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大战初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节好,给大家拜年了!祝大家高高兴兴过春节!)
5天后,铺天盖地的匈奴20万大军将石堡团团包围,密密麻麻的布满了石堡外面的草原。此时的石堡就好像是在汹涌的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在暴风雨中飘荡。
很明显石堡的出现大大出乎了匈奴人的意外,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指挥这场大战的匈奴左贤王在众部落首领的簇拥下来到石堡的百米之外,观察石堡。
我站在高高的石堡上,看到数千匈奴精骑保护着一群匈奴人在观察我的石堡,心中一动,问旁边的李思,那些匈奴人的身份。
李思看了看对方的旗帜,告诉我,那些被保护的匈奴人其中很可能有匈奴的左贤王。
“他是想找死!”我心中暗道。抽出当年在南阳铸箭大师为我打造的狼牙铁箭,夹在左手食中指的指缝间,眼神紧紧的盯住那群匈奴人,左手轻放,只听得清脆的一声箭鸣,箭如流星,闪电般飞向了目标。我一口气接连射出了十二箭,眼见石堡百米开外的那群匈奴人乱做了一团。我仰首长啸,一时间整个石堡发出了轰鸣般的欢呼声,将先前被数十万匈奴大军包围时被震慑的士气一下子提了起来。
次日,攻击开始了,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战斗。战况惨烈万分,人与人之间,已经容不得半点怜悯之情,每个人眼中的目光都充满了野兽饥渴时流露出的残忍光芒。所有的人性与道德在这里不复存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杀死对方,使自己活下去。
大队的匈奴骑兵开始冲锋,但他们面对的是冰冷,无情的石堡。石堡城墙上的弓箭手发挥出了可怕的威力,在满天遍野的人群中,根本就不用瞄准,随便向下射,都可以射中,可谓是箭不虚发。但即使如此,匈奴人仍然是奋不顾身的一边向前冲着,一边在马背上射出手中的箭矢。“奔射”,匈奴人最擅长的战法,对于中原地区的城池来说,是最可怕的攻击。
无数的匈奴人放弃了他们最擅长的马术,像蚂蚁一样向石堡扑去。他们应用着简陋的攻城武器,依靠着手中的弓箭和弯刀疯狂的向石堡发出了一次次的攻击。
在石堡方圆百里之内所有的树木都已经被我所砍伐,作为守城物资。匈奴人很难建造攻城车和云梯,如果从匈奴境内运,耗费时间。20万人马的粮草补给可不是小数目,因此指挥作战的各个部落都没有选择等待。
半天过去了,在数以万计弓箭的压制下,付出惨重代价的匈奴人终于爬上了石堡的城墙,但迎面送上的却是成千上万的箭矢。我早就料到匈奴人会用弓箭压制,而且他们人数众多,在弓箭对射的情况下驻守石堡的军队和匈奴大军根本不成比例,因此我在建设石堡时,依照西方城堡的模式将石堡的城墙分为几层,第一层城墙修建的很窄,仅仅只能站三个人的位置,在匈奴人攻上第一层城墙后,我军可以撤离到第二层攻击敌军。在第一层的城墙上的位置很小,无法容纳大量的敌军。这样不但可以减弱地面的攻击,还可以大量杀伤登上第一层的敌军。
典韦把守着狭窄的石阶,手中的双戟像两把绞肉机,不断的吞吐着匈奴士兵的生命,戟到人倒,血肉横飞。
每个人都像疯了一般,失去理智,红着眼挥舞着手中的兵器。理性已经不复存在,种族的仇恨令所有人疯狂,冲天的血腥令人们失去了理智。
时光在此刻似乎已经停止,生死在短短的呼吸之间,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命在拼搏,分分秒秒间一条条生命在瞬间消失。
