也受了些熏陶,他刚才进屋的时候就闻到了茶味儿,可是他觉得这茶并不好。但是怎么个不好,他却也说不出来。
“述律”太后缓缓地将青瓷茶碗放下。微微叩击了一下几案,旁边婢女移步上前准备斟茶,赵鑫见之,忙抢先一步上前,将那青花大瓷壶端起,对准茶杯,来了个“凤凰三点头”。茶斟七分满,赵鑫将壶放下,双手下垂,呈恭敬状退后几步。

只这一瞥间,赵鑫就看到了茶碗里漂了数截茶叶梗,心道:
“喝的是什么破烂货,居然连茶树枝都泡进来了。”
其实在当时的辽国,喝的多数都是“团茶”,就是把那些乱七八糟的茶叶都压在一起的那种茶,而好茶叶根本就不会给他们出口。即使就是这“团茶”,对“契丹”人来说,都已经很不错了。
“述律”太皇太后看见赵鑫熟练的冲茶手法,微微颔首,以示嘉许,赵鑫则报以腼腆一笑。
“赵鑫?”
“是!我叫赵鑫。”
“述律”太皇太后问了这么一句就不再吱声,自去喝她的那一碗“团茶”。
赵鑫此时才注意到,这个太皇太后居然一直都在用一只手喝茶。姿势一点都不美观。
“她的那只手呢?难道没了?真邪门,这老太太处处都透出古怪,长得那么丑,却偏偏在自己的脸上擦上厚厚的白粉。还穿得花里胡哨的,戴了那么多的金银首饰,也不嫌沉,真是没品位,好像一个暴发户。”
“述律”太皇太后又呷了口茶:
“听说你看见了‘耶律朵朵’死去的夫君萧思远?”
赵鑫闻听,心说不好:
“定是‘耶律朵朵’这个蠢丫头把我出卖了,不让她去跟别人说,她怎么就不听呢?现在可坏了,听说这辽国的太后都姓‘萧’,他们一定是一家的。他是不是知道了我和公主睡觉的事情?管他呢!我先给她来个死不认账再说。”
“回太皇太后,我没有看见。不知道您是从何得知?”
“述律”太后奇怪地看了赵鑫一眼,不再理睬……似乎是说:
“你居然敢反问我?胆子不小啊!”
赵鑫见太皇太后不再睬他,有点生气,心说:
“你们这‘野蛮人’真的是一点礼貌都没有。你是太皇太后又怎么样,老子……”
当即他脑袋里的血又要上涌,脚往后迈了一步,就想转身出去。但想了想又觉得不行,于是只是傻傻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电视里都是这么演的,这个时代一点民主都没有,我要是一走,这老太太说不定认为我对他不恭敬呢!很有可能就杀了我!你不说话,那我也不说话,你要是觉得没意思,就放我走好了。”
果然又一盏茶后,“述律”太皇太后朝赵鑫挥挥手,示意他退下。
赵鑫正巴不得走呢,学着电视上的样子,退后几步出了宫门,转身而去。
“莫非这个丑老太太是想看看我这个‘孙女婿’的样貌?看看我是不是与他的孙女般配?莫非真的想让那个‘耶律朵朵’改嫁给我?可瞧着不太像……哈哈!不知道了。”
赵鑫临走时斜眼瞥见……
后宫“宫帷”中走出一个锦衣妇人。
“这个女人是谁呢?她为什么要鬼鬼祟祟地躲起来偷听我们说话?”
锦衣妇人走到“述律”太皇太后身前,恭敬道:
“太皇太后,这下人满口的胡言乱语,到处谣言说是看到了已为国殉身的‘萧思远’,企图造成朝野混乱,泼脏水给我‘萧’家。刚才不是还说要派他去“给先皇捎口信”吗?怎么就这样放他走了?”
“述律”太后衣袖一扫:
“他并不合适去。先皇不太喜欢这个汉人为他传信儿。更何况他只是个下人,是没有资格去的。”
锦衣妇人又要说什么,可“述律”太皇太后已经累了,眼睛已经闭上准备休息了。
“是,太后。”
在大辽国谁都知道,凡是得罪过“述律”太皇太后之人,都被太皇太后派去“给先皇捎口信”去了。先皇自然是那辽国的开国君主“耶律阿保机”,“述律”太皇太后就是“阿保机”的妻子“述律平”。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断腕太后。”
辽国自“耶律阿保机”死后,权利斗争极其厉害,当时反对这个“述律”太后的大臣是非常非常多,“述律”太后让给“耶律阿保机”看守墓地的卫士把这些反对她的大臣都给抓起来杀了,说是:
“你们去给我的夫君捎个口信,汇报一下我们这里的情况吧!”
这给先皇捎口信的事情自然是谁都不愿意去做的,但要是不去,那就是对先皇的不尊敬,也一样是要被杀头。因为这是在首领死后,家族大屠杀祭祀习俗中所残存下来的一种奇特风俗。是必须要遵守的一种风俗。
当时一位名叫赵思温的汉人官员,在他被派往执行此项任务时说:
“给已故可汗送消息这种荣誉应该首先归于可汗的遗孀。我去并不合适。”
而“述律”太后答道:
“很遗憾,对我‘契丹’的部族来说,延续我的生命是十分必要的。但我自会用我的方法来表达我对先皇的尊敬。”
随即,“述律”太后果断地砍下了自己的一只手,并且派赵思温给先皇捎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