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章 少年往事黯伤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倍能中学高一(一)班有两个“人物”。一个是班长白西林,他家境优越,才华早露,有领导才能,是班里无可争议的核心。他春风得意马蹄疾,从小学到初中,一路下来年年都是三好学生,很得老师欣赏。但进入高中没几天,一个新转来的同学抢了他不少风光,这便是郑正道。郑正道名为“正道”,总给人一种不正规的感觉。他天资聪颖,数理化轻轻松松就能得高分,可就是不认真听课做作业,老是松松懈懈的。这让一些好同学心里不舒服:显什么能呀?躲在家里下狠劲儿,跑班上玩萧洒!他不安分,体育课上尽出怪招儿,课余活动更是东一个花活儿西一个主意。有一些“落后”同学挺服他的,慢慢地在班里有了点儿气候。两个人互相瞧不起,白西林心说郑正道有什么?他爸不就是一个工厂的小技术员吗,见过什么世面?自己老爸是干什么的?由于谦虚,自己从不在班上夸耀,当然不夸耀也人人知道。有一件事挺刺激他的:一天他无意间听班上几个平日崇拜自己的女生在教室里议论郑正道,说郑算得上班上第一风流人物。这下子惹得他醋劲横滋,对郑正道的恨意陡然升起。不过总体来说,白西林在班里的核心地位仍是不可撼动的,郑正道也只是在野忽悠而已。
可是很快,这种还算相安稳定的局面就被打破了。一个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小伙子叫华翔,风风火火,一腔热血,怀揣教育改革的理想大计来到高一(一)班当班主任。校方也似乎乐意放手让他一试。小华老师在班上摸了一个星期的“底”,第二周一上课就给大家发了“教改大问卷”,让大家对所有的课程,所有的活动,从个人到学校到国家,都可以提意见,提建议,不拘一格拿出新鲜新颖的想法。一个星期以后卷子陆陆续续交来了,大都见解平平篇幅短小。让小华老师欣慰的是,还有两份洋洋洒洒下笔万言的,一份是白西林,一份是郑正道。小华老师在班里表扬了两人,他从头到尾念了郑正道的“答卷”,却没有提白西林的。因为白西林写的虽多,都是些中规中矩的社论腔,无非是提高信心,关心社会,刻苦学习,加强思想教育之类。郑正道就不同了,他汪洋恣肆金棒乱舞神笔胡飞想哪说哪。那里面,见解不少荒诞剧多,稚嫩和模仿是免不了的。小华老师兴奋极了:这不正是自己的天然同盟军吗。
郑正道主要侃的是:建议一年两个学期改为一年三个学期或四个学期;实行快乐教学法,少留作业或不留作业;提倡自主学习和发明创造;两个星期选一任班长和团支部书记;开展小老师运动;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学习写论文;每人动手做一个新奇的教具;给教材挑毛病,给教材“补充”,给教材“删减”。各种读书法,包括速读——几十万字的大书一堂课就看完,然后讲大意;慢读法——两千来字的短文,花一整天才看完,体会妙处,找出问题;训练记忆力,举行背英语单词比赛,背唐诗比赛,背人名地名比赛;进行大思维训练,讨论人类命运,地球去向,二十年后国际形势,资源问题,环保问题,模拟编写国家发展十年大纲;培养细微观察能力,看大家穿的一样的校服各有什么不同处,学习福尔摩斯看街上谁是小偷,看同桌同学今天和昨天有什么异样;开辩论会;角色模仿训练,假装半天大将军,假装半天总经理,假装半天要饭的,假装半天遭难的;语文课讲谜语,说绕口令,评论金庸小说,扔纸飞机,飞到谁头上大家就给他起外号,看谁能抓特征精准快速,排小话剧;“历史假如学”:假如西太后早死一年维新变法会成功吗?假如当初楚国统一了中国,中华民族将会怎样?外语课喊叫比赛,快说比赛,学外国人耸肩扬眉做鬼脸比赛,作“清格力士”文章比赛,说唐山味四川味广东味的各色英语;人人制做物理公式牌,化学元素棋;把物理公式编成歌儿,把数学公式谱成曲儿;体育课做各种游戏,踢纸球,踢墩布球,玩打水仗,打泥巴仗,打竹杆仗,学猫科动物往树上爬,学犬科动物在地面奔;人人多学一门小技巧,捏泥人,修自行车,插花,炒菜,玩乐器,吹口哨,打哑语,五子棋;野营、郊游、假面舞会……
小华老师在台上念,同学们在下面感叹,惊叫,欢笑,拍巴掌。白西林胸口的妒意一阵紧似一阵:出什么风头?从哪儿抄来的跑这儿卖弄!他醋得瞳仁都缩成一个点了,不由得重重地推了一下课桌把桌子碰得山响:
“不就是脑筋急转弯吗,胡说八道谁不会!”