箭矢如暴雨般,射向了城墙上的匈奴兵。一具具尸体将好像雨点般从城墙上跌落下去。第一层城墙上已经堆满了匈奴人的尸体,新上来的人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只能踩着自己死去战友的尸身发起自己最后的一击。
仅仅第一轮攻击,匈奴大军就已经损失了近万人。但匈奴人似乎漠视生命,像疯了一样不断的进攻,城里的箭矢消耗的也很大。典韦身前的尸体已经堆满,全身上下浸透了匈奴人的鲜血。我站在第三层观潮着石堡下密密麻麻进攻的匈奴人。身边的部属不停的向我汇报着战况和物资消耗的情况。
虽然已经估计过匈奴大军第一天的进攻势头会很猛,但如此不计伤亡的攻击还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想来我昨天射杀的匈奴人中一定有他们的高层。刚才手下来报已经轮换了三拨人了,虽然只有伤者没有死者,但士兵们的体力消耗却十分大,这还是有李香儿在不断的用‘补天术’的结果。现在自己手中还有2000名预备队还没有派上去,那时到了最后关头才能动用的。
“告诉弟兄们,现在是我们生死一战,不想死,就拼命。”
而此时在匈奴大军的大帐中,各部落的首领们脸色都十分难看。这才是第一天,就已经损失那么大,如果真想拿下眼前的石堡所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尤其是昨天的战前探察,竟然损失了七个部落首领和重伤了五名万夫长,连此次匈奴大军的统帅左贤王也身受重伤。这时硕大的军帐中已经没有刚开战时的踊跃了,每个人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盘,没有人希望在这座石堡前使自己部落的实力受到重大的损失。
这时从帐外进来一名全身鲜血淋淋的匈奴大汉,一进帐便高声呼喝道:“现在轮到谁了,速去,速去!”
可惜帐中竟然无一人答应,大汉见状大怒,叱喝道:“你们为何不再派人前去攻城?”
在大帐中一个体态魁梧的匈奴老人道:“帐内的每一个部落都已经上去过了,现在大家也正在商议如何攻城之事。你且坐下,不要闹事。”
此人正是威望仅次于左贤王的右贤王,他昨日没有前去视察,因此逃过一劫。大汉没有再说什么,气呼呼的坐在了一旁。右贤王继续说道:“先让外面的儿郎们撤下来,停止攻城。大家没有什么意见吧?”听到老人的话,帐中的各部落首领都没有异议。
夕阳西下,杀声逐渐减弱,垂死者的惨叫声掩盖了呐喊声。撤退的号角划破了长空,意外着匈奴大军第一天的进攻告一段落,石堡下的匈奴士兵向潮水般退去,留下遍地的尸体。残留在石堡城墙上的匈奴士兵被留了下来作为掩护,只能拼死一战,至死方休。这就是战争,残酷而又无情的战争。

石堡周围遍布着死去的尸体,夜晚即将降临。长达一天的攻击落下了帷幕……典韦手持沾满了鲜血的寒铁戟无力的坐在血泊中,一整天的厮杀就是作为天级高手的他也感到了无比的疲倦。残阳似血,我站在石堡的最高层,望着石堡下的草原,此时已经被尸体覆盖。
‘残酷的第一天终于结束了,但我们还可以坚持多久呢?接下来的作战,将会更加残酷。’我心中默默的想着在匈奴大军的军帐中,各部落的首领围坐在一起,商讨着白天的攻城战。石堡的建立,以及特殊的地形使进攻受到了很大的阻碍,接下来要如何在减小伤亡的情况下攻取石堡,成为了众人的当务之急。
“没想到,那‘啸傲红尘’如此狡猾。竟然建立了一座石堡,为什么我们事先没有得到消息?”
“他要是不狡猾,也就不会屡次逃脱我们的追杀,还杀死我们的大单于,抢劫我们的圣地了。”
“就是,他还暗算了左贤王和其他部落的首领。”
“所这些有什么用,我们还是讨论怎么攻打石堡吧!”
“现在我们连像样的攻城武器都没有,想要攻下这座石堡,恐怕不是一件易事!”
“难道你想退缩了不成?”
“我只是不想我们匈奴人的鲜血和生命白白的浪费在这个石堡上。”
“那你有什么主意?”
