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淮河之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要能过了淮河就能得救了,就可以回到家乡了!这样的幻想驱使着周军一直冲到了淮河水里。
在寒冷彻骨的淮河水中,一下子挤进来数千人,本来就不怎么会游泳,又穿着甲胄,人头只是上下扑腾了几下,就被浪头无情地卷走了。
虽然亲眼看到这一惨剧,虽然想要止住脚步,但身不由己。原因他们都是却被身后的数以万计的自己弟兄簇拥而来的,顿时又有数百人被吞没。
“投降吧!投降就可以免你们一死!”
在后面追赶的吴军大声地喊着、喊着。当那些周军听明白之后,便纷纷脱下了甲胄,扔掉了武器,在泥水中举起双手跪了下来。与其毫无意义地死在河水之中,这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
此时的韦放在斩杀了数十敌人后,突然发现了自己的目标,便撇下别人,独自朝着目标冲去。
他的目标就是已被流箭射中了肩部、正在逃命中的周军主将、齐王周元。此时,他手下的几十骑的亲卫大半已经死伤,头盔不知在什么时候掉了,披散着头发,朝着岸边退去。
“周元!哪里走!纳命来!”韦放挺着长枪冲了过来。周元的几名亲卫立刻用长矛拼死阻挡。无奈难有作为,瞬间便鲜血飞溅,躺倒在泥中。
这时,周元孤身一人,左冲右突,也不能杀出重围。韦放用长枪指看周元狞笑着说道:“齐王殿下,你的首级我笑纳了!”
正当韦放要放马冲过去的时候,就听斜刺有人高呼一声:“南蛮,看箭!”随即一阵劲风直扑过来。韦放说声:“不好!”赶紧甲缰绳扣住马头,再用枪拨掉这夺命的一箭。
周元扭头一眼,原来是梁义直驾着一艘船赶来救他了。
“殿下,快上船!”
绝处逢生,周元急忙朝着梁义直踉跄地跑去,而韦放那里肯放过,在后面紧紧追赶着。眼见渐渐近了,梁义直赶忙放箭,依然是势大力沉。韦放只得停下挡箭,当缓过身来还要追赶时,周元已经登上了小船。在斩杀了几个想要趴上小船的小卒之后,小船便飞快地离开了南岸。
韦放对着渐渐远去的周元,懊恼地说:“这回便宜你了!”
……
血战从深夜开始,到第二天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之时已经接近了尾声。尹尚正带着步卒渡过淮河要对北岸周军发出最后的攻击,突然周军大营燃起熊熊大火。这是怎么回事?尹尚正在疑问之时,突然江遂从旁边的草丛中钻了出来。
尹尚吃惊地问道:“这火是我们放的吗?”
“不是!是他们自己放的!”
尹尚情知不妙,转身对着军卒们说道:“快撤!快!”说完,就指挥步卒有秩序地登上快船。
在船上,江遂不解地问道:“大人为什么要撤退啊?”
尹尚幽幽地说道:“用火阻敌,这是冯云出的主意!这表明冯云的铁骑已经赶来救援了啊……”
说音刚落,就见周营中杀出一队铁骑,为首的大将正是冯云,他虎视眈眈地看着正驶向河中心敌军,只得喘着粗气,望河兴叹了。
再说周元上了岸后,一路狂奔。一直到了傍晚,终于回周军的另一城池——夏丘。
周元望着夏丘,黯然地说道:“想不到啊,我这十二万大军在出征之时是何等威风,如今却落得如此狼狈不堪的下场!我、我还有何面目去见东镇父老!”想着,唰地拔剑就要自刎。紧随旁边梁义直手明眼快,一把按住了他,说道:“殿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殿下……”
冯云也从旁边劝解着:“是啊!殿下,死去的兄弟们还等着您为他们报仇呢啊!殿下!”周元被他们这么一劝,也意识到自己似乎轻率了些。待内心平静了下来,说道:“嗯!话虽如此说,可是我是最高指挥官,必须对这次的战败负责啊!”说完,也没等二将明白过来,便拍了拍座下的战马,向着城门行去。
“钟离之战”终于结束了!!
