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军队的控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人之中被称为骆老将军的一位老者微微一笑,说道:
“德民,几年不见,你也见老啊。大将军那里不用你们担心。你对他这个人还够不了解,他最谨慎了,要是没有把握,才不会把把我放出来呢。”
这两个人分别是马德民以前的上司骆文成将军和燕国的农业大臣蔡有道,他们都是属于符家一系的先天武者。不过前者已经多年未参与政事,而后者也常年都不在符家的领地任职。不过,两人都与这一支驻边军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德民自不必说,就连蔡有道,也曾经是包括副万夫长周度在内的许多军官的上级。
符耀明把这样两个人都派过来,其用意自然不问可知。
看到几个人风尘仆仆的样子,马德民随口问道:
“将军,大人,你们过来的时候没有被摩日教的人发现吧?我听说雁门关的城门一早就封闭了。你们是拿着符大将军的令牌通过的吗?”
骆文成哼了一声道:
“我们根本没有走雁门关,我们是从雁门关东面的山上走小道过来的。摩日教的人,不得不防啊!不过我看你们这里和白海国的人相处得不错,摩日教的那帮人有没有给你们施加压力?”
其实,刚才下午的时候他们几个人就到了,不过,他们不愿一下子惊动太多的人,所以就等到天黑了才来。在中间这段时间,他们把设在边境上的燕国百姓自建的营地参观了一遍。别人以为他们也只是燕国的普通百姓,根本没有注意。
马德民接着问道:
“要不,我派人去把周度也叫来,咱们一起谈?”
一旁的蔡有道连忙出声阻拦道:
“先等一下,我听说他和符耀华的两个公子关系不错,是不是最近和摩日教也走得很近啊?”
马德民闻言笑着答道:
“周度这个人蔡大人您知道,平时是有些钻营的心思,他巴结符指挥使(符耀华)的儿子不过是想要调回关内。这半年那两位公子叫摩日教给迷住了,他有时候也不免跟着应付应付,可是他决不至于被拖下水。就凭摩日教的那些规矩,我看他就绝对受不了!”
蔡有道略略点头表示同意,不过还是接着问道:
“我听说,这军队里还设了摩日教的传教小队,这事儿也是他在管着?”
马德民答道:
“哦,是有这件事。不过这是符指挥使派下来的。每个纵队(万人队的另一个称谓)都派了。也都是副纵队长兼管着。不过我看摩日教对这儿也不重视,以前派过来的人连阿贡都不是。他们传他们的,士兵们原来信什么现在还信什么,改信这个教的很少。白海国的医疗队一来,更是把他们彻底搞臭了。”
“哦,还有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骆文成问道。
于是,马德民又把最近这几天白海国方面采取的设置隔离治疗区,培训百姓自救和派遣医疗防疫队帮助消毒的事大致说了说。
骆文成听了大感有趣,又问道:
“出了这么多事,摩日教就没有什么反应么?”
马德民回道:
“他们也想做点什么,可是实在不好下手。现在传摩日教坏话的都是燕国的普通老百姓,而且早就传得差不多每个人都知道了。还有好多事情都能互相印证得上,教人不得不信。白海国自己派过来的医疗队倒是很少说起摩日教,每天除了治病就是到附近的村子里消毒。走到哪儿都有好多燕国的老百姓跟着,回来以后就有军队的保护,摩日教的想要杀他们也不容易。”
蔡有道听完补充道:
“其实摩日教的人杀了他们,只会让他们自己的处境更糟糕。如果一旦发生那样的事,燕国的这些老百姓会怎么想?”
骆文成又问道:
“摩日教派驻你们纵队的传教小队住在哪里?我们这样进来他们会知道么?”