“我们干脆困死他们。”
“只怕他们还没有被饿死,我们就先断粮了。”
看到眼前相互争吵的各部落首领,坐在大帐正中的右贤王心中暗叹,“匈奴还是要有一个大单于,才能避免这种纷乱的局面。”此时左贤王仍然重伤未醒。
“各位首领,老头子我倒是有一些建议。”
听到右贤王的话,大帐中的争论声逐渐安静了下来。因为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如今匈奴公认的智者右贤王。
“今天大家攻击石堡,想必已经见识到它的威力,因此我们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去攻击,否则只能无谓的丧失我们匈奴人的生命。我们匈奴人是马背上的民族,擅长的是骑马射箭。所以我建议用我们弓箭的特长来攻击石堡,我估算过像这样的石堡里面的人数有限,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人数将石堡一点点的攻克。”
“右贤王说的有道理。”
“右贤王说的对。”
“就按照右贤王说的办。”
大帐中的首领们七嘴八舌的赞同着右贤王的建议,但一个突然的声音冒了出来。“那到时候,怎么算杀死‘啸傲红尘’的功劳?”
随着话音落下,立刻场面静了下来。对啊!这次作战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死‘啸傲红尘’,夺取匈奴大单于的宝座。如果按照右贤王的说法,杀死‘啸傲红尘’的功劳应该算那个部落的呢?此时在帐中的都是匈奴草原上最有实力的部落,没有人希望自己去为他人作嫁衣。
而刚才提出建议的右贤王一方面心中暗骂对方将自己的计谋识破,一方面迅速的思考着如何应对。
整个大帐中陷入了一种古怪的气氛之中,各部落的首领都开始为自己的部落打算起来。因为就算是耗费了自己部落的实力杀死‘啸傲红尘’,夺得匈奴大单于的宝座,但实力大损后能够坐得住这个位子就难说的。在匈奴草原上一切都是以实力说话。
于是很奇怪,第二天,匈奴对石堡的攻击除了保持弓箭覆盖外,反而没有人登上城前。在这种攻击下,石堡中的战士除了少数防御不当的受伤外,没有一个死亡。就这样一天过去了。
我站在石堡上,看着将石堡包围的水泄不通的匈奴大军,心中想着我临行前对张辽,黑子说的话。
“文远,黑子这次守堡之战留下的人只怕是九死一生,因此我希望你们抓紧时间搅乱匈奴大军的后方,迫使他们回援,他们回援的人数越多,我这里的压力就会越小,看你们的了。”
“公子,您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完成任务的。”
今天看到匈奴人的进攻和我估计的一样,匈奴人在第一天疯狂的进攻,受到沉重打击后,内部开始产生分歧,从今天的进攻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自己也可以趁机休整一下部队。在昨天的战斗中很多战士都提高了实力,如果能在这次的大战中活下来,那一定会成为超一流的战士。
张辽和黑子此时想必已经率军到达匈奴草原开始行动了。估计一周的时间,这里的匈奴大军一定可以接到消息。到那时,才是关键的时刻。
第三天,匈奴人的进攻又开始凌厉起来,看来他们已经商量好对策。如雨的箭矢铺天盖地的向石堡倾泻着。而坚守石堡的战士们在巨盾的掩护下,拼命的用手中的战弓倾泻着弓箭,一个个登上城墙的匈奴士兵被射穿的身体跌落到石堡下。半天时间,石堡城墙下已经是尸堆如山,城墙下的匈奴士卒甚者已经可以登踏着尸体爬上第一层城墙。战斗已经开始白热化,相互飞跃的箭矢似乎要将天空遮住。
在匈奴大营观战的各部落首领脸色阴沉,不时有人来报军队伤亡的数字。在他们眼中这时的石堡就像一头凶残的巨兽,在吞噬着他们部落士兵的生命。
我此时也在听取着手下传来的战况,从今天匈奴的攻势看出,匈奴人已经吸取了第一天的教训,攻城的效率和方式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手下士卒已经开始出现伤亡。
又是漫长的一天过去了,此时天色渐晚,匈奴军的攻击开始减弱,有条不紊的撤退下去。
石堡下的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没有人知道自己明天会不会成为其中的一员。冷风袭来,卷起一阵血腥的寒风击打鲜血流淌的城墙上。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苍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