周军约有六万余人战死,其中溺死的约有三万多,遭吴军俘虏或者向吴军投降的约有一万多人,至于伤者则更难于计数。但凡是生还的周军多多少少都带着点伤!相对而言,吴军的死者则只有几千人。当韦放和范慎等回到钟离城时,满城的军民欢声雷动,百姓们走出了自己的家园,来到了街道上,高声喊着“胜利了,我们得救了!”看到前来迎接的刺史郭蔼,韦放还不忘调侃几句:“郭大人,看来周兵也并不怎么厉害啊?”
郭蔼闻听此言,立刻羞红了脸,很尴尬地笑了笑。
范慎忙凑过来,缓和着气氛说道:“胜利比什么都重要!既然没有必要再为守城节约了!那今宵我们就好好地喝上一杯酒吧!”
这时,家家百姓点燃起了爆竹,一时响声震天。笑声和欢声更是充满了整个钟离城。
此时,尹尚一个人缓步走在城楼上。天上这时飘下了片片雪花,雪花大的有如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整个淮河上下笼罩在一片白色之中。而淮河之水并没有减势,咆哮着的洪流将所有阻挡的一切尽数扫去……
看到这里,他不由得深吸了口气,清冷的空气让他不觉清醒了许多。这次大捷之后,朝廷定然会有封赏,估计加官晋爵是必不可少的。现在都督之位出缺,韦放凭借着家族势力和这次的功劳,得到这一职位可说是易如反掌,而自己也势必会得到重用,想到自己的一生抱负马上就能实现,许久不见的笑容浮现在他的脸上。
……
钟离之战后三天后下午,两淮制置使行辕花园。
尹尚闲暇无事,取上一套酒具独自一人去花园赏梅。就见园中那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丝毫不以深冬为意;在园中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中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仿佛不屑于与梅花斗艳般……
此情北景,他不禁使他诗兴大发: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才吟朗完,就听后面有人拍着掌,高呼:“好,好一句散作乾坤万里香啊!”尹尚回头一看,原来是韦放,就见他顶盔贯甲,一身戎装,迈着大步向他走来。

尹尚见他突然来到,赶忙迎上说道:“朝廷来人了?”
韦放点了点头,说道:“已经到东门了,马上就要到了!文渊,你也赶快收拾下和我一起去接旨吧!”
尹尚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如此良辰美景怎么能错过呢,还是你自己去吧!”说着,走到亭中,放下酒具,暖上酒开始自斟自饮。韦放知道他不喜欢应酬那些官吏,也不再说什么独自一人离开花园。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尹尚正被美酒美景所陶醉,醉眼朦胧地趴在亭中假寐起来。此时,一阵零乱的脚步声从园外传来,“快!包围起来!一个也不许放走!”一个粗旷地的声音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尹尚皱起眉头,正要骂是哪个人这么不解风情地打扰自己时,突然他发现园外旗帜林立,人头攒动,人声马嘶不绝于耳。“不好!”他顿时清醒过来,顾不得什么了,飞快地跑出园子,来到自己的屋子,拿上自己的书籍和那口宝剑就来到了后门。
还好,后门没人!他庆幸之余,就要从后门出去。只见从旁边的假山中窜出一个人来,一把将他拉进了假山中。尹尚正要呵斥,就听那人低声说道:“尹主簿,是我!”
尹尚这时定睛一看,原来是江遂。这次由于立了大功,被擢升为制置使中护军,担任韦放的护卫。就见他满头汗珠,头发凌乱,气喘吁吁,显然和平时有些不一样。他正要开口问。江遂用中指在嘴前一竖,然后指指门外。尹尚会意地闭上了嘴,就听门外传来粗重的喘气声,江遂拉了拉他走出了假山,尹尚忙跟了出去。两人左拐右转,来到了一个幽静的小屋,进入小屋后,尹尚终于憋不住了,开口问道:“江护军,这是怎么回事?”
此时江遂陡然坐倒在地,边喘着气边说道:“将军出事了!”说着,哽咽起来。尹尚一惊赶忙问道:“你说什么?出什么事了?你说清楚点?”