马德民回道:
“他们就住在营中,距离这里不太远。所以他们应该会知道有人来找过我,不过平时来找我的人不少,这附近的营房都由我的亲卫把守,他们也不可能偷偷进来。”
骆文成和蔡有道交换了一个眼神之后,拿出了一份名单交给马德民,对他说道:
“叫你的亲卫把名单上这些人都请来,尽量不要惊动摩日教的人!我们带来了大将军和朝廷的命令。”
马德民接过名单一看,这个名单涵盖了驻扎在此地的部队中的绝大多数千夫长以上的军官,实际上,只有符耀华的亲信,监军官马继杨未在这个名单上。
看到这个名单,马德民自然心中有数,看来,符耀明大将军虽然这几年似乎很少理事,对于军中的人事安排还是控制得相当严密。有好几个他原以为是符耀华心腹的人居然也在名单之上。于是,他立刻安排亲信去叫人。
不大一会儿,所有的人都到了。这些人都与骆文成、蔡有道或他们带来的人相识。其中认识骆文成的最多。等人都到齐以后,马德民开口说道:
“这位就是咱们雁门营以前的指挥使骆文成老将军,那一位是以前额纶营的指挥使,现任农业大臣的蔡大人,他们受符大将军和朝廷的委托,前来传达符大将军和朝廷的密令。”
骆文成对蔡有道说道:
“蔡大人,还是你先宣读朝廷的密旨吧。”
蔡有道点头示意时候,拿出一份密旨宣读道:
“现已查明,摩日教在我国境内传播疫病、蛊惑人心、图谋发动叛乱。特命雁门营立即于其在驻区域之内对该教予以全面取缔。对该教派的核心成员予以扣留审查。如遇反抗,格杀勿论!如确有必要,可与白海国驻边部队接洽,以协调双方的行动。”
顿时,营房中一片议论之声。骆文成和蔡有道在一旁冷静地观看,众军官虽有些吃惊,不过明显还是赞成的人多。
等他们稍稍议论一阵后,骆文成张口道:
“好了,现在我来传达符大将军的密令,和他些的亲笔信。”
然后,他拿出一道命令,宣读道:
“即任命骆文成为雁门营全权特命监察使,全权负责取缔摩日教、整肃军队之事宜,在此期间,自指挥使以下各级官兵均受其节制,违令者一律按军法处置。此任命即刻生效。大燕国钦命大将军符耀明。”

军官们互相看了看,然后在马德民的带领下,向骆文成行礼道:
“谨尊大将军将令。见过监察使大人。”
骆文成见状一笑,对众人说道:
“好。你们也清楚,符耀华这小子是提不起来了。这次的事过去以后,他的那些人肯定都要被换掉,好好干!那些位子就是你们的。至于符将军和朝廷为啥要对摩日教下死手,你们传看过大将军的这一封亲笔信就清楚了。一句话,这个教的人做事儿太阴险、太不地道,要是让他们成了事,除了那些没脑子的,其他人都得倒霉!”
此后,众将官又传阅了大将军的亲笔书信。在信中,符耀明罗列了从各种渠道收集到的摩日教的种种卑劣行径,也结合摩日教的教义,分析了摩日教一旦把持了权利之后必然会实施的一些限制人身自由、限制信仰自由,限制世俗权利的举措。现在,燕国的军队里,除了必要的军规军纪之外,高阶军官们在其他方面受到的限制很少,这些限制必然会引发他们强烈的反感。而符耀明领军多年,对军官们的这种心理把握得很清楚,知道只要在这些方面引起他们的共鸣,要争取这一只部队的支持就不难了。
其实,即使没有这一封信,就凭着前面的命令和任命,对这一支部队而言也已经足够了。第四纵队在雁门营的四个纵队之中本来就不受重视,无论是符耀华还是摩日教,都没有用心争取过这里的军心。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支军队在燕国和符家看来,都是一只随时准备牺牲掉的力量。
不论是向西面对耶律卫领地的方向,还是向北面对白海国的方向,这支部队和边境对面部署的军队相比,兵力都少得可怜。一旦发生战事,这一支部署在最前沿的军队,其作用只是迟滞对方的进攻,以便为雁门关的守军争取准备时间。
尽管对于国力不彰的燕国而言,这种布局在战略上无可厚非。但它造成的后果是,驻扎在边境的这一支部队绝对是大多数军官都不愿意呆的地方。当然这里也就不会受到符耀华和摩日教的‘重点关照’了。
大将军的信被传阅过以后,马德民问道:
“骆监察,兄弟们都听您的。您看咱们具体该怎么办?我听说摩日教在雁门关至少也有七八个先天高手,而且符指挥使对他们言听计从,您不会直接上门去传达这些命令吧?”
