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血战巨鹿(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尹尚再次看了下那尸横遍野的战场后,微微弯下身来恭敬地对周旦说道:“殿下,可以派使者去敦促武安国、鹿零二人出兵了!”周旦没有说话只是点了下头,仿佛还沉浸在刚才那杀声震天动人心魄的战斗画面中。尹尚直起身来,转身对着早已准备多时的江遂和另一名使者点了下头,二人欣然领会翻身上马,扬尘而去。
而这时,王睿率领的五千精骑未等战斗正式结束已经按照既定计划撤出战场向南疾进。他的目的地就是孙威的大营。
孙威给留守营寨的士兵下了两道命令:一是守营不让巨鹿城中的韩阳军乘机前来袭取壁垒;二是作饭,作一顿丰盛可口的饭菜为得胜而归的大部队祝捷。他们两项任务都圆满的完成了。一是龟缩在巨鹿城中的韩阳军完全被他们打怕了根本就不敢乘机出来袭取孙威的大营;第二是因为他们不可能连一顿会餐也做不好。
此时他们正焦急地等待着前方传来的消息,一个多时辰前传令就来报孙将军率大军迎战北军,大胜并且开始追击的好消息。虽然后面一直没有消息传来过,使他们不禁捏了把冷汗。刁斗上的士兵望着远方腾起的烟尘终于平息下来,赶忙俯身对着下面大喊道:“结束了!”下面仰着头等待消息的南军士兵无不欣喜若狂,出于对一向“百战百胜”的铁卫军的实力以及孙威的武勇的信任,他们都认为自己胜利了。远离家乡也已经有数月了,终于可以回家团圆了,怎能不高兴啊!
傍晚的时候,正当他们等待着主将孙威率领着大部队凯旋而归时,他们看见了北方原野上凶猛而又飞快地卷起的滚滚烟尘。这不像是一次从容的凯旋,倒有些像是一次暴风般的攻击。就在他们诧异之时,这阵暴风已经刮近了,他们看到在这股强大的暴风的最前端是一匹浑身乌黑的战马,黑马上骑着一个身披黑色甲胄的年轻将军,这名身材魁梧的将军手中高举着一支粗大的黑戟,那寒光闪闪的戟尖上赫然挑着一颗人头。当暴风刮到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终于认出来了,那颗还滴着血的人头竟然就是主将孙威的项上人头。
当他们认出孙威时的那种感觉就如同遭到了雷击一般,赫赫有名的大将孙威,今天早上还无比雄壮地带着五万大军前去迎敌,还曾想到傍晚回来的时候大军不见了,就连他的身体也不见了,只剩下一颗被敌人的戟尖挑着兀自张着眼睛的头颅。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这些守营的区区几千兵卒还能再继续战斗、守住营寨吗?