“就是。”几个有同感的好同学同声相应。
小华老师抬头瞄了一眼,摆了摆手,没怎么在意,又继续念郑正道的宏论。
各科老师在副校长的压力下,每堂课给留出十分钟的“改革”,成效嘛,一时还很难说。不过,在全校歌咏比赛上,高一(一)班算露了脸。白西林情绪消极,在小华老师的强力热情领导之下,他不得不做一些班长应该做的事。歌咏比赛是大事,得提前很长时间反复排演,白西林担任指挥。许多细节需要周密设计,一天小华老师和白西林仔细磋商之后,嘱咐他传达给各班委落实,因小华自己要去开一周的会。谁知第二天白西林就“病”了,家人送来假条,说至少要休一个礼拜。歌咏比赛的事抓了瞎,有同学推举郑正道负责赛事,郑也不推辞竟然就着梯子上房真干了起来。他出了好多“密招儿”,全班同学很兴奋,跑到公园去排练以掩他班耳目。结果怎样呢?那天,大幕一拉开,全场就惊奇了。只见一排同学举着晶滢透澈的河水图案一起一伏像一条清亮亮流动不息的小河,古筝的声音拨动出碧蓝的浪花。突然,从河水后面猛地站起一排深红魔鬼面具,他们唱着糙闷的音调,代表讨厌的工业废水,它们在吼叫;突然,在他们身后响起了高吭激越的女声,红魔“倏”地蹲下不见,同时从他们背后猛地站起一排绿色树叶面具,代表治理污染的力量,她们嗓音整齐而悠扬;突然,红魔又跳起,开始反扑,绿叶们蹲下不见了,舞台上被通俗唱法中最嘶叫的那一派统治着;又突然,绿叶站起来,有力而正义的旋律压倒了红魔,红魔溃败了,蹲下消失了,接着他们站起来,换上了鱼、鸟、小鹿的面具,在锣鼓震天撼地声中,男女声齐唱贝多芬的《欢乐女神》,引起了全场共呜和唱,掌声经久不息。
白西林来上学了,病秧秧的,只有听课之功,没有参与社会活动之力。小华老师只好改选班长,郑正道以一票之多当选。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教改”并未见多大成果,学习气氛反倒松散了。一些紧盯人生真正大关口——高考的同学心里有些焦急了。一些家长开始向校方甚至教育局反映:听说班里出现了家长最不乐见的“某种气氛”,就是那种本来就压都压不住的“青春男女兴奋”症,此症最碍高考。正校长曾庄重向家长们保证过,在倍能中学决不会出现谈恋爱的事情,事故苗头一定会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可惜他老人家进修去了,老猫不在耗子窜,副校长不懂教育瞎搅和,新来的老师愣头青,胡捣浆糊乱煮粥,耽误的可是自家孩子啊。
几次年级考试,高一(一)班的成绩呈阶梯式下降,虽然也有一个亮点:作文竞赛在区里包揽了前五名,可是“瑜不掩瑕”,改革的弊病已经昭昭然于天下了。
秋游的时候大家玩得特别开心,同学们抓了三个小偷;用摄像机“拍”了两部小“电影”;考察了该旅游区山地的地质和历史并写了考察日志;解了三道数学难题;更开心的是搭帐篷,开篝火晚会。可是秋游后却传来一些风言风语,说小华老师怂恿学生们傻乐疯乐,自己也别有居心,他和几个女生搞得那么腻呼,嘻嘻哈哈,拉拉扯扯,让人看不下去。终于,将近十月底的一天出了一件事让学校惊醒了。高一(一)班的华雪和尤勇两同学忽然不见了踪影,急得家长四处寻找。其实他俩早就恋成一对儿班里同学人人皆知,只瞒着家长和校方两处呆人罢了。过了一个星期,新疆石河子公安局给学校来电话通知,说人在他们那儿,丢失了钱财证件正在求助警察叔叔。原来,这一对儿在华老师的“思想大解放”教育影响下,决心立大志,行万里,读社会这部大活书,实现真心真爱,摆脱平庸人生。全校轰动了。进修回来的正校长闻之大怒,狠狠批评了副校长臭撸了教务主任,责问他们哪儿来的驴胆儿?怎么对学生的前途负责?听说有个有势力的家长剋了区教育局长一顿,教育局于是责问下来,准备严肃处理倍能中学,说有可能考虑取消该中学的区重点资格。

