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漂洋过海避风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起这“避风头”,古来有之,在那个时代,只要肯忍气吞声,躲到乡下或是深山老林中,除非是运气背到极点,被找出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但如今的世界,科技发展到一个惊人咋舌的地步,稍不留意,便会给有心人留下痕迹,车船买票实名制、住宿实名制、刷卡消费也是实名制……若不是唐棠的母亲准备充分,短短几个小时,便分别为两人弄好了一整套伪造的身份证明和银行金卡,如今沈元和唐棠两人哪儿能如此惬意——虽然只是普通舱位,但对于少见世面的小狐狸和重生的修仙者,乘坐飞机实在是一次新奇的体会。
唐棠本领低微,这还是第一次遨游于蓝天之中,欢呼雀跃之情溢于言表,若非怕引人注意,小狐狸早就闹腾起来了。
沈元对腾云驾雾并不陌生,但重生之后,蓝天也是第一次如此靠近,虽然飞机的速度肯定无法与御器飞行相比,但御器飞行哪儿又能如现在一般舒适,不仅毫不费力,而且一点都不显眼。
经过近十个小时的飞行,沈元和唐棠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看到周围大多是金发碧眼的洋人,沈元不免有些惴惴不安,也不知是唐棠的母亲是否太小心,这一避,不但远涉千里,而且漂洋过海到了异国他乡,估计**派的人想破脑袋也猜不到如今两人的下落。
唐棠此刻不但没有长途跋涉的疲惫,反而脸上的兴奋之色更浓,自打这小妮子开始接受世俗文化,就从没有消停过,晋升二尾能幻化人形之后,便入世打工,把妖修的危险、母亲的告诫置之不顾,不过在蓉城之中,毕竟不能离开母亲和一众长辈的视线,如今来到千里之外,陪在身边的只有一个令自己颇有好感的沈元,唐棠的好心情也不算没有道理。
四个青年簇拥着一名身着唐装的老人缓步走了过来,其中一个青年赶上前两步,微微躬身问道:“请问是唐小姐和沈先生么?”
唐棠回头看了看沈元,才应声道:“是的。”
唐装老人走过来,颇有些激动地问道:“你就是唐棠?你小时候的照片,我倒也见过,这么多年不见,都这么出落得这么漂亮了,简直和你妈妈当年就是一个模子中做出来的。”
唐棠微笑道:“您是赵伯伯吧?我是母亲的女儿和母亲长得相像,自然理所应当。”说着,从包里取出一物,递给了老人。
老人几乎是一把将那物件抢了过去,那虽然只是一块很普通的铁牌,可老人似乎把它当作了价值连城的珍宝,放在手中反复把玩着,一脸悲喜交加的表情很有些耐人寻味。
赵老和唐棠又聊了几句,很快拉近了关系,变得熟稔起来,接着赵老把目光落在沈元身上,一米八零的身高,普通的样貌,单薄的身体看不出有一点强壮精干的味道,在赵老注视下,虽然他的眼神并没有躲闪,让老人有些意外,但不管怎么看去,沈元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普通人。
唐棠牵着赵老的手,介绍道:“赵伯伯,这是沈元,是我的同事和好朋友,这一次是专程陪我出来散心的。”
虽然避重就轻,但唐棠所说的全是实话,沈元心里暗笑小狐狸也不是省油的灯。
沈元很自然的给赵老见礼,不论是出于礼貌,还是因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和唐棠会在赵老的帮助下,将“避风头”贯彻的更好。
“走吧,我们回家,老头子准备地道的家乡菜,给你们接风洗尘。”赵老很豪爽地笑着,牵着唐棠走向机场大厅外。