这营寨的防御力可不能和又高又厚并且有着宽宽的护城河的巨鹿城相比啊,这只不过是用台车加上土包垒起的矮墙罢了,这些姑且不论。就算他们全部拼上了性命加以抵抗,也不可能抵挡住这股暴风的强劲势头,只能成为被暴风无情地连根拔起的小志树和野草一般。
王睿高挑着孙威的首级沿着南军的壁垒策马奔驰着,他要让南军每个守营的士兵都看看他们主将的下场,从而在心理上彻底摧毁他们的意志和斗志。与此同时,他的骑兵也开始攻垒了。虽然有些骑兵被阻挡在壁墙外,与守卫的士兵相互用兵器互击着,但是更多的战马却呼啸着从矮墙上腾跃过去。早就失去了战斗意志的士兵很快地放弃抵抗,沿着大道往位于后方的大本营奔去。他们把大营留给了王睿,同时也留下了一锅又一锅热气腾腾、香气四溢,足够一支大军饱餐一顿的晚饭。
这顿本是为孙威准备的祝捷晚餐,让陆续赶来的北军毫不客气地享用着。当北军的士兵们坐在南军的营地里,大口吃着锅中那热腾腾的晚饭的时候,不禁让他们想起刚才在大泽附畔那场酣畅淋漓的大战,他们对胜利的渴望和信心,都因为这次大胜而提高到难以复加的程度。当周旦端着酒杯在众将簇拥下在士兵们的队列间穿行时,众人纷纷高呼:“太子万岁!太子万岁!”而周旦也被感动了,情不自禁地高呼:“周军威武!”年轻的太子走到哪里,欢呼声就在那里腾起,这一顿晚餐的热烈程度直到已经也被曾经亲历的老兵们津津乐道。
……
从早上开始,萧龙就一直在等,他希望北军眼中只有那围着巨鹿的那五万大军,认为可以在三路大军合围之前可以将其吃掉。所以他要等北军远离漳水对孙威发动进攻之后,再顺势而上。直到中午时分,派去探消息的斥候回来报告,孙威将军离开了营帐与北军先头部队交锋。他觉得孙威还是太性急了,应该让北军再靠近巨鹿一点再开始战斗,那样既离大本营近又可以依托壁垒。但是他相信孙威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己布置的任务,只要能够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将北军吸引在巨鹿城下,稍稍挫下北军的锐气,等他的大军开始合围就可以了。所以在他向两翼派出合围的传令之后,他依然在耐心等待,因为他深信战争的艺术有时候需要雷霆一击,有时候则要经得起旧旱无雨的等待。
但是耐心的等待并没有得到好的回报,两翼部队迟迟不肯发兵和孙威兵败战死的消息先后传到了大本营。他对第一个消息还能保持镇静,因为两翼的主将与北军有书信来往的事情他早就有所耳闻,但是现在正是用兵之际,任何一支部队或者说任何的一兵一卒对于将帅来说都是宝贵的。他可以容忍别人站在一旁观望,因为他相信只要孙威能拖住,等自己的大军出现在主战场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倒向他这边。但是第二个消息传来之后,他彻底惊呆了。他不能相信仅仅不到三个时辰,号称“百胜军”的铁卫军竟然会被完全击溃,这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他的脸由白变青,再次派出催促两翼开始进攻的使者之后,立刻下令驱动十五万大军沿着大道北上。情况虽然不利,南军初战失利,但是他的作战计划并没有改变。孙威战死确实使他感到意外和震惊,但他却并不因此而感到恐慌。虽然作为诱饵的孙威部被歼,但是现在的北军也已别样的方式进入了口袋阵的中心,该收网了!
他相信一支不足十万人的军队在三倍于它的兵力下无论如何也翻不了天。战争的最后胜利有时候就是要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坚持自己原先设想好的作战方案。只能三路大军能够顺利合围,只要北军知道自己被包围了,陷入南军优势兵力前后夹击之中,他们再强的斗志也会瓦解。
……
自从离开南宫城后进驻到这座小山之上后,整整一个白天,南军右翼鹿零的大营没有任何动静。这时候,他们照例进行着晚餐。但在得知巨鹿城下的孙威所部全军覆没,所部大营已被追杀而来的北军占据之后,他们吃这顿晚饭时心情的黯淡程度可想而知。
