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偷地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月英只带着两个侍从便出发了。
只见黄月英男装打扮,英姿焕发,两位侍从是跟随黄月英一起陪嫁过来的丫环,也是一身男装打扮。两位丫环打小便跟随小姐,与小姐一道玩耍取闹,耍刀弄枪,学了不少的本事。
三人在栈道快马加鞭,不到三个时辰,便到箕谷,准备过下辨、经武都,出上邦,到天水。
黄月英当着马岱的面说是要到西凉参加“献宝”大会不过是个说辞,她的目的地是天水而不是西凉城。
原来听说西凉城广开门户,接纳各方人士,便想借献宝大会,各方人士云集之际了解火器之谜,但路途遥远,怕是路上多有不便。而天水是西凉城重镇,其地理位置不仅重要,更主要是离汉中很近,只是不知道防范怎样,如果太过严密,无法下手的话再去西凉,如果是有机可乘的话,便在天水下手。
让夫人冒这么大的风险也是万不得已,谁让自己选择了这么一条路呢,既然决定追随刘备,就要倾尽全力,助其兴大业,完成统一中原之宏愿!夫人此行,虽有凶险,出门前诸葛亮卜了一卦,夫人此行一帆风顺,并无血光之相,更是放心了。
黄月英翻山越岭,日夜赶路。发现山中栈道非常平缓,并不陡峻,开通栈道的人非常聪明,选择了秦岭山中最缓的一条道路,不知不觉便可上山,然后毫不费劲便可下去,黄月英以为山路崎岖,肯定多有阶梯,车轮难以运行,如今看来自己错了。木牛用轮子代替四足运行起来会更快捷更省力,如果把中间发力机关用珠子轴承代替,更是可行。这便是齿轮的雏形,后来便制造出了流马,其快移的速度及省力、载重量是木牛的两倍,在与西凉军作战时立下汗马功劳,这是后话,以后详说。
黄月英第四日便到了天水。
天水城的繁华超出了她的想像。她原来听说天水、西凉这边多风沙,人烟稀少,可到这一看,不但城镇建设整齐有序,规划有方,人民安居乐业,想到他日若是发生战争,这里的繁华皆化为空,心中不由得有些不忍。
若是能化敌为友,和平归顺该多好!
可世上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除非自己的军队强大无比,让敌军闻风而逃,或是刘备人望极高,让人心悦诚服。前一条就要靠自己了,如果真能盗得西凉军火器制作工艺,才能想出破解之法,造出比西凉军更具威力的火器,才能震慑住西凉军。
黄月英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三人整日在街上闲逛,与人交谈,不到两日,附近的商铺人家都认识了黄月英三人,开始和她们拉起了家常,细心的黄月英从商铺老板的口中了解到西凉军在招人马,特别是一些能工巧匠。
“能工巧匠也能参军?”黄月英不由得迷惑起来。
“不是去打仗,而是去军队里的工厂,是专门制作武器的。”商铺老板解释到。
“都是些什么样的巧匠呢?”
“什么都有,木匠、石匠、铁匠、火药匠都行。”
“是吗?”黄月英心中大惊,制作武器一般是铁匠、木匠还可理解,石匠、火药匠肯定与火器有关。为了不引起商铺老板的注意,黄月英笑着说:“我也有点手艺,会作木工,不知道现在西凉军还招不招人?”
商铺老板说:“你这样报名的话,有点难,因为你不是本地人,不过你可以去参加献宝大赛呀,若是你的宝贝被官府看中,不但可以成为本地人口,还有可能被招入军中,同时可以得到一大笔的奖金呢。”

“本地人口?什么意思?”怎么有这么奇怪的词语出现?黄月英更是不解。
“就是常住在西凉郡的人,在西凉城乡里有房屋、或是田地、商铺的人,在官府里登记后,官府的人便会发给身份证明,有了这个身份证明才是西凉郡的人,才可以享受西凉郡的待遇。”
这时有几个身着官府武士衣服的军人走了过来,看到黄月英便问:“请问三位客官,你们是哪里人士?”
黄月英说:“汉中人士。”
“来天水有何事?”
黄月英不知他们是干什么的,便说:“玩玩,怎么啦?”
黄月英傲慢的态度惹恼了几位武士,只见领头的人说:“没什么,但你们整天在街头巷尾游荡,我们怀疑你们三人是敌军的探子,请你们跟我们走一趟。”
黄月英这才慌了神,连忙说:“官老爷息怒,我们家世代木匠,本来想去西凉城参加献宝大会的,可来到天水城后发现这里的民风纯朴,秩序井然,生意兴隆,便有了想定居在此做生意的想法,这几天的转悠就是想考察一下做什么生意合适。”
武士见黄月英放缓了态度,说的有些情理,口气也缓和了下来,说:“客官如果想在天水做生意,还真的选对地方了。不过,你说你是来参加献宝大会的,有何证明?请问你的宝贝呢?”
看来武士们并不好骗。
黄月英说:“放在客栈里。”
武士说:“取来给我们瞧瞧呢还是我们跟你到客栈里看看?”
黄月英说:“去客栈吧。”
武士们看到了黄月英的木头人后,方才相信黄月英的话,说:“多有打扰,见谅!”
原来这些武士的工作有些类似于现代的警察,专门在城中巡察各种可疑人物,防止各种案件的发生。
武士们走后,黄月英与两个侍从商量起来,觉得这里盘查很严,短时间内混进工厂的可能性太小了,而且还不知道西凉军的兵工厂在何处,又不能明着打听,今天的遭遇已经让她们吃惊不小。
黄月英从客栈的窗户上可以远远的望到城门,便心里一动,不知可不可以混到城墙上面去看一看,也许会有所发现。
怎么样才能混上城墙?
三人改变了目标,不在街上乱逛,而是有选择地在城墙附近的商铺转悠,了解城墙士兵的换班情况,摸清规律后,找准了一个目标,在换班前迷晕了士兵,装成了士兵的模样,换上他的衣服,便混了上去。
黄月英终于在城墙上看到了马岱将军所说的火器,便趁人不备,偷拿了一个,等换班的时候再混了出来,到客栈里细看火器,黄月英拿到的正是一个石壳的地雷,她可比荀彧聪明多了,虽然两人在智力上旗鼓相当,但专长不一样,荀彧在治国用兵之上可占上风,可黄月英的专长却是在制造机械上,所以一看就明白了大概,只是不知道威力如何,这要回汉中实验便可知结果。
出城盘察很严,带着这个东西等于自投落网,黄月英把石头里的火药分成几份,用软布包好,藏匿在隐蔽处,她知道这东西很像做信号弹的火药,但如果这么一点火药便能产生马岱将军所说的威力的话,其配方必是经过改良,回去与制作火药的工匠研究必然会得出结果。于是便收拾行李,把士兵杀掉,快快出城,奔回汉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