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工作就是猛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电视台的老楼有点太旧了,从外面看,还以为是哪个废弃了的学校呢。
由于广告创收不断提高,修建新大楼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大家已经开始怀念这座老楼了,虽然它没有电梯,天天得爬楼梯。老楼最大的优点就是隔音好,所以老宁才敢在屋子里和我说的如此下里巴人,在同志面前,他就又阳春白雪了。
“兄弟们,咱们百里同志伤还没好,又主动来上班了,大家看看人家这精神。”老宁把我领到大屋,拍了拍巴掌,大家就都齐刷刷地把目光投了过来。
我按照宁头的要求,直直地挺着腰板,接受屋里同志们目光的审视。屋子里响起了七零八落的掌声,我也不为所动,依旧挺直着腰板。
海贵人跑过来,围着我看了一圈,半天才说:“头,你的腰没事吧?”
“去,哪凉快哪呆着去。”我一步步挪到自己的座位,没经过军营的洗礼,这挺直了腰板也是够累的活,“我这腰刚才被一头老狗熊给顶了一下。”
闻天强过来和我说:“赶明儿,给你整个美国卡车司机的牌子贴**上:熊出没注意。”
宁头过来白了我们一眼,然后把一份这个月的计划采访单扔到我桌子上:“既然你被熊盯上了,说明你也是个同类,暂时就不放你出去惹祸了。好好张罗张罗这个月的重点选题吧,看他们报的都是什么题材,过两天我们可以改名叫情感30分了。”
这个局面不是新鲜事了,我半条胳膊差点废掉,结果换回的仅仅是条不能深入报道的小消息,同志们的热情严重受挫,大多都转攻情感类选题去了。看到琳琅满目的情感选题,我才知道老宁它们为什么要树我为典型啊。解铃还需系铃人,我自己带来的影响还得我自己当作猛药来医。舆论监督栏目要是没深度,光玩情感,那收视率就没救了。
闻天强像盼救星一样,把一堆没改的稿子也塞给了我,他说都值了一周多一线的班了,天天找选题,都快疯了,还好救星来了。我问不是还有李丽副主任呢么?他告诉我,老宁回来举贤不避亲,原来那帮人又受到了重用,他不再主管设像回来抓新闻了,高秀才也又当上主笔了,海贵人成了主力记者,人人欢喜,唯独李丽面子上有点挂不住。最近她孩子要高考了,所以就只负责些党务和政务的事,基本也不排她值新闻班了。
我告诉闻天强,先别做那么早的美梦,我这还“石膏男”呢,不能硬挺着从早值到晚上节目播出,除非他答应我一个条件。闻天强是值班值得都快吐了,说是无论什么条件都答应,只要我能让他歇两天,那边老二俱乐部约他好几回了都没成行。我的条件比较简单,就是他得答应我相对象,王妍她们报社有好多向往独身主义的妹子,如今有松口的了。闻天强说,见行,除非像王妍那么优秀的。
我用一只手在头上比量了一下,笑着说:“怪不得你一直独身,原来你也想找母老虎型的。现在老虎是稀有动物,国家保护,母的就更不好找了。”
他用手弹了下我的石膏,疼得我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得意地说:“谁疼谁幸福,自己知道,你自己在那养虎为患,就不行人家也养一只。你要是不替我值班,我今晚就约王妍去,我怎么也是留过洋的大帅哥,和你比还是相当有自信的。”

班一值起来,日子就过得飞快。忙起来了,胳膊也从来不觉得疼了。去换药的时候,还想着家里片子是否都拍回来了,愣是没叫唤疼。
值班的日子比较线条化,很枯燥。每天几条稍为独家一些的消息加上两条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就构成了《新闻纵深行》一天的菜谱。给这个节目掌勺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为了把菜备齐了,每天从一早就得张罗,热线电话啊,读着来信啊,一般都得安排人捋一遍。还好有老刘头,作为我秘不外宣的师傅,我值班的时候他就格外卖力,好多有价值的线索都用只有我俩看得懂的记号标出来,如果记者有了疏漏,我直接就能指出来。
伴随值班日子的飞逝,慢慢地,我的伤基本痊愈了。中心把我作为树立新闻职业道德观的典型报了上去,台里十分认可,还要我在全台大会上准备发言。
老刘头不无担心地说,千万别在台里当上典型,你还是多在一线奋斗的好,木秀于林风必吹之。比你辛苦的老记者多了去了,你这么年轻,只不过是云南的事和考古的事连上了,所以显得比较突出,做人还是扎实点好。年轻人的优势在一线,成天忙这些,就把你的锐劲打磨没了。
我一想也是,好久都没深入一线拍什么大题材了,心都痒痒了。电视新闻是口青春饭,错过了好时候,机器都拿不动了。
王妍的电话很勤,不断地向我通报着古墓案的进展情况。本来她是展现出巨大的热情,这个案子她跟进的最早,没曾想快要报道了被施工方给破坏了。而到底是谁破坏的,还成了一个谜。市里最后没有查出什么特殊的结果,还是把如意家园那边给处罚了。只不过是原来的开发公司和后交接的传石通达各打50大板,也不算潘彼得他们一家之过。
由于潘彼得那边的传石通达集团有了这么个污点,西关庙改造工程的归属问题又成了悬案。政府方面最后的议案是无论谁来干,搬迁的工作由政府来办,这样叫健康招商,承包商不用再为搬迁的事发愁。其实这无疑对潘彼得他们还是有利的,李敏他们承诺高搬迁补偿的杀手锏,顷刻间被划为乌有。
陈厅长又找我打了几次羽毛球,其间还谈起过西关庙改造的话题,问我作为小小当事人有什么看法。我其实没认真想过,李敏掌控的开天是本市比较强的房地产集团,而传石通达有国际资本投资的背景,谁强谁弱外人很难分出高下。我只好回答,既然能力难有区分,就看谁的改造方案最有利于城市发展好了。老陈笑了,说我的确是可造之材,我们不该用有色眼镜看人,谁有利于城市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谁就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大赢家。
我心里想,领导们想的都是高瞻远瞩,私底下俩公司估计已经斗得你死我活了。这项目早一天不落下来,指不定还有多少花招呢。只希望花招耍出来的时候,受伤的不是老百姓和这座生机勃勃的城市就好。
只是没想到,眼前生意机勃勃的生活被一张照片改变了命运。
下周推荐了,希望大家看完了多推荐下,别让编辑对我太失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