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书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问,怎么称呼?”进屋后诸子墨看着玩家问道。
“梦九,认识我的人都叫我小九!”那人回答道。
“你是有行会?”诸子墨接着问道。
“没有!”梦九回答道:“我喜欢自己一个人自由自在,有行会的话,会受到很多限制。”
“哦”诸子墨听完叹口气,本来想拉他入村,看来是没戏了。于是接着说道:“你来墨庄是为了学枪法?”
“对,为了学枪法。”梦九问道:“不知道墨村长叫我来有什么事?”
“梦九兄不是想要枪吗?我这边正好有几杆,正好送你一杆。”
“哦,真的?”梦九听完眼睛一亮,但紧接着又有些警觉问道:“有什么条件?”
“没有,没有。全当交个朋友罢了。”
“那我可就要谢过墨村长了。”梦九笑哈哈的说道。
“好说,好说!”
“刀打造的怎么样了?”诸子墨走进铁匠铺,冲着铁三问道。
“回墨头领,刚开始。”
“那好,你和其他几个铁匠打造一些枪头。趁着这段时间人们都来学枪法,赶紧做些枪出来卖。”
“好的,墨头领!”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远处传来渺茫的歌声,时高时低,歌声之中透出了一丝凄凉。诸子墨知道,自己是找对地方了。再走几步,一间茅草屋突兀的出现在眼前。茅草屋的前面有一个简陋的亭子,而现在亭子里有四书生模样的人。其中一个正迎风低唱,那时高时低的歌声就是从他嘴中传出。
“张兄便游名山大川,自当乘兴而去,满载而归。何故不将沿途美景与我们细细道来,反倒吟诵如此曲调?”坐在亭下,一个身穿一袭青衣的白面书生问道。
“这《采薇》不过是戍边之人的感慨,张兄此时吟诵,为几何?”另一个身体微微发胖的书生也在一边笑着问道。
“昨日江夏蛮反汉,今日鲜卑扰我边。如此这般,不断征战,遍野流民。哪有半点大好河山?遍地游览,也不过是徒增伤悲吧了!”被称为张兄的书生语露悲叹的说道。
“哦?”本来低头沉思的书生,这时突然抬起头。这人看起来与其他几个相比,要稍长一些。
“现在不是太平盛世?”白面书生问道。
“太平盛世!曹节弄权,十常侍把持朝政,国势日下。孙兄也乃读书人?怎可轻信世事!现在各地叛乱极多,但各地官员为了保全自己的官职,瞒而不报。这样下去,大汉倾颓,只在朝夕!”
“国家之事,岂可妄言!我等书生,当如何邵公,潜心做学,精研六经。”年龄稍长的书生说道。
“陈兄,我们不能因党锢之祸,而畏缩不前。国家之事,天下人之事。国家兴衰,与我们息息相关。”姓张的书生反驳道。
“礼记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我倒想问问张兄,你现在到了那个境界?”陈书生反问道。
张书生到一时愣在那里,不是无言以对,而是想到自己现在一事无成,难免有些落寞。这时有点发胖的书生站出来说道:“我们四人好不容易碰面,何必为外事争吵不休。”
“是啊,是啊!”白脸书生也附和着说道:“还是张兄给我们讲讲旅途见闻的好。”
“你是?”白脸书生看到一个人过来,问道。
“我是诸子墨,路过此地。刚才听到有人歌采薇,于是过来看看。结果看到众位再谈国事,本人很感兴趣。所以想进一步聆听各位高见。”
“恩?你听到了什么?我们刚才只是闲聊,算不得数的。”陈书生有些紧张的说道。
“我也没有听到什么,各位放心,即使我听到了,也不会乱传。”诸子墨说完看着几个人的脸色,陈书生等三人听完诸子墨的话,都松了口气。而张书生则自始至终脸色未变。顿了顿,诸子墨接着说道:“不过我倒有句话想说。”

“什么?”稍胖的书生问道。
“我以为书生乃国家栋梁。国之栋梁者,当上虑国家兴衰,下虑黎民百姓。孟子有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然当今之世,书生上不能妄评国政,下无法救黎民于悲苦之中,可谓不上不下,极为尴尬。”
“那依你之间,我们该如何是好?”张书生听完诸子墨的话,不但丝毫没有生气,而且很有兴致的追问道。
“或者著书立学,或者教化苍生,总之尽微薄之力,以报苍天。”
“听闻何绍公著书《春秋公羊传解诂》,内容翔实,颇值得一看。看来著书立学的确不错。”陈书生说道。
“话虽如此,但就现在情况来看,著书不及教化育人。”诸子墨说道。
“为何?”
这一问道难道了诸子墨。本来诸子墨文学根底就不深厚,说出前面一翻话以及为难得。后来提一下著书立说,不过是为了引出教化育人。没想这陈书生真有著书之愿。诸子墨此次前来就为了私塾的老师的事情来得,如果他们转向著书立说,那自己岂不白跑一趟。所以听完陈书生的话,诸子墨才连忙反对。看着几个人盯着自己,诸子墨没有办法,硬着头皮说道:“正如张兄刚才所言,祸事纷起。教书育人,可以让更多的人知礼仪,而不起祸端,这样就避免百姓落入战祸之中。而且教书育人,也是让学说得到传承的方式。相比起来,著书立说耗费时间太长。而且一到兵荒马乱,很容易被焚毁,到时所有努力都毁于一旦。”
“哦!”陈书生听完语气有些低落的回答道。
“只是就是想教书育人,恐怕也难!我周游各地之时,流民遍地,人们生活都难保证,谁还会去学习诗书礼仪这些东西。”张书生叹口气说道。
“那也不尽然。”诸子墨一听张书生的话,知道有希望,赶紧说道:“我知道一个地方,现在就需要教书先生。”
“哦?真的?”白面书生问道。
“恩!”诸子墨肯定的点点头,然后想了想如果他们要去自己身份早晚要暴露,倒不如现在自己说出来,于是说道:“其实就是我们村庄。我们刚刚招收了近千流民,建立了一个村庄。村民的教化是一件大事,马虎不得。听闻这里有几位书生,所以特来相请。”
“安置了近千的流民?”张书生有些吃惊的重复了一遍。
“让我们去任教?”白脸书生问道。
“对,我们安置了近千流民。”诸子墨看着张书生确认道,然后又对着几人问道:“我们确实希望你们能到我们村,负责村长教化。不知道各位意下如何。”
“我这次游历各地回来,正好无事可做。没有什么问题。”张书生说道。
陈书生说道:“教书育人,也算不错。我也没有问题。只是不能全天教授,有些时间我有其他的事要处理。”
“那没问题,你们随便那天教都可以。你们呢?”这时诸子墨将目光转向其他两人。两人相互看了看,摇了摇头说道:“既然他俩都去了,我俩再去也就没有什么用处。我不去了。”
“我也不去了。”
“哦,那好!还不知道你们的名字……”诸子墨看着几个人问道。
“我张颂,他陈童。这个白脸书生叫华统,……”
“我叫宋戈。”胖胖的书生抢着说道。
“那给位是现在和我去我们村庄看看,还是?”
“我们几人还要再聚聚。你把你村长的地址告送我,我到时自会去你们村庄找你。”
“也好,也好。”诸子墨知道现在虽然他们同意去自己的村庄教书,但并不属于自己的村庄。要收服他们,还要慢慢来。于是诸子墨把墨庄的位置告送张颂,然后转身向村庄走了回去。
PS:这一章写的好累人~~再一次的意识到我的语文水平那叫一个凹要是有不对的地方,大家给提建议~~我一定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