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如今谁最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人说如今就属中小学生最忙,这话真是一点不错。大人工作了一天,晚餐后尚可完全放松,看看电视,听听音乐,读读报纸,而学生们却忙着背书,写作业。双休日大人一般也都不再工作了,运动休闲,串门子,孩子们却仍旧是功课。
一个三年级以上的小学生,他最迟需要6点半起来。洗漱,吃早餐,然后急匆匆赶到学校。在学校呆一整天。下午四点多放学,回到家,喝点水,喘口气,就又接着做作业,一直到**点钟才算完,碰上期中期末考试**点钟还停不下来,往往要到十点多。这时,他们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不要说根本没时间玩,没时间到户外活动,甚至连必需的睡眠有时都难以保证。长此以往,孩子们的体质如何不差?他们的视力如何能不急剧下降。
当我们把眼睛只盯在孩子们的分数上的时候,当孩子们视力下降,体重增加(缺乏户外活动),胃病,神经衰弱等心因性疾病不断增加的时候,当我们给孩子们扣上“多动症”“感觉综合失调”“心理障碍”等等一顶顶帽子的时候,我们是否反思过我们成年人的过错?多少年来,我们费尽心机培养的究竟是未来社会需要的人还是只会考试的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早在多年以前就提出了。为此,北京市教育局曾经有如下规定:严格控制各年级学生的作业量,坚决不能给学生留惩罚性作业。要求改错,重做,补做的,作业只能做一遍;法定节假日不准给学生留作业,寒暑假作业不得超量……这是报纸上刊登的摘要,看起来挺具体,只是有没有检查和处罚的措施。否则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我认为此类应广为宣传,尤其要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否则难以真正落实。
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远远超过了旧式学堂。曾经有文章报道,小学生作业做到凌晨两点仍不能完成,家长纷纷打电话指责教师;有的孩子一天用完了三本练习本;有的一天写完一只铅笔芯;10岁的孩子握笔的手已经生起了老茧。可是教学的效果如何呢?即以语文为例,即使高考过了关,但是学生的作文水准如何?我看来未必总能以辩论得胜的凤毛麟角去做鼓吹。大学校园的宿舍区到处可见的“遗失启示”倒是可见一斑。
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书包越背越重,压歪了孩子们的肩膀,从早上上课到晚上作业延续十五六个小时;从入学第一天,家长就开始陪读,直到家长学问不够去请家庭教师。如果孩子们没有快乐和充满活力的青少年时代,青少年时代没有健康的歌声和笑声,不看电影和电视,不看书画展览,不听科普知识讲座或形势报告会,也不参加体育运动和旅游,更没有同学们自己组织的活动,也没有为了发展自己的兴趣而去博览群书,小小年纪就染上神经衰弱,营养不良等不该有的疾病。近视的发病率堪称世界之最,等等等等。一句话,除了按规定学习之外,缺乏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是教材太深;二是教法简单。我国中小学生教材的深度(也包括内容太多)可以说是世界第一的,而且艰深的程度也可以说是超过一个数量级的。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我国一个中下水平的学生到美国中学读书时成了优等生甚至被誉为“天才”。这个可绝不是中国教育可以引以为豪之能事。否则我们又何必派那么多留学生出国去留学。我国中小学教材之深有时达到荒谬的地步。我也曾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一件事,我们刚进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做类似鸡兔同笼的算术题。而每个题目中至少有两三个字不认识,因为语文课还有没学到,更不要说理解题意了。还有数论是人类几千年的实践表明唯一没有应用价值的学科,有几个数学家研究也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可以说有90%的大人对它都是毫无兴趣的。由此可见小学数论知识和演算怎能不使孩子们为之锁眉?原来我们的教材不是教育家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关于中小学生应该具有怎么样的知识体系来编写的。而是集中各学科优秀教师们来编写的。于是每门学科都希望把孩子们培养成为他们那一学科的专家或学者。按照怎么样的学科体系来编写教材怎能不深?中国的孩子们能不累死累活吗?所以教材必须改革,必须重编。这就涉及到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教育思想的改革了。没有这一点,教材可能越改越深,越改越误入歧途。再说教师们教法的简单,教师的水平固然是一个首要的问题,但是教材太深也往往使教师们没有一一地去消化内容,也没有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方式使孩子们理解内容,只能用填鸭式灌输。逼着孩子们死记硬背,用题海战术和无穷无尽的作业赶着孩子们奔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