原来韦放等人正满心欢喜地跪在那里,听着承旨大臣宣读圣旨。一开始还是赞扬钟离军民能同仇敌忾,共抗外敌,并特赐金匾一块以示褒奖,还免去了他们三年的赋税。韦放等一听,高兴得高呼万岁!
但是紧接着峰回路转,叱责韦放身为两淮制置使,娇纵不法,为祸百姓,还蓄意挑衅,以致引起边乱,生灵涂炭,特革去两淮制置使之职,押回京城由大理寺审理,所部众将一并押解回京交有司处理。
顿时从韦放以下众将纷纷呆住了,正要出言申辩,就见承旨大臣高呼一声:“绑了!”从门外冲进来数十名军士,三四个伺候一个,将这些人一一捆绑起来。此时走进一人,正是那北徐州刺史郭蔼,就见他狞笑地说道:“给我把这里全部包围起来,一个也不许放走!”韦放这时全明白了,可是什么也没说,默默地被那些人推推搡搡地押上了囚车。
而江遂由于位置靠后,一听圣旨里的话不对,没等说绑,就趁机扭身跑进了后院。他想到尹尚还在里面,就想从旁门出去,却没想到已经有人把守了。他就机灵地跑进了假山,那知就这样遇到了尹尚。
听完了江遂的陈述,尹尚冷静地想了想,这才说道:“我看等将军被押走,包围就会解除的。要想洗清将军的罪名,就只能去找大都督!”“大都督?”
“是的!现在我们先休息下,待会儿还要赶路呢!”尹尚说完也就不管江遂了,倒头就睡。可是江遂哪里睡得下去啊,两眼睁得大大的,双耳竖起,紧张地听着外面的动静。
就这样,到了夜里。尹尚被江遂推醒,他睁着朦胧睡眼问道:“现在情况如何?”江遂说道:“一开始还有动静,一会就安静了,我想现在他们已经撤了!”
尹尚伸了伸懒腰,舒服地叹了口气,说道:“走!我们出发!”说完,走出了小屋。不一会儿,两人已经出现在了南门口。而这时的城门早已关闭,门洞口是灯火通明,数十名士兵正伫立在两边,警惕地看着四周。此时见有两个人正朝着这走来,为首一个什长伸出手,喝道:“什么人?站住!”
两人对视一眼,江遂就要去拔刀,而尹尚则按住了他,摇了摇头。他大摇大摆地来到他们面前,笑着说道:“这位军爷,小人要出城去探望老母,还望行个方便!” 什长借着火光,仔细打量了一下他,不由一惊,忙低声说道:“尹主簿,怎么是您啊?”因为尹尚帮助韦放大破周军,所以吴军上下都认识他。
见已经被识破,尹尚反而放开了,此时他也看见了在门洞旁边贴着他和江遂的海捕文书,他讪笑地说道:“怎么?要抓我去领赏吗?”
那名什长脸色一变,涨得通红,怒道:“尹主簿,您把我当成什么人了!要不是您和将军,钟离城恐怕早就落入周军之手了。我、我岂是贪图富贵之人……”说着,指着后面那些军士大声说道:“我们这些弟兄没有一个不佩服将军和您的!大家都不满今天将军就这样被抓走了……”
没等他说完,有个士兵走到布告那里,嚓的一声撕下了文书,揉成一团,扔到了地上,愤愤地说着:“这混帐朝廷,不辨忠奸,不分好坏!老子不保了,干脆回家种田去!”说着,把头盔、刀枪扔到地上。“对!老子也不干了!”别的守兵也跟着做出了同样的举动。
那什长无奈地说道:“大人,我知道您要去救将军,您快走吧!一会儿有人来巡哨,到那时要走可就麻烦了!”说着,从旁边牵过来两匹马,深情地劝道:“您和江护军就坐这马走吧!”
江遂感动地问道:“那你怎么办?”“呵呵!我的这些兄弟都走了,我也在这里呆不住了,我也得马上走了!” 什长笑着回答道。
尹尚赞许地点了点头,这才和江遂飞身上了马,又朝着那些士兵一抱拳,说了句:“珍重!”便打马而去。等巡哨到达南门的时候,就见南门大开,兵器和甲胄扔了一地,而守门的士兵则全部失踪了。巡哨看到这情景,一脸茫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