小华老师的班主任撤了,教务主任闷了,副校长这个不懂教育的二百五调去管后勤了,跳梁小丑郑正道等人所谓的班委会解散了。重新选举了白西林等好学生组成的班委会,班主任换上了老成干练责任心强的李老师,被严重冲击的教学秩序迅速得到恢复,全班开始振作起来全力以赴向高考进军。家长们这才放下心来:高考才是硬道理,其它都是花架子,胡抡。
白西林稳稳地重拾山河。功课是绝对不能放松的,这些天他次次小考全班第一,从而巩固了权威的基础;对一些当初迷途的好学生,他大度容人,告诉他们牢记教训:小人之言不可听;对几个平常崇拜他稍有风吹草动却有所动摇的女生,他略施颜色就使她们改换立场。至于郑正道一小撮嘛,劲儿劲儿的,他有机会教训他们。
郑正道前所未有的灰暗。改革流产了,改革中的弄潮儿自然随之败落。他像一个顽童尽情喧闹却不知自己闯了祸,他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小华老师有什么错,闹到这个结果只是不走运而已。不当干部就不当干部,本来也就跟玩一样,该学习照学习,有什么呀。可是流言蜚语确实让人不舒服,他时不时能听见外班同学议论(一)班“卅日维新”的奇闻怪事,说得活灵活现,让人闻之发寒。有一些隐秘的东西只能闷在心里:有一个漂亮女生叫彭俏,在“卅日维新”期间对他最佩服,她的积极参与和明显示好让郑正道心里美意飘飘了许久。现在那女生态度陡变,见面表情严厉形同陌路。有一天,高一(一)班又出事了。课后打扫卫生,一个女生搬桌子,搬到郑正道的桌子时,不想里面的书包掉下,书本散落一地,夹在课本中的一张照片掉了出来。那女生一见就失声尖叫,大家赶紧围过来,以为发生了什么骇人听闻之事,却竟然是彭俏的泳装照,好新鲜呀不得了,顿时成最轰动新闻。彭俏脸憋得紫涨,眼泪挂在眼眶,太缺德了!自己的照片怎么会跑到晦气人物郑正道的书包里?郑正道来了也大叫奇怪,坚决要求追查。咳,这事谁查谁呀,谁当事谁明白呗。郑正道百口莫辩,反正他“臭”定了:偷女生的照片可真没劲,纯是丙级功夫之丁级手法。慢慢的,事情总算有所平息。一天,学校传达一个事儿,说有一个全国性的征文比赛,内容是关于“青少年如何面对翘首可望的二十一世纪”,若能获奖高考可以加分。事关重大,多数同学都没放弃这个机会,个个奋笔疾书。一个多月后,大家都有点儿淡忘了,学校接到“征文小组”退回的两份稿子,说写得虽然不错,但内容一模一样,“毫发尽备无差讹”,到底谁抄了谁的,请学校自查。两份稿子不是别人,正是郑、白两对头。稿子都是计算机打印的,无法对笔迹。两人都拿出草稿充分证明自己的原汁原创,谁是六耳猕猴颇难断定。校方还没下定论,“郑正道剽窃”的说法已经不胫而走。郑正道这回真气懵了,在学校外小道上碰见白西林,指着他鼻子问:“你还有点儿德性没有?”白西林毫不示弱:“德性?你也配!我告诉你一个真理,你给我听好了:谁成功,谁就有德。你有种,咱就比到底。你永远也赶不上我,哼,想靠巴结华翔那个小人物飞上天?门儿也没有!”
