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单刀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夜时分,西歧附近下起了一场小雨。
哪吒听说了下午的事情之后,就一直抱着火尖枪守在姜望门口。他还准备就这样一直守到第二天天亮,直到确定姜望不会真的偷跑出去,单独面见那个可怕的闻仲为止。
杨戬虽然没有像哪吒那样夸张地守在丞相卧房门口,却也有意无意地在相府的后院中摆了一盘棋,同黄天化一直下到快子夜时分,也没有要撤去棋盘的意思。
当日姜望对于闻仲那种或明或暗的钦服与仰慕,他们三个都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里。虽然他们不认为姜望会因此而背叛西周与昆仑,但是依姜望的性情来看,出去私见闻太师一面的可能性却非常大。
杨戬见对面的黄天化已经开始控制不住地点头打起瞌睡来了,便悄无声息地起了身,又一抬手将旁边的披风盖在了黄天化身上,自己却穿过雨中的回廊来到哪吒旁边。他见哪吒还是目光炯炯地盯着丞相卧房的出口,便低声笑道:“跟着师叔跑了一天了,你都不累么?”
哪吒摇摇头,又将手指伸到唇边示意杨戬噤声。杨戬看得摇了摇头,转身刚走出去没几步的时候,突然回身说道:“不好!师叔恐怕已经跑了!”
“什么?!”哪吒立刻大叫了一声。不远处的黄天化被哪吒的大叫声吓得浑身颤抖了一下,随即便立刻起身问道:“师叔怎么了?”
杨戬沉声道:“往常师叔睡觉,不是打呼噜就是说梦话,从未如此安静过。今夜却悄无声息,必定有诈!”
哪吒听得二话不说,一脚就踹开姜望的房门冲了进去,却见屋子里的窗户倒是紧闭着,顶上的天窗却被打开了,外面的冷雨正在不断地飘落进来,纷纷地落在了床上躺着的那人身上。哪吒上前去揪起床上那人一看,却见是一脸尴尬的武吉,不由得顿足骂道:“这个贼师叔!他一天不骗人,简直浑身都发痒!”
杨戬听得又担心又好笑,便拉起哪吒说道:“眼下不是发牢骚的时候。我们快些赶往望山亭去吧。迟了怕师叔有险。”
哪吒又气又恨地说道:“待我找到他,必定要先痛打他一顿,出出胸中这口恶气再说!”
黄天化站在门外笑道:“你可别真把师叔打坏了,不然到时候哭鼻子的可不知是谁。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次连我都很想揍他一顿了呢……”说着把指关节捏得“咔吧”作响。
杨戬顾不得听两位师弟斗嘴,一抬手便唤来了哮天犬,又匆匆跳了上去说道:“我先行一步了!”便一拍哮天犬朝望山亭方向发去。哪吒也连忙叫出自己的风火轮跟上杨戬。
黄天化吃亏在坐骑不擅飞行,只好捏了个土遁诀跟在那两人后头,等赶到望山亭的时候,却只见杨戬和哪吒面色凝重地站在亭外,连忙跑了过去问道:“师叔呢?”
杨戬和哪吒的眼睛都死死地盯着地面。黄天化顺着他们的目光看过去,却见地上只有一双浅浅的脚印。黄天化几乎立刻就看出来了那是姜望的脚印。
因为姜望的鞋子和其他人的都不太一样,虽说也是麻履或是布鞋,却被他加工成了一种名叫“运动鞋”的新型款式,加上其他人都不愿意穿这种被姜望强力推荐的怪鞋,因此姜望落下来的足印总是和别人的不一样。

眼下姜望鞋底上特有的花纹,正清晰地印在刚刚下过小雨的地面上,显然他刚刚离去这里还没有多久,不然的话这鞋印就该有些模糊了。
那么脚印在这里,人呢?更重要的是,把姜望邀出来的闻太师,现在又在哪里?
就在三个师侄闷头苦找他的时候,姜望却在望山亭正对着的岐山上面,假装很有品位地看着仲烹雨水煮茶,待到闻仲把亲手烹好的雨水茶端给他时,还装模做样地闻了闻香气,赞道:“好茶!”
闻仲却故意问道:“这茶好在哪里?”姜望顿时支支吾吾地答不上话来了。
闻仲见状便眉头一皱道:“你还是这样不求甚解,根基不牢。看来老夫当日是白白教导你了。”
姜望听见这话,又看了看闻仲如今和自己差不多年轻的样貌,笑道:“太师眼下今非昔比,就不用一直以‘老夫’来自称了吧。不过我倒是很想知道,太师是什么时候看穿我先前伪装的?”
闻仲在茶炉面前直起身子,又轻描淡写地说道:“第一次在阵上遇见你时,我就认出来了。你的眼神实在太好辨别了。”
姜望抱着茶盅,有些讶异地说道:“那你为何不揭穿我?”
闻仲皱眉道:“揭穿你又有什么用?无非是让人知道老夫识人不明,勿中敌人奸计而已。”
姜望听得干笑了一声,又放下茶盅说道:“如今茶也品过了,旧也叙完了。太师接下来准备怎么办?是要同西周议和,还是要抓我去砍头?”
闻太师将茶盅重重地往石桌上一礅,沉声道:“姜望,老夫……我的确很欣赏你。你入居西周相位,日子虽然不长,却辅佐周主将这一方水土治理得很好。如今正是朝廷用人之际,如果你能就此弃暗投明,报效成汤。以往的事情我可以既往不咎,还可以在大王面前为你保举,甚至荐你为成汤之相。”
姜望也将茶盅往石桌上重重一放,一本正经地说道:“太师,我也很敬重你。如果你能如果你能就此弃暗投明,归伏西周。以前的事情我也可以劝大王既往不咎,甚至把相位腾出来给你。”
闻仲听得脸色大变,竟“啪”地一声把手里的石制茶盅捏了个粉碎,森然道:“姜望,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我乃堂堂天朝太师,岂能归附于一方诸侯?”
姜望听得一哂道:“飞鸟尚且知道择良木而栖,太师怎就如此顽固呢?商纣失德,人神共愤,你我心知肚明。说来说去,太师如今舍弃不了的,也不过就是一个忠臣之名罢了。”
闻仲听得勃然变色,怒斥道:“为人臣者,自当尽心竭力,辅佐人君。老夫侍奉成汤两代大王,长达三十余年,又岂是为了一点虚名?”
姜望面对着愤怒的闻仲,连眼睛都没有眨动一下地回答道:“自古以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如今天底下反商的,又岂是周武一家?太师虽然不是常人,却也难以扭转普天下人心的向背,否则的话就不会顾此失彼,疲于奔命了。太师既然不在乎一点虚名,又何必为一个君臣名分所累,与天下人为敌呢?”
闻仲听完姜望这段话以后,便慢慢地从石桌旁边站了起来,又深吸了口气说道:“你出手吧。今日你我只有一人,可以活着走出此山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