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国王与皇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代的希腊人和罗马人,早在他们的国家形成以前,似乎都曾有过一种早期的国王。罗马人建立他们的帝国以后,自然还有他们的皇帝。不过,罗马皇帝与早期国王之间并不存在联系,或者确切地说,罗马皇帝并不是由早期国王发展而来的。也许,这是古代西方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
根据摩尔根以及恩格斯的研究,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早期国王,只是军事统帅或军事首长,并非后来拥有政治统治权力的真正国王。表示早期国王的用语,在希腊人那里叫“巴赛勒斯”,在罗马人那里叫“勒克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着作家,通常把这些早期国王统治的时期,叫做王政时期。为了讨论的方便,当代学者也常这样称呼那个时代的政体类型,甚至还被叫做君主政体。比如安德鲁斯的《希腊僭主》就说,在希腊历史的早期阶段,各个城邦都有国王,君主政体是原始希腊国家的正常体制。
当然这不表示希腊历史的早期阶段已经有了后世才有的君主政体。摩尔根的《古代社会》说,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广泛的经验,人类才能逐渐发展出与氏族制度不同的正式政府,由此进入文明时代。在野蛮社会的高级阶段或高级野蛮社会,例如荷马时代的希腊部落和罗木卢斯时代的拉丁部落,终于出现了一种“三权并立”的部落政府。这三权是:酋长会议、人民大会和最高军事统帅。其中,酋长会议后来变成了议事会或元老院,人民大会变成了公民大会,最高军事统帅则是国王或总统这类最高行政长官的萌芽。
但是在高级野蛮社会中,最高军事统帅只是由于军事需要才产生的,这一职位并不具有后世才有的那种政治统治权力。希腊人的“巴赛勒斯”和罗马人的“勒克斯”都是如此,它们是指军事指挥的一种职位,或是军事民主制下的一个军事首脑。摩尔根强调说,君主政体与氏族制度是相矛盾的,因此不能把文明时代以前的“巴赛勒斯”和“勒克斯”看作是国王。
恩格斯以及马克思采纳了摩尔根的观点。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引用马克思的话说:欧洲的学者们把巴赛勒斯变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君主,然而希腊着作家用来表示荷马所说的王权的巴赛勒斯一词(因为这一权力的主要特征是军事的统率),在同时存在议事会和人民大会的情况下,其意不过是军事民主制而已。恩格斯自己认为,巴赛勒斯并未握有后世所谓的统治权力。并且,希腊人的巴赛勒斯,正像罗马人的“王”(勒克斯)一样,必须是由人民选举的,或者是由议事会或人民大会所认可的。
更有意思的还在别处。不仅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早期国王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君主,他们后来的发展也有一个非常相似的地方,即这些早期的国王都被贵族所推翻。这里应该提到的是,无论希腊人还是罗马人,他们最初形成的国家都是城邦国家。这些城邦国家的规模很小,例如雅典只是在希腊半岛上的阿提卡地区,罗马只是在意大利半岛上的拉丁姆地区。因此他们的早期国王不是整个希腊或整个意大利的统帅,而是雅典或罗马这样一些小型城邦国家的早期国王,并且是在城邦国家形成以前出现的早期国王。
雅典和罗马这样一些古代西方的城邦,有过各种各样的政治变迁,包括最后被罗马帝国所取代。库朗热的《古代城邦》说,无论希腊还是罗马,自公元前7世纪起,城邦的制度就在发生各种不同的变革。第一次革命或最初的一次变革,便是废除君主的政权,建立贵族的统治。安德鲁斯的《希腊僭主》只讨论希腊发生的变革,但他同样认为,当希腊人平静下来过着较为安宁而文明的生活时,他们的君主政体也变成了贵族政体。
当然,尽管早期的国王都被贵族的统治所取代,这一变革在希腊和罗马仍然有许多明显的差别。最显着的一个差别是,早期国王的废除,希腊是在国家形成以前,罗马是在国家形成以后。
按照摩尔根的看法,雅典的巴赛勒斯一职的废除甚至早于第一次奥林比亚(公元前776年),它被新设置的执政官所代替。这几乎是在罗木卢斯创建罗马城的同一时期(公元前753年),即几乎在罗马建城并出现第一位国王的时候,雅典的国王已经被废除了。而罗马的国王(勒克斯)一职的废除,却是经历7位国王统治以后才发生的变化,即在公元前509年。这个时候的雅典建立了由公民大会掌权的雅典国家,罗马则建立了由元老院掌权的罗马国家;前者通常叫做民主政体,后者即为罗马共和国。