骆文成笑道:
“别急,还有一项任命,也让你们知道一下。这位蔡有道大人,现在的身份是大燕国和大将军的全权特使,负责与白海国协调,共同剿灭摩日教在两国边境一带的势力。这件事最开始就是白海国提议的,他们那边可能已经集结了足以对付摩日教高手的精锐武力。如果符耀华敢把军队派出关来,必要的时候我们这支部队也可以过境寻求保护。不过,要是他真的敢派雁门营的弟兄出来,我就不信他们会不听大将军和我的命令!”
于是,在骆文成和马德民的指挥下,人们立刻抓捕了营中的摩日教传教小队和监军官马继杨。当晚,驻边部队的本部和驻扎在与白海国交界边境的军队都收到了全面取缔摩日教的军令。
而蔡有德这位特使,也连夜过境,来到了白海国轻风营的营地。
当天白天,闻宇把几乎全部的时间都放在了硝化甘油的生产上面。
为了保守秘密,同时也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质量,闻宇设置了四个‘生产队’。
第一队主要由铁匠铺的工匠组成,负责由黄铁矿生产硫酸,再加入硝石生产硝酸。
第二队主要由陶器工坊和泥瓦匠组成,负责由纯碱和熟石灰生产烧碱。
第三队主要由镇上愿意做工的女子组成,负责从植物的油脂提炼出甘油。
第四队则由医士小队和精英小队的人组成,负责从甘油生产出硝化甘油。
这种分工虽然在开始阶段多费了一点组织的功夫,但绝对有助于各队的人手提高其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以至于当天就用完了事先准备的多数原材料。
成品硝化甘油是一种相当危险的炸药,温度稍高或者处置稍有不当,就可能爆炸,由于分工合作,生产速度大大提高,很快就积累了一批成品硝化甘油。于是,闻宇不得不抓紧时间,把生产出的硝化甘油进一步制成更为稳定的其它各种炸药。
根据手头的现成材料,闻宇先是用木炭粉和锯末粉‘吸收’了部分硝化甘油,制成了两种比较安全的炸药。经过试验,它们的威力已经比黑火药大了不少。
不过,闻宇知道还可以做出威力更大的炸药。
他找来一些棉花之类的植物纤维,用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浸泡,制成了火棉,然后用火棉吸收硝化甘油,终于制出了威力数倍于黑火药的炸胶。
之后,他又用黑色火药制作出了引爆刚才这几种炸药的雷管。
此后,他又指定了几个精英小队的成员在他的研究基础上继续试验,主要是通过调整炸药与外壳的重量比,以及试验性地在手雷中加入铁镞黎等其它东西,以试验寻找适合对付各种不同类型敌人的手雷。
于是,在轻风营北端的一块空地上,隆隆的爆炸声时常响起,直到半夜都不消停。直到营中的长官出面抗议,这些狂热的家伙们才暂时中止了他们的试验。
不过很快,隆隆的声音又从更远处的树林那边传了下来,还伴随着一阵阵的火光和腾空而起的烟尘。营中的士兵们也只好把它当成打雷,在隆隆声的伴随中入眠。
在边境那边监视的摩日教高手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这里到底在发生什么,还以为是从白海国境内过来了一两个功力极高的武者,正在修炼某种带有火系属性的武功,或者是有两个这样的人,正在那里切磋着武技。看他们这么长时间都不停,不由得为这两人的功力只深厚而骇然。
(今天也只有这一更了。抱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