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担重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丫丫正与爹爹说的高兴,姜维跑了进来,看到王双,立刻跪下:“见过义父!”
王双眉开眼笑,说:“快快请起,义儿来得正好,我正与你大哥在说正事呢。”
“哦,在说什么?”
王丫丫说:“就是把军队分成进攻和守城两个部分的事。你看我们现在的形势并不乐观。”三人起身,到王双的书房里去了,那里有全军唯一一张中原大地图。
王丫丫比划着地图,说:“我军现在占领的区域是一长形,受到四面威胁,虽说我军的防御能力不错,但军队日益壮大,军需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粮食问题,制作火弹的物资问题等等,一旦战线全面拉开,这些问题就凸现出来,这是邓芝交给军部的报告,你们看看。”
报告依然是表格形式,每一仗各种物资的消耗情况及库存情况一目了然。
姜维说:“邓将军真是个人才,军需后勤部多亏有了他,我们的作战才能得以保证。”
王双说:“当然,这次后勤部可以授予一等功。”
王丫丫笑了,说:“你们看看,现在火弹的消耗不是问题,反而是军粮的问题。部队一下子增了这么多,我们的库存量已不多,目前我们的军队一下子扩充了几倍,军粮的消耗更是增多。司马懿的建议虽好,可那是长久之计,却救不了燃眉之急,邓芝将军从外地卖粮的建议,我看可行,不过不是买,而是抢,不是偷偷的抢,而是光明正大的抢。”
抢粮食还能光明正大?
只见王双和姜维都会心的点头,说:“关键是我们的进攻部队的编制马上要拿出来。我想把我们的进攻部队分成三个部分,现在最缺的就是投弹手,只有5000人,不够呀,而羌人中会这门技艺的人基本上我们都招进了部队,而让其他的战士学习这门的手艺时间又不大可能,要是羌人再多一点就好了。”
三人都感慨。
这时王双夫人过来叫他们吃饭。
王双问:“这次在洛阳都抓了哪些人?”
王丫丫说:“目前归降的除了司马懿外,其他的人的名单郭淮和张华负责整理,同时他们负责劝降工作,我已经让他们随时汇报进展工作。”
王双说:“司马先生熟悉这一带地形及形势,不如让他一过来吃饭,听他说说看法也好。”
王丫丫说:“太好了,我忘记告诉你了,司马懿有一个孙子叫司马炎,可爱极了,我已经把他认作了义子,你就他孙子的干爷爷了,你们还真的可以谈到一块去。”
王双大声说好,便让下人快快去请司马先生。
他们吃的正是涮羊肉,当时这种吃法刚在长安流行,司马懿从未吃过,看到火锅扑腾扑腾的翻滚,不知如何下筷。

王双说:“司马将军,不要客气,这种吃法还是曦儿发明的,好吃极了,试试。”
司马懿半信半疑地试着吃了一口,味道鲜美,一点不腥,便大口地涮了起来,饮酒吃肉,痛快淋漓。
司马懿对西凉军的投弹队很是佩服,便问是如何训练的,姜维说:“他们都是羌人,从小便会。”
王丫丫叹息,说:“可惜人数太少,若是能扩大一倍便好了。”
司马懿说:“是不是羌人都会这门技艺?”
姜维说:“应该都会吧,他们过的是半牧半定居的生活,都靠这门手艺放牧的,世代相传。”
司马懿说:“这就好办了,长安北部有大量羌人,他们这几年发展很快,占领了整个河套地区,那里水草丰美,温度适宜,故有民谚‘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历来是我大汉与外族的必争之地,由于汉室的没落,中原地区战火纷飞,自顾不暇,外族势力也趁机抢夺地盘,河套地区便成了羌人与鲜卑人的争夺对象,如今被羌人所占,还改名为羌湖。我早就有过收服河套的想法,可曹操并不理会。”
王丫丫大喜,问:“河套地区的羌人大约有多少?”
“约有十万之众。羌人擅长骑术,马匹强壮,喜欢秋季养马,冬季征战。”
“你估计我军要用多少时日能够收服河套?”
“若是十万大军进军河套,三年足矣。”
“三年?”王丫丫与姜维对望一眼,笑了,说:“姜维,你呢?你有多少时间可以拿下河套?”
姜维说:“现在说不上来,我对河套地区一点都不了解,给我半个月的时间,我会拿出作战方案。”
司马懿有点奇怪,怎么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拿出作战方案?
姜维笑着说:“我打算到河套地区逛一圈再说。”
司马懿更不明白了,问:“你要去河套逛一圈?”
姜维点头,说:“羌人的生活习俗与我们不同,我们占领了城市就算是胜利,而我们要的并不是只占领整个河套地区。还想收服羌人,这就要费点心思了。”
王双说:“先生的军屯计划非常好,河套地处边疆,地域辽阔,虽然路途遥远,但先帝在那里开发农垦卓有成效。如果我们拿下河套,把那里建成我们的边疆,实行农屯、军屯制度,便可解决大问题。”
司马懿点头称是。
王丫丫暗喜,这样不但可以解决军粮问题,而部队的投弹手也可解决。
王丫丫的心思姜维最明白,只可惜这一次王丫丫不能和他一起出征了,心里有点遗憾。王丫丫的心思早就放在了明天的作战计划上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