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两个疑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答书友们提出的两个问题:
一、更新较慢。我不是职业写手,有工作,孩子刚一岁多点······总之事情较多,有时不能保证更新速度,我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望大家体谅。
二、设定有问题。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我的本意,主要想讲一个关于主角“我”,遇到重重困难而努力克服的故事,所以在各方面有意限制了主角,比如设定,比如立功很大、赏赐太少等等,希望大家能体会我的想法,我不想把主角写成一个超人,他只是一个怀有梦想,有点善良的普通人而已。谢谢大家支持和鞭策。
···········································
马谡问道:“孔明先生说的是什么?”
娄圭道:“孔明先生想让我村的碧剑商会出面,开始进入主公的下一个目标······汉中。”
众人闻言大惊,马谡惊异道:“汉中?主公的下个目标不是董卓吗?怎么会······”
娄圭叹了口气,笑道:“本来我以为自已纵然比不上卧龙、凤雏,但差距不会太大,可刚才看了卧龙先生锦囊中的内容,才知道······”
我忙笑道:“梦梅也不必过谦,你的大才,闻名西凉,孔明和士元二位先生也是很看重你的。”
娄圭笑道:“我没别的意思,只是觉得能和卧龙、凤雏二位共事一主而不是成为敌人,真乃我之幸也。”
杨阜接过字条看了看,笑道:“我也深有同感。”众人闻言皆大笑。
马钧对我说道:“叔父大人,那你刚才为何叹气?”
我苦笑道:“也没什么,只是前一段时间经历了很多事情,有点累了,还想休息一阵呢,没想到紧接着又有事情。”
娄圭笑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大人,我们必须要打起精神了。”我闻言点了点头。
马谡也看过字条,皱眉道:“我有两个疑问。”
杨阜笑道:“幼常请讲。”
马谡道:“第一、主公西征刚刚结束,所得三座城池都需要治理,降将需要安抚,大军疲敝,粮草消耗,当前之计,休养生息,安定人心,发展生产,此为正途。待时机成熟后可东征董卓,夺取关中,扼守函谷关以据关东群雄,然后对刘焉、张鲁等辈徐徐图之,则天下可定矣。为何主公会把下一个目标定为张鲁呢?此举莫非不太明智?”
娄圭点头笑道:“幼常所言确实有理,放董卓不顾而先征张鲁,有两点缺陷,其一、董卓势大,又与张绣结盟,放任不管,时间长了恐再难图之。其二、张鲁地处汉中,四面皆山,据险而守,实不易攻取,万一主公大军攻张鲁不下而形成僵持,董卓则会威胁武都,进而是整个西凉。”
杨阜沉思道:“一般人都会认为主公下一步会对付董卓,很少有人会想到是张鲁,不过刚才我见了卧龙先生所书之意,细细思量,越来越觉得卧龙此计妙不可言。”
娄圭笑道:“我也有此同感,看卧龙所书字条后,我先感惊愕,但细一考虑,只觉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不得不佩服卧龙智谋冠绝当世啊。”
我不解道:“先征张鲁有何益处?”
娄圭笑道:“益处有三:其一、兵者,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天下人都以为主公下一步要攻打董卓,张鲁依仗地势险要之利,也必轻而不备,主公到时纵奇兵攻之,可得奇效啊。其二、汉中沃野千里,人称‘米仓’,主公目前虽有西凉四城(武都、天水、西平、武威),但皆土地贫瘠,每年所产粮食太少,不足支持将来主公大军行动,所以,攻取汉中之后,主公可得到一个可靠的产食之所,于主公大业极有助力。其三、汉中四面皆山,易守难攻,主公得到后只要少数兵力据险守之,即可保汉中无恙,大军可调往他处,不影响主公的下一步计划。”

杨阜笑道:“梦梅所言极是,但还漏了一点:汉中有四条道路通向外界,两条大路,一条通梓潼,一条向东通上庸空城,两条小路,一条通武都,另一条则可通长安。主公拿下汉中,可经此小路威胁长安,配合武都正面对长安的压制,可得两面夹攻之效。”
马谡拍手惊叹道:“闻二位先生之言,断开茅塞,我真是受益匪浅。”
娄圭笑道:“幼常客气了,不知你的第二点疑问为何?”
马谡道:“孔明先生字条上虽未明言,但我揣摩其意,是让我村碧剑商会出面,先在汉中设置店铺,扩展势力,等待主公大军恢复元气,时机成熟,里应外合,配合主公大军攻取汉中。我只是不明白,这么重大的任务,主公和孔明先生为何让我村出面?由主公派麾下的几位大人进行此事不是更得心应手吗?”
娄圭笑道:“幼常误会卧龙先生的意思了,派我村碧剑商会入汉中发展,确实有到时里应外合,拿下汉中的想法,但毕竟此事非同小可,我村一个小小村庄,与张鲁一国对抗,未免实力相差过于悬殊。所以,我想之所以让我村碧剑商会出面,主要是想到达两个目的:一、主公目前极缺粮食,而汉中则盛产粮食,主公想通过碧剑商会为大军买粮,而此事由主公官方出面多有不便。二、碧剑商会先入汉中,收集情报,打探消息,作为主公在汉中的耳目,由我们出面当然比主公派细作去汉中打探要好。”
杨阜点头道:“我觉得还有一点,此事不同一般,必须有得力之人执行,主公麾下各位大人都被世人熟知,不好出面,而我村则有梦梅、幼常、子全这样的文武大才,而且还少有人知,由我村出面,主公和卧龙、凤雏都会放心。”
我恍然道:“难道主公让梦梅、幼常、子全与我同去武都,明着为了封赏,实际上有试探我村之人能否担当大任之意?”
娄圭想了想,点头道:“很可能有这个意思,结果令主公和卧龙、凤雏二位先生满意,才将此锦囊交给大人的,如果不满意,那就单纯是个封赏而已了。”
马钧道:“义山先生名贯西凉,为何没有受邀呢?”
杨阜摇头笑道:“德衡(马钧字德衡)过奖了,我愧不敢当。”
娄圭笑道:“只因义山刚刚投入我村,主公还没有得到消息的缘故。”
杨阜点头微笑不语。
我站起身来,正色道:“既然主公将如此重任交给了我村,那我只能竭尽所能,不负主公厚望。”
众人随之站起,异口同声道:“愿为大人效力,完成主公的重托。”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