加长凯迪拉克大白鲨缓缓驶入车流之中,前后各有一辆改装型陆虎护卫,这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待遇,沈元一面观望着车窗外的异国风情,一面猜度着赵老的身份。来之前,唐棠的母亲只是很含糊的讲了一些关于这位赵老的事,唯一明确的一点,在没有修士出现的世俗之中,可以完全信任这位赵老,当然如果出现修士,已经是超出了赵老的能力范畴。
出入沈元意外之外。这个小型车队并没有去某个城郊庄园,反而经过了无数繁华的闹市区,在一个相对安静的豪宅外停了下来,赵老牵着唐棠的手不停的交流着什么,领头走在了前面,沈元一个人晃晃悠悠的落在两人之后,那四个青年又再落后一点走在一起。

走入大厅,站在大理石地板上,环顾周围,沈元仿佛回到了五百年前,因为这里是按照古老的华夏风格装修的,里面的家具是以木质为主,多用大叶檀这样的高档硬木,讲究雕刻彩绘、造型典雅,色彩以深色为主,显示出主人的沉稳作风,天花以木条相交成方格形,上覆木板,做成了华美又不失古典韵味的环形灯池吊顶,实木做框,并被漆成花梨木色,显得层次清晰。四周墙壁挂有华夏古典字画,同时带有强烈华夏风格的古玩、卷轴、盆景等精致的工艺品点缀四方,更显清幽意境。不过最抢眼的还是那巨大的古朴玉石屏风,上面绘刻着经典的虎啸山岗图,猛虎据石而立,威风凛凛,眼神中的霸气更被刻画的活灵活现,想必出此非常人之手。虽然这样的屏画出现中大厅之中有些不伦不类,但或许这样的陈设恰恰符合主人的气度与身份。
赵老很豪爽的笑道:“侄女儿,你看伯伯这大厅如何?”
唐棠也在打量四周,“伯伯,侄女儿对这些一窍不通,不过,这大厅看上去挺不错的。”
赵老笑了笑,又对沈元问道:“小沈先生,你看呢?”
沈元当年即便省试失手,但好歹也是远近闻名的才子,这大厅虽是按照古老的华夏风格装修,但比起沈元当年所见所闻,这样的装潢实在是差强人意,不过,毕竟是第一次到这里做客,也不能太唐突说三道四,只得转移话题,“赵老是想家了吧?”
赵老微微一愣,叹道:“来这客厅中做客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说我老头子附庸风雅的有,称赞华夏文化的也不在少数,但真正看透老头子心思的,你还是第一个。”赵老不禁又深深地打量了沈元一番,却突然摆了摆手,自嘲的笑道:“不提了,不提了,老人家这中心思你们年轻人是不懂的,去吧,先去看看你们的客房,希望还能凑合。”
这时,两个青年提着唐棠和沈元的行李,已经走在前面为二人领路。
………………
经过简单的梳洗后,沈元二人随着赵老来到一家中式餐厅,他笑着介绍道:“在洋人的地盘上别的都好说,就是想吃上一口地道的家乡菜麻烦,要不是老头子买下了这家餐馆,又专门从国内请了好几个大师傅,只怕光是吃那种半生不熟的牛排,就非得要了我的老命不可。”
这话沈元倒能理解,前世生活在沿海一带,主菜大多都是甜食和海味,而如今蓉城菜品虽多,却是以麻辣为主,最初的几年很不习惯,后来才慢慢好转。但毕竟这两种菜系都是熟食,要让沈元吃那种带着血丝、六成熟的牛排,他估计会吐出来。
想必是为了避免旁人打扰,餐厅外面挂上了“今日停业”的牌子,餐厅大堂中摆了六张大圆桌,呈梅花状,差不多都坐满了人,大多都是黄皮肤黑头发的华夏人,赵老领着唐棠和沈元二人在中间的桌旁落座,四名青年却去了别的桌子。
赵老笑着为唐棠介绍了同桌几位老者,“侄女儿,这些都是你的叔伯,你可不要见外了,”又指着另几个中年人说道:“这几个都是我不成器的徒弟,虽然年纪大些,却与你同辈,你也不要客气。”
唐棠站起来向诸位叔伯、兄长见礼。一个嘴甜的美女带着满面笑容,加之又是赵老的侄女儿,自然赢得众人好感,虽谈不上拍马屁,但每个人都免不了称赞几句。反观沈元的处境就尴尬一点,虽然赵老通过在家中的几句对话,让老人对沈元改观不少,但此刻同桌、甚至这餐厅里的绝大多数人都把沈元当成了靠唐棠混饭吃的小白脸,即便沈元一点都不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