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阴云四起三·噩耗(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周河西道西平郡,西平侯府。
西平侯李纲烦闷极了,一日数次问侍臣:“石申回来了没有啦?”
司马石申到洛阳去了。他是李纲的秘使,已经派出去有一个多月了至今没有音信,李纲怎么能不着急呢?此次西镇老王爷病危,而世子王睿则滞留洛阳,此时西镇军中二爷王弘文正在安定主持西镇关陇地区的军务,四爷王弘威更是远在沙州。此刻离凉州最近的就是自己了。这是天赐良机啊!
李纲素来自负,一直觉得自己在西镇诸将中是最有能力的,除了王弘策他看不上任何一人,即使二爷、四爷他也认为二人不过是仗着老王爷的势罢了。但是自从收复金山以来,自己便一直驻节西平。这个贫瘠的城市,四周旷野荒凉凄黯,一望无余,全是荒地。除了那望不到边际的荒凉和叫不破的寂静以外,一无所有。
倏忽十余年,自己任劳任怨、恪尽职守,替他们王家守护着西南大门,却并没有得到任何应有的回报。他已经不负当年了,原先健硕的身型开始发福。虽然还是那么豁达,但心事却越来越重。望着自己开始染霜的双鬓,岂能甘心!自从派到西凉探听消息的细作,传出了老王爷病危的消息以后,他再也坐不住了。
此时还有火上浇油的。
有个叫曾海的人,在玉门关任过小官,由于军中聚赌,被巡视边务的王弘威查知后,原先欲判死罪。后来由于众将求情,免了死罪,重责五十军棍之后,削去了军籍。他流落江湖后,却孜孜不忘复仇。不知怎么竟相中了西镇的二号人物李纲。他不惮麻烦,伪造了西镇各郡、县各地方官员的书札,还有十分逼真的官封、印信、画押和图章等舞,并伪造了一批书函。这些书函的内容,都是要联络在一起,共同起事,以推翻王氏。他把这些东西编成一册,携带此物辗转来到西平,住在城中的客栈之中,然后给李纲写了一封血书,书中说,请侯爷看看这些书函,就知道西镇诸位同僚,都有推翻王氏的愿望,就等待侯爷振臂一呼。侯爷若出兵,必然会天下响应!
这封信阴差阳错,并没有送到李纲手中,却不知道怎么被西平郡刺史得到了。看到书中涉及到如此众多的地方官员,又真假难辩。他便自作主张,将那些书函焚毁。只是命人将曾海写给李纲的血书,送往西凉。
此时的王弘策已经不能理事,他在病榻上见到了这一封血书。他心里明白李纲此人心高气傲,要说谋反却也不太可能。但是事出必有因,即使这一次李纲与此人无关。可是,有其一次就会有其二,这样没完没了地策反下去,谁能保证李纲不被说动?现在不会反,要是自己……王弘策对李纲的疑虑,由此而愈深。
得知此事后的李纲,慌忙亲自到西凉去面见王弘策。王弘策在病榻上接见了他,并宽慰了他,让他安心戍边,不要想其他的事情。对于那封信老王爷只字未提。
就这样李纲心怀揣测地回到了西平,一切如故就这么过了十数日。他派出了大量的细作潜入西凉,却没有打探到任何动静。西凉那里越是没有动静,李纲的内心越是不安。终于他召来司马石申商议。
闻听侯爷召见,石申匆匆安排了几件事,便急忙进府了。
李纲正皱着眉头想着事情,挺着略显肥硕的身躯躺卧在木榻上。听到石申参见的报号,竟霍然坐起,将两个打扇的侍女吓得尖叫一声丢下大扇。李纲生气得呵斥道:“蠢货,下去!”两名侍女忙一叩头便连忙碎步下去了。李纲向石申招了招手,笑着拍拍木榻说道:“来,过来,这里坐!”石申走了过去坐在了李纲旁边。
“司马啊,现在外面的形势你应该很清楚吧!我要你帮我办一件事……”李纲的声音突然低了下来。听着听着,石申的心却是越来越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第二日,石申化装后偷偷得离开了西平。
……
等石申到达洛阳之时,简直不认识这个以风雅锦绣闻名于天下的都城。
天街之上,除了兵器铺照常兴隆外,绝大部分商号酒肆都关了门。街巷之上,风吹落叶,行人稀少,萧瑟清冷中弥漫着一片肃杀。不断有一队一队的铁甲步卒开进各条大街。城中无论男女,都是大步匆匆,好象都在办着紧急大事一般,和洛阳人平时的闲逸风雅大相迥异。更令石申惊讶的是,洛阳的外邦商铺几乎全部封门停业,几条外商云集的大街几乎通街冷落,竟没有一家开业的。于是他决定先找家客栈住下,打探下情况,再徐徐计议大事。在连续碰了几家闭门羹后,在棋盘街尽头终于看到了一家,这家客栈是青砖房屋,门厅用清石砌成,门口蹲着两只石牛。在这洛阳,这家客栈只能算个末流小店而已。但却是石申能找到打开门做生意的唯一一家。

石申牵马来到门前,门厅上的那个小厮一见有人过来,脸上便露出不快,未等石申开口,便摇着手说道:“不营业了!不营业了!”石申此时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眼见天也快黑了,他忙哀求道:“小哥,我是从安定来的。路途遥远,我只是想借个地方住宿一宿,落落脚,你看这天也黑了,就行个方便吧!”小厮思忖了下说道:“那好吧!请进!”
