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鏖兵黑水河(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阵阵号角声中,清军八旗阵列而出。一通战鼓之后,三旗骑兵向东方浩大营方向直扑了过来。东方浩站在望楼之上,看到这一幕后轻轻挥动了一手中一面杏黄色的令旗。随着令旗的挥动,东方浩营中尚存的七台投石机被推到了营栅前,不过这一次东方浩不再集中使用,而是在投石斗中装入了许多前一夜准备好的“碎石”后,将投石机一一排了开来。
在隆隆的蹄声中,清军三旗骑兵迅速的逼近了东方浩的大营。看着冲杀过来的清军骑兵,东方浩挥动了手中红旗,七台投石机逐一发动。无数“碎石”投向了清军阵中,清军精于骑术,面对数量并不太多的“碎石”清军骑兵大多轻易的控马避了开去。遥望着这一幕,东方浩非旦不急,嘴角反而露出了一丝嘲笑之意来。下一刻,正在突击的清军骑兵突然人仰马翻,乱了起来。而乱起之处,正是那些“碎石”落下之处!原来那些“碎石”均被东方浩差在每两块之间绕上了约数尺长的丝绳。虽然丝绳韧力有限,但是急行中的战马被这些丝绳猛然缠住马蹄时,却也如同中了绊马索一般!便在清军人仰马翻之际,随着东方浩蓝旗再挥,营寨中门大开,二千“义军”骑兵向清军发起了反冲击。
半刻之间“义军”来去如风,以骑射之术击杀了大批清军之后便退回了东方浩营中。“好家伙,不愧是熊廷弼借给我的精兵啊,一点不比清军差啊。哼~,其实燕宁兵马也不差的,所差的只是数量,以一城对一国,又是困守孤城,谁都不会有胜算的。”东方浩看着自己手中这支“义军”令行禁止的表现,心中暗道。
清军暂时退去一阵之后,重又以盾牌兵掩护着弓箭手缓缓压了上来。对此,东方浩搔了搔头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唯有同样下令让己方的盾牌兵掩护着弓箭手向与清军对射起来,这样的消耗战一起,纵是东方浩可以智计百出一时也再无用武之地。
听东方浩讲到这里,东方浔也摇头叹息道:“老哥,打消耗战,不是办法啊。”东方浩双手一摊,无奈的说道:“所以我之前跟你说了,五洞桥的北头我没守住啊。拼消耗,就算再加上熊廷弼的全部实力,也不拼不过的。”东方浔想了想后,说道:“可惜啊,《生活》里还没有火药,不然在老哥你的营里埋上一大堆,应该有点意思的。”东方浩闻言瞪了东方浔一眼道:“老妹你不是说你没玩儿吗?”东方浔闻言一愣,随即应道:“《生活》里没火药你自己说的啊。”东方浩嘴角一咧,嘿嘿笑道:“算了吧,老妹,我猜到你在打什么鬼主意了,你以为我离开了那么久,功夫绝对是拉下了。这样一来,你就有机会修理我了是吧?嘿嘿,告诉你,老妹,你老哥我身怀《浑天宝鉴》,而且已经有了‘靛沦海’的功力,如果你不是绝顶高手的话,应该打不过我的。”东方浔闻言之后,不由得吐了吐舌头,一时说不出话来。这时,南宫焰开口问道:“浩哥,你不是华山派的吗?怎么学到‘浑天宝鉴’的啊?”东方浩应道:“后来学的嘛,啊~,对了,我手上还有三本《弈剑术》,谁要啊?”南宫焰似笑非笑的反问道:“《弈剑术》啊?还三本?”东方浩连忙道:“傅采宁给了我一本。”南宫焰追问道:“还有两本呢?傅君绰?”东方浩嘿嘿干笑了一声后说道:“还有傅君蔷……”这回,东方浔不说话了,只是向东方浩竖了竖大指姆。“哈~,算了,回头把傅采宁给你的那本给我吧,我也学学看!”南宫焰对东方浩说道,不过听着多少有些语气不善。“嘶~”东方浩吸了口冷气后,避过这个话题,继续讲起了自己与清军之间的战事来。

却说清军步步为营与东方浩打起了消耗战来,东方浩看看不是办法,终于还是在自己营中放了一把火后,退过五洞桥,引军回到了熊廷弼的营中。至此,东方浩独自领军一万与清军连番交战,在歼敌二万有余之际自已不过损兵千余。这样的战绩自然足以令熊廷弼大为称道,东方浩向熊廷弼交割了兵马之后,便自行下线去了,毕竟玩家在游戏中一次也就只能待上两天左右。
当东方浩再次上线时,熊廷弼所统领的黑水明军已与多尔衮的八旗大军在五洞桥上反复拉据了数日。东方浩大至看了看两军的情形后,心中想道:“明军守在桥的这边,如果搞的好清军就只能用‘添油战术’,这样的话,守住就没什么大问题了。不过,就怕清军绕过这里了。”想明问题所在之后,东方浩找到熊廷弼说出了自己的担心,而熊廷弼其实早已洞察这一点,远在数月之前屯兵黑水河边之时便已沿着黑水河南岸修建了绵延数百里的无数烽火台,以防清军绕过五洞桥由黑水河的上游或下游的浅水处渡过河去。东方浩虽然得知熊廷弼早有准备,心中却始终有些不放心,于是向熊廷弼借了一份《黑水行军图》仔细参详起来。在这份标准的等高线军用地图上,东方浩以相当干净熟练的“图上作业”一一标出了清军除五洞桥外还可能的渡河地点。而这些地点熊廷弼在看过之后,很肯定的向东方浩保证,这些地方均已设立了烽火台,并且每隔数十里均驻扎了一营明军以作守备。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东方浩想想在五洞桥这里一时间也没有太多的事情可做,于时跟熊廷弼要了一支表明身份的令箭之后,打算沿着黑水河去图上标出的那些地点实地瞧上一瞧。而傅君绰在知道了东方浩的打算后,也跟着东方浩一道离开了熊廷弼在黑水河南岸的大营。
接连数日,东方浩与傅君绰二人由五洞桥往黑水河上游一路行去。沿途果然见到各处烽火台戒备森严,各处驻扎的人马亦是枕戈待旦,这熊廷弼果然不愧是明朝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代儒将!
这一日,又看过一处烽火台后,傅君绰对东方浩说道:“九幽,熊大人的布置看上去好像不错吧。”东方浩遥看着烽火台正对的河中水势,有些心不在焉的随口应道:“是啊,这边的布置的确很好。”这时,傅君绰注意到了东方浩似乎有些心不在焉,于时问道:“这河水怎么了?”东方浩随口应道:“如果‘这里面’真的足够写实的话,河水这么浑,上游一定在下雨,而且看这风向很有可能会下到这儿来。这样这一带的烽火台就不安全了。”说完之后,东方浩不再跟傅君绰继续交谈,而是弃了坐骑,展开身法直往黑水河对岸而去。傅君绰也不以为意,同样展开“凌波虚渡”的功会,往黑水河对岸而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