“好,你等着瞧。”
稿子事件不了了之:两个学生的事,又够不上公安刑侦处立案。高一快结束时,分班了,白西林分到文科,郑正道分到理科,从此阳关独木各奔各。白西林越走越顺,考上精英大学,毕业读硕又出国,土博洋博双料货,青云直上,衣锦还乡。郑正道心情抑郁,高中的后两年老爸一直重病卧床,熬到快高考时不幸过逝。郑正道感到注意力理解力都下降许多,勉强对付了一个走读大专,从此由阳光乐群少年变成一个冷峻孤断之人。
小华老师调到郊县一个中学又教了两年书,后来发奋考研,毕业后听说出国深造去了。
因为有这样一段往事,所以郑正道对毛咪咪才情急而怒动了粗。更让他不放心的是,当年白西林还有一个了不起的绰号——“情圣”。白吸引女孩儿的本领超一流,一般人不服不行。就说那个彭俏,白西林都有了家室,她依然紧追不舍一直追到多次人流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这些都是多年以后郑正道听人说的,他当笑话听,离自己太遥远了。没想到“人生何处不相逢”,远在天边事,偏到眼前来。不过,往事归往事,稍稍冷静下来郑正道责备自己:关毛咪咪何事?自己对人家小姑娘竟然以拳相向,真是后悔莫及。
闹掰了的第二天,他给毛咪咪打手机,不接。给书店打,接电话的声音听着有点儿耳熟:
“是郑大哥吗?她不接。”
“你是谁呀。”
“柳叶儿,她朋友。她肯定不接,跟您说。”
“麻烦你跟她说,我真有事儿。”
“那她也不接,她说您是黑社会的。”
“什么?嘿,你看我像吗?”
“说不好。她说的呀,我又没法儿说。”
“那这么着吧,柳叶儿,我下午去你们那儿找她吧。”
“您不用找,她肯定不在。”
“她下午有事?”
“不是,您找她她就不在,肯定的。那,郑大哥,挂了啊”——“啪”!
郑正道攥着手机,除了发愣,还是发愣。
白西林来了才没几天就给神智赚了一大笔钱,孙劲喜不自禁,在沁音阁饭庄定了个单间设小宴小庆一番,参加的只有十一、二个最心腹之人。
“来来,你们,你们啊,”孙劲指着所有的心腹,“都给我向小白,白博士敬酒。”说着他双手擎着一小盅“皇家礼炮”高举过头走向白西林:“‘少帅’,来,敬一杯。”
“不敢不敢,孙总,不好意思,”白西林慌了,涨红了脸,他虽然得意万分但也料不到孙总会如此夸张破格。
“哎,”孙劲假意一沉脸:“有功当奖,有过当罚,这是天经地义。”心腹们也纷纷过来敬酒。宴后,他们又到一个舒适的小咖啡室美美地畅议下一步的大计。原来,白西林根据各种信息分析了形势,又找了几家知名证券公司的操盘手,也是一些精英哥们儿,选定了两只股,趁股市连续两个月走低熊气弥漫的时机,悄悄吸纳了几百万元的股票,结果不几天就迎来股市艳阳天,神智赚了个小满仓。几百万在股海里算不得什么,关键是这条路从此趟开了。白西林接着向孙劲提出下一步战略构想:收购上市公司。他已经透彻地研究了一家农业公司,那家公司现在栖栖惶惶都快ST了,他们正可以乘人之危收购过来,然后找几个歪嘴证券分析师,继续散布该公司负债累累总裁潜逃会计跳楼股东绝食的大利空,同时在市场上施障眼法狂吸该股,埋伏下来,待时机成熟,来一个狂飙突起。孙劲大大地点头,随后指着每一个心腹:“听见没有?这是咱们神智的绝密战略。绝对不许走漏风声,谁要走漏了风声,后果自知。”孙劲眼露凶光瘆人魂魄。他接着说,“从今天起,你们每天都给我看两个钟头证卷的书,学习股票知识,有不懂的就问白博士,争当内行。对外,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有这个本事吗?”
宴后,孙总用自己的凯迪拉克送白西林回公寓,他们闲聊神智公司的事。白西林称赞神智人才济济,孙总听了十二分的受用,挨着个儿点各公司老总,如数家珍。他告诉白西林,收购农业公司的事,正好可以让牛豪去办,那可是个了不起的农业专家,可惜今天牛豪没来。白西林问:“听说有个文化公司,经理是个大专走读的,怎么咱们神智还有这种人哪?”
“啊,那小子特殊点儿。小白,公司大了,也要不拘一格,不能搞清一色。”
“对对。不过,我听说那个人品行不太好。”
“是吗?你认识他?”
“呣……不不不。他是我中学同学的同学。听说他因为剽窃别人的文章受过学校处分。”
“嗯?真的?这他妈扶不起来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