将马交给小厮后,石申绕过影壁。便见两排客房夹着深深的庭院,整洁异常,只是房间都黑着灯,显然没有客人。石申正在打量,那小厮已经走了过来:“客官,请跟我来!”石申忙答应一声,跟在小厮后面穿过客房庭院。来到个小院。进了房间后,小厮点亮了灯。石申说道:“小哥,麻烦你给整几个小菜,饿煞我了!”小厮答应一声,走了出去。
没多少功夫,小厮就端着托盘进来了。一盆热腾腾的鱼汤,一份牛肉,还有些小菜和一摞馒头。石申此时当真饿急了,抓起馒头就狼吞虎咽起来。虽然在津津有味地吃着,他还不忘偷偷瞟了眼那小厮。只见那小厮正束手站在一旁,楞楞地站在那发呆。石申眼珠一转,计上心头,他放下手中的馒头,长叹了口气。这小厮猛回过神来,“客官,莫非这饭菜不合您胃口!”石申道:“小哥,不瞒你说。我是个生意人,原打算来这洛阳膏腴之地做点小买卖,哪想到现在洛阳这么萧条!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啊!”
那小厮左右看了下,然后低声说道:“客官,你这次来的可不是时候啊!”“怎么说?”石申故作疑问道。“出大事了!上半月,金镛城闹火灾!里面的那些军爷没一个逃出来的?”听到这话,石申不由得心一惊,金镛城里不是驻扎着我们西镇的弟兄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赶忙抓住小厮追问道:“怎么发生的火灾啊?”
小厮见他如此紧张,顿时慌了手脚,“我也不知道啊!以后大街上就有官兵静街,听说还抓了许多大官!别的我就不知道了!”说完,挣脱了石申跑了出去。
石申颓然地坐在了榻上,这乃是什么火灾啊,明明就是预谋已久清除异己的行动啊!看来何洋真的要对西镇动手了,幸亏自己早有准备啊,否则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一夜没睡,早早起床,再问过小厮地址后,立刻按图索骥地寻到了权知凤鸾台平章事袁曾的府第。因为他知道自己如果贸然地求见何洋的话,官卑职小的自己肯定不会得到召见。与其自取其辱,倒不如另择他人引见。于是他决定先去找袁曾,这位老大人可说的上是何洋的心腹智囊,要是由他出面引见的话,定能成功。
袁曾听说西平侯府来人有事求见之后,立刻接见了他,在问明来意之后,喜出望外,原先他和何洋商议的时候,就考虑过要是真和西镇翻脸,杀掉王睿之后,如何应付王弘策疯狂的进攻。现在除了北镇外,朝廷也就是何洋的控制之地实际上只有辽东道,河北道、河东道、京畿道、淮北道这五道罢了,外面东、南、西加上汉中四路藩镇无不虎视眈眈,要是和西镇贸然开战的话,其他几路藩镇定会伺机而动。现在实力最强的西镇内部出现异动,怎能不让他高兴呢?
他立刻带着石申去大将军府。
密议许久之后,第二天朝堂之上,何洋就出班启奏,说秦王王弘策戍守西疆几十年,劳苦功高,现在年事已高,应该回京颐养天年。进亲王爵,镇西大将军之职由李纲述任。那小皇帝又不懂得这么许多,一概准奏。
翌日,一队甲士簇拥着一辆诏车驶出洛阳。而石申则先期离开了,他要把这消息早点告诉给将军,好让将军早作准备!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此时另一批人马早就在他们之前就已经踏上去西镇的道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