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开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我收拾了行李,迈步走出宿舍的那一瞬间,我的心里涌出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那感觉里有依恋、有解脱,有回忆、有希冀……
回过头望向自己一直睡着的那张床时,我的眼前闪过了宿舍里几个人彻夜不眠打着手电筒打牌的情景,闪过了老三躺在床上懒洋洋的拨着吉他的模样,闪过了老大晨读时用手扶眼镜的样子……
“再见了!我的校园生活!”我叹息着,转过头,再也没有回头去看一眼。因为我知道,没有人可以一直生活在过去里,转过身,就会有一个新的开始。
刘教授和雨曦在宿舍外等我,雨曦默默接过我手里的行李,放到车子的后备箱里。我呆呆的,有些麻木的看着雨曦,甚至忘记了去拉开车门。
雨曦拍了我一下,我才受惊吓似的抬起了头。
“峰!你没事儿吧!”雨曦有些担心的问我。
“哦!没事儿!走吧!”我拉开了车门,坐了上去。
“爸!开车吧!”雨曦坐上车,握住了我的手,我感觉到雨曦手的温度,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很踏实……
车子行驶在路上,很平稳,一路无语。
车子一直开到我租住的房子那儿,是在平安坊服装市场附近。
雨曦原本打算让我去住到他们家另外的那套房子里,可是我以进出小区不方便为理由拒绝了。虽然连我都知道那理由很牵强,但是雨曦却也没有继续坚持下去。于是,我去查了一些报纸缝隙,在报纸上圈定了一些比较便宜的房子。
和雨曦看房子时,一直转到平安坊服装市场,我们去看望了超市里的那对夫妇。听说我在找房子,老两口立马带我们去看了一处他们闲置的一处房产——儿子盘来下那间超市的时候,怕老两口不方便,就直接在附近给两个人买了一处一室一厅,可老两口吃住都在超市里,房子便闲置了起来。
房子很合意,家具齐全,水电暖设施也很好。我开口问到房租时,大叔很豪气的说不要了!于是,几个人很是推让了一番之后,确定了每月80元房租,外加每晚帮他们两口子收拾超市,也就是帮忙抬抬东西什么的。我很痛快的答应了。
刘教授送完我们就回事务所了,雨曦帮我把行李安顿下,把床铺、厨具拾掇好,很快,一室一厅里就有了家的感觉。看着雨曦娇小的身影忙碌着,我忽然有了一种很踏实的甜蜜感。
我走过去,从身后抱住了雨曦,低下头嗅着怀中传来的阵阵发香,我陶醉了。
半晌,雨曦忽然有些慌乱的推开了我,走到了窗前。我跟上去,发现雨曦的脸上竟然有了泪痕!
“雨曦,怎么了?不开心了吗?”我有些奇怪的问到。
“没……没有!”雨曦擦着泪,强笑着。
一直到很久以后,我才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接受一份真诚的馈赠,有时候也是一种美德,而拒绝那份真诚,却真的会给人带来伤害。我拒绝了雨曦一家人的好意,却接受了别人这种变相的赠与,这份伤害,也只有当事人才可以真正体验到吧?
善良的雨曦……一直在我真正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雨曦的善良!可是,真的是失去了之后才会懂得珍惜吗?
转眼间,四五个月过去了,雨曦顺利的考上了研究生,而我却依然需要不时去人才市场转悠。

原本充满信心的以为靠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以为靠自己的能力就可以打动那些用人单位,可是我忽略了法律专业虽然算是一个热门专业,但是择业面却很窄。偶然有些用人单位来人才市场挑人,可是看了我的资料之后都无一例外的询问我有没有工作经验,还有的问我在法律界有没有什么很熟的关系,在得到否定的回答之后,都摇摇头走掉了。
我一直咬着牙没有对任何人提过刘教授的名字,也从来没有从心里考虑过刘教授的事务所。每个周末,我去雨曦家里吃饭的时候,一家人也都心照不宣的没有问起过我工作的事情。在这期间,我又做了两份家教,俞淑慧也通过一些关系让我和部队里的食堂联系上,由我定期送一些面粉和蔬菜,我每个月的固定月收入竟然达到了三千元左右,每个月给家里寄去两千元之后,生活上竟然也相当富足。
和俞淑慧的关系一直在暗中保持着,让我给食堂送面粉和蔬菜的事情也是和雨曦一起谈起的,雨曦对俞淑慧愈发的信任了,可是我却越来越不敢直视雨曦那干净、清澈的眼睛。
在平静却又充满矛盾的日子中一天天过下去,心里却好像压着一座大山,空虚和压抑的感觉越来越重,我有时会悲哀的想到,自己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去接触法律了。
元旦刚过,俞淑慧忽然告诉我,人才市场有一家新开的律师事务所招人,不过事务所在Z省下属的阳城地区,离省城有70公里的车程。我毫不犹豫地去报了名。
在人才市场,我把个人简历、毕业证书等资料呈过去之后,很出人意料的没有被问到有没有工作经验和有没有后台关系,却被通知了要参加专业知识的考试。这很合我的胃口。
考试被安排在了元月十日,参加考试的有二十多个人,考试内容是一个案例分析和适用法律条款解释。很奇怪的是,考试提供的案例好像是刘教授接手的一个案子,这让我的脑海里闪过了一个模模糊糊的,很难捕捉的念头,不过紧张的考场上我没有时间多考虑其它。在刘教授事务所帮忙做誊抄工作的时候接触到的案例资料我还有比较深的印象,所以我很快就完成了答卷。
当我接到通知,要我在农历正月十五之后上班时,我心里忽然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在美好的憧憬中,我殷切的盼望着正式上班那一天的到来。
农历的正月十八,十点整,我如约赶到了阳城的锦程律师事务所。
事务所不大,带上我和另外一个刚刚招聘来的朱槿,也不过有六个人,五男一女,都是年轻人。年龄最大的是事务所的负责人,名字叫陈锦程,也不过三十五岁左右,年龄最小的是我,二十四岁,剩下的同事们都是在二十八、九岁的样子。
陈锦程为我依次介绍了各位同事之后,便安排了我和朱槿去熟悉一些资料。
翻阅着事务所的那些资料,一种崭新的感觉涌上心头。那一刻,我开始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我想着,坚定着自己的信心,生活步入了一个新的开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