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四章 不被理解的军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萧关从看到西夏人围城,已经过去五天了,光打退西夏人的攻城也打了三天了。
西夏人在第一天试探之后,便开始了攻城。
“那是泼喜军……”
当西夏骑兵闪开一条通道,看到一件件的攻城器械出现时,就知道泼喜军来了。
“他们是汉人!”
刘武着重提了这么一句。
“汉人又如何?没有把家国和祖宗当回事的,连人都算不上,管他原本是什么人!”
“为西夏征战,做西夏军卒,那他就是西贼!”
这是赵曦的理论,并且是有圣贤兜底的: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
赵曦发现,在这个时代,人们对民族的认同要高于家国的认同。
这也是宗亲氏族观念的延伸。
所以,赵曦在护卫营大力宣扬了家国概念,在新军中也建立了对国朝的认同感。
所以,对于护卫营乃至新军,他们眼里不分种族,只考虑是不是国朝的人。
且不说泼喜军的攻城能力如何,因为新军根本就没给他们摆弄攻城的机会。
那些投石机呀,云梯呀,还有不知道管用不管用的牛皮盒子什么的,在开始准备的一瞬间,直接就飞过去一堆的火药弹……还想攻城?嘛人命填吧!
然后就有了撞令朗……
“他们是汉人!”
“屁的汉人!他们是为西贼在攻城!若刘指挥延误战机,我不介意执行战场纪律!”
他死还是自己死,这不算为难的选择。
在西军,或许是被文官们的迂腐影响到了,他们在面对自己本族人时,那怕是在为西夏攻城,也有心里不忍的时候。
而这样的想法,经常在犹豫中错失了最恰当的打击时机。
都已经为西夏征战了,难不成在战时你喊他认祖归宗?
王道,是建立在霸道基础上才能施行的。
“有附近的山民和村民!”
“刘指挥使,你……他们要攻城!”
服了!因为这个,还是在这时候干掉西军的萧关主官,这事还真做不出来。
“全体都有!标高二十……发射!”
人毕竟是人,不是战马那样的畜牲,也不是笨重的攻城器械。
发射器发射火药弹,到落到地面,总是要有时间的。
这就让那些或许是被迫攻城的撞令朗有了躲避的空挡……
“刘指挥使……”
这次是真有点怒了。
火药弹这样去打撞令朗,真的有些浪费。而又不到火枪的射程。
这时候,是西军原本的守城器械有用。
刘武感觉到了护卫营这位指挥使的怒气,也知道,如果这样犹豫下去,萧关会破,自己的兄弟们会死很多……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那怕是有了新军,面对将近五六万的西夏人,持续半个多月日夜不停的攻城,萧关虽然守下来了,可损失相当惨重。
萧关是西军防御西夏的第一大关,也是最前沿的关隘。这里的西军军卒,就是放整个西军里面也是佼佼者。而如今,已经折损将近两成了。
不过刘武不太担心,有新军的火器摧毁西夏人的攻城器械,还有源源不断的火药弹运送过来,他认为萧关可以一直守下去……
“刘指挥使,今晚趁夜色,你带领西军撤退……”

古成靠在矮垛后面,瞅了一眼关墙外面的西夏人……又守住了一次攻城。可惜,西夏人真正的精锐始终没有攻城,一直是捉生军和撞令朗在打。
“古指挥,这是我的萧关,关在人在,关破人亡!”
刘武也跟古成一样靠着矮垛。右臂还裹着麻布。他不觉得这时候需要撤退,明日还是后勤物质运送到位的时间。只要物质到了,萧关就丢不了。
所以,刘武很不理解让他撤退的命令。
“刘武,这不是耍英雄气概的时候,这是军令!再说了,萧关是大宋的萧关,不是你刘武的萧关!”
“可……”
“没有可是!这是军令!”
头顶一直有石头飞过,虽然一直在炸毁西夏人的攻城器械,可周围的山林给西夏人提供了制造攻城器械的原料……
关键是,用火药弹炸攻城器械太浪费了。
西夏人砍伐林木,就可以随便的凑合投石机,可火药弹的成本加上运送,那怕是一颗火药弹能炸毁一辆投石车,也是浪费。
“刘武,西夏人这次出兵多少你该知道吧?”
“近二十万精骑,加上捉生军和撞令朗,号称五十万大军!”
“攻萧关的西贼也就七八万吧?”
“古指挥,我知道你要说什么……”
“你不知道!中路所有的边寨西军,今晚必须全部撤退,三日内到达指定地点!这是军令!”
真是这半个月接触有了情义,也知道刘武是条汉子,否则,就凭违抗军令这一条,他也可以把刘武杀掉。
“所有边寨?”
“对!所有边寨!”
为什么呀?刘武不明白!
萧关是防御西夏的第一大关,一旦放开,在往南,别说关隘都不大,关键是往南将变成适合骑兵作战,绵延百里盆地。
中路指挥部一直没有派来援军,刘武以为是指挥部能评估实际战力,因为有火药弹,就是萧关这五千军卒,再守月儿半载的没问题。
到时候指挥部肯定会派援军来。
没想到,这还没怎么呢,居然接到的是撤军,放弃萧关的命令。
如其这样,还不如当初直接放弃萧关呢,何必等一千多兄弟们死掉了再放弃?
“古指挥,你们新军先撤吧,西军不是孬种!”
不懂也不问了,刘武认了。
“狗日的,你说什么?孬种?你们能满装备极速二十里以后继续作战吗?别撤这没用的!”
极速行军二十里再作战,西军真不行,可……算了!
刘武也知道争论不管用。
秦州
赵曦在沙盘上不断的拔旗插旗,拔出来的地方都是边寨,而插下去的感觉很凌乱。
可如果你稍微离开点这个沙盘的大桌子,就可以看清楚,这些看似随意的旗,对整个秦川已经形成了包围圈。
只是,这个包围圈太大点。
“殿下,今晚萧关、绥宁堡、克虏寨、靖西寨等八处边寨的西军会全部撤离到指定地点。新军也会在三日后撤出……”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不理解的命令。
开战三个月来,东西两路层层推进,捷报频传。
中路所有的边寨都受到了猛烈的进攻,可都扛下来了,没有丢失一处营寨。
偏偏这时候太子殿下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