雅典和罗马之间的这种差别,无疑表示即使在西方,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政治发展进程也不相同。雅典的国王(巴赛勒斯)废除之后,虽然出现了贵族的统治,却没有形成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雅典国家。它还需要经过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和公元前509年的克利斯提尼更进一步的改革,才算真正建立起来,其间还有过一段时间的僭主统治。雅典的这些改革,包括僭主统治在内,已经不是废除王政,而是废除贵族的统治。因此恩格斯说,直到克利斯提尼(公元前509年)革命时,贵族才最终被推翻。

罗马的情况则有很大的不同。罗马的国家形成不是在废除王政以后,而是发生在王政时期,并且还是由它们的早期国王完成的。罗马的第六位国王塞尔维乌斯时代(约公元前576-前533年),同时推行了两方面的改革,即按财产划分阶级和按地域划分公民,由此建立了由贵族控制政府或元老院掌握实权的国家。这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罗马是在所谓王政废除之前,以个人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古代社会制度就已经被破坏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以地区划分和财产差别为基础的真正的国家制度。
这个国家制度更进一步的发展,或者罗马后来发生的变化,也不是推翻元老院或贵族的统治,而是设置每年选举的两个执政官以代替早期国王。这一变革发生在公元前509年,即在雅典推翻贵族的同一时期,罗马最后一位国王被贵族所废除。从这个时候起,罗马国王的称号即“勒克斯”,成了罗马人最厌恶也最不能接受的称号。西塞罗说,最后一位君主被放逐后,君主这个称号变成了罗马人深恶痛绝的称号,人们甚至不能忍受提起君主一词。
这与希腊人对待国王的态度也不相同。希腊人的各城邦大都经历过僭主统治,因此希腊人特别反感“僭主”,但不厌恶叫做“巴赛勒斯”的国王。罗马人从罗马建城开始一直到共和末期,并未出现过希腊那样的僭主,因此憎恶的对象不是并不存在的僭主而是曾经有过的国王。
从政体分类的角度看,无论希腊的僭主还是罗马的国王,都有一个人统治的含义。它们的区别在于,希腊人的僭主从来不是一种合法的统治,罗马人的国王则与希腊的“巴赛勒斯”一样,至少最初是合法的统治。只是在罗马共和国建立以后,国王以及王权的观念才被排除在罗马政治思想之外。
此外,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政治发展进程还有一个更为重大的差别,即只有罗马人后来又出现了取代贵族统治的合法的君主政体。这就是屋大维(后来获得了“奥古斯都”的称号)建立的罗马帝国的“元首制”体系。
通常认为,罗马帝国是由奥古斯都建立的,这首先是指奥古斯都将少数元老院议员统治的政体改造成了由一个元老院议员统治的政体。实际上,作为新体系建立者的奥古斯都拥有许多不同的称号。“元首”这一称号是指元老之首或首席元老,它表示其权力的正式性和合法性。“奥古斯都”这一称号具有神圣的或宗教的性质,它表示其权力的神圣性。“统帅”这一称号是指军队的最高统帅,它表示奥古斯都的权力实际来自军队,并由此产生出“皇帝”和“帝国”这样一些新词。在所有这些称号中,惟独缺少的称号,就是罗马原来的国王称号。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阿庇安的《罗马史》说,在罗马的内战结束和埃及并入罗马之后,罗马政府本身也由贵族统治变成君主政体了。但是罗马人并没有称呼他们的统治者为国王,我认为这是由于遵守古代誓言的缘故。他们称统治者为大元帅(皇帝),这个称号过去也是那些在军队中暂时担任总司令职务的人的称号。但事实上他们正是国王了。
罗马皇帝即使成了事实上的国王,也不敢采用罗马人深恶痛绝的国王称号,其实表明罗马皇帝的权力是受到限制的,或不像中国皇帝那样是至高无上的最高统治者。塔西佗《编年史》的中译者说,译文中所用的“皇帝”之类的词都是一种假定的译名,同我们中国历史上的“皇帝”等等并不是一回事。中国的皇帝和罗马帝国的“皇帝”,无论就历史背景还是就理论上和法律上的依据而论,都不是对等的。在有更合适的译名出现之前,我们还是暂时沿用了旧的译法,读者只需了解这是披着共和外衣的个人专政就可以了
读者需要了解的应该还有:罗马皇帝不是从早期国王发展而来的。在早期国王和罗马皇帝之间,有过长达五百年的共和国时期,这对罗马人和罗马人的皇帝,都不可能没有深刻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这就像罗马人的帝国和罗马人的皇帝,对后来的西方也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一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