鹿零一直楞楞地坐在大帐之中,一口也没有动放在案上的肉和酒。刚才他曾经走到用粗大的圆木搭起的塔楼上向原先属于孙威而现在属于已陷入敌军之手的那个大营张望。在沉沉的暮色之中孙威大营的轮廓在一舍之外(注)已经完全模糊了,但只是一会功夫,那里却亮了起来,并且越来越亮。他知道那是北军点起了篝火。他知道这是北军为了庆祝胜利而燃的,而他原本是应孙威之邀到他的营中去和他一起痛饮祝捷酒。此时此刻,在那里酒宴依然在进行着,但是喝酒的人却换了。命运的安排,实在让人把握不定。(舍,古代计算里程的单位,一舍想当于三十华里。)
他实在不敢想象是用怎样的力量在一天之内就把骁勇善战的孙威给彻底收拾掉的。作为北军的另一员大将,或许他应该命令所有的将士放下碗筷,跟着他拿起武器去向正在大喝庆功酒的北军发起攻击,迫使他们在进行了一整天的艰苦奋战和急行军之后,在立足未稳的时候,疲劳尚未解除的时候再进行一场血战,但是他被孙威意外战死的消息震慑住了,一时失去了决定行动的能力。从孙威大营逃过来的士兵向他报告时曾说亲眼目睹了主将的首级被敌将挑在戟尖上。孙威的勇猛在军中是有名的,他实在不能想象孙威的头颅被挑在戟尖上是一副怎么样的情景;也无法想象那号称“百胜”的铁卫军怎么会被北军一下子就撞得粉碎。恐惧随着那些败兵逃入自己的大营而传播开来。当他阴沉着脸从塔楼上下来从正在默默吃着饭的士兵们身边走过来时,他们向他投过来的目光中就编织着丝丝缕缕的恐惧。那时他真想拔出剑来把那些满含着担忧的目光一下子全部挥断,当他把手搭上剑柄之时,却发现手是软的,在那一刻竟失去了把剑拔出来的力量。
就在他发呆的时候,突然中护军苏伦急匆匆地跑进来,轻声说道:“将军,北边来人了!”鹿零蹭的一下站了起来,但片刻之后,他又颓然地坐了下来,挥挥手道:“来了几个人?”苏伦道:“一个!”“让他进来吧!”
此时肩负重任的北军使者江遂正静静地站在帐外等候着,不时有士兵从旁边走过,无不上下打量着他,但他还为仵,好整以暇地肃然站立。不一会儿,苏伦出来说可以进去了。江遂从袖中掏出一对玉璧塞给他:“有劳护军通传!”苏伦望着那玉璧,眼睛眯成一条缝大嘴一咧笑道:“好说!好说!大使请!”
周隆兴十二年的春天是鹿零心理最为矛盾的日子。他是一头猛兽,既勇敢、又怯懦。扑杀猎物的时候凶猛无比;而权衡利害之时却犹豫不决。他的勇猛世所共知,他的怯懦之心却深藏在内心深处无人知晓。
对于萧龙,鹿零内心的态度始终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不服气,因为在朝中,他当官的资历比萧龙老,作为朝中的宿将转战南北已经赫赫有名时,萧龙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年轻将军。但是这次韩阳叛乱,他本以为自己会成为平叛的主将。却没想到冯霖会任命萧龙为周军的统帅,自己只能屈居在萧龙的帐下。另一方面,他却不得不服气,因为萧龙无论从人格还是打仗确实比他更有力量而让众人深深折服。
在萧龙的麾下,奋力作战,却处处受到来自萧龙嫡系诸将的轻视。他觉得自己是四大禁军之一虎贲军主将,你萧龙也不过是铁卫军主将,双方职位相同,凭什么要被你当成部将一般喝来呼去的。所以在周旦来信之后,他动摇了。再萧龙要他领兵一同进攻的时候,他第一次作出委婉的拒绝,只是离开了南宫城把大营前移到离巨鹿一舍远的小山之上就按兵不动。
但是对于是帮北军还是助南军的最终决定上,在决定个人进退取舍时,远不如他在战场上那样果决彪悍,他一时不知道应该怎么对付这两个完全针锋相对的集团。此时听苏伦说北边的使节来了,倒觉得不可不见了。鹿零对萧龙是既敬且畏,虽然在敬畏之中夹杂着一丝不服气,但平心而论要是平叛大军让他来率领的话,恐怕就难以取得如此迅速的进展。且萧龙现在还掌握着多达二十二万的大军,如果自己想要保持中立的话,恐怕萧龙绝对不会仁慈的允许他脚踩两只船,作壁上观。所以他决定请这位使者进来,